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

日期:2023-10-28 09:59:23     作者:蒋鑫    浏览:0    
核心提示:淮扬运河充分利用水网湖泊密布的自然山水基底,疏凿运道互相连通,利用江湖为源引水济运,修筑闸坝防洪调蓄,最终形成了由淮扬运河及诸多支线运河和泄水河道组成的庞大密集的运河水系网络,这个过程体现了人工开凿的运河水利系统对自然山水环境的适应
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

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
 
在江河湖海之间,淮扬运河充分利用水网湖泊密布的自然山水基底,疏凿运道互相连通,利用江湖为源引水济运,修筑闸坝防洪调蓄,最终形成了由淮扬运河及诸多支线运河和泄水河道组成的庞大密集的运河水系网络,这个过程体现了人工开凿的运河水利系统对自然山水环境的适应、调节和利用。运河水利对于区域风景营建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城郊、城池、邑境3个空间尺度和维度:运河水利设施的修筑直接促进了城镇的兴起和水利风景的营建,实现了城郊水利设施的风景化;运河对于城池空间布局结构渗透牵引,融合体现在城池风景及园林景观营造之中;城邑内外的景观还被赋予了深厚的山水审美文化内涵,达到邑境风景文化的升华与凝练。以下分别从城郊水利景观、城池园林景观、邑境文化景观3个层面阐述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的传统风景体系特征(图5)。
 
4.1城郊水利景观——水利设施的风景化

水利设施的风景化
 
运河、城濠、湖塘的开挖和疏浚,以及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为城镇营建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城郊水利风景的产生,因其开放,公共的属性而成为城郊重要的公共风景名胜,体现出明显的水利设施风景化趋向,具体表征为蓄水济运的湖塘、航运标识的河湾、防洪御泛的堤坝3类水利景观(图6)。
 
4.1.1蓄水济运的湖塘景观
 
淮扬运河沿线的湖泊和水塘多作为水柜,在承担滞洪存蓄、济运供水等水利功能的同时,因其所具有的面状形态特征而逐渐被梳理营建,周围点染亭台而成景,形成沿线区域的风景重心。例如扬州城西北的瘦西湖是由历代城濠水系多次疏浚、改造、整合形成的绵亘6km的带状水域空间,清代因皇帝南巡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著名湖上园林集群;淮安城西的勺湖、月湖和萧湖原是与城外河渠相联的自然坑塘,在水口处设置闸坝以调控水位,起到旱时供水济运、涝时泄洪储水的功能,后经梳理营建而成为号称“三湖胜景”的游赏胜地;高邮城南的饮马塘、邵伯城南的里塘则是城镇连接东部里下河地区的水运节点,面积广阔的水域空间在承担货物转输功能的同时亦逐渐经营成为风景佳地;另外仪征天池、十二圩盐塘则因淮盐掣验、盐船集中停泊而成为城镇外重要的风景汇集场所。
 
4.1.2航运标识的河湾景观
 
运河为了迟滞水流防止河水下泄,经常需要顺势经营设置河湾,起到“三湾抵一坝”的效果,作为通航水道单元以保障漕船顺利通航,因此形成的线性河湾多以塔寺建筑组团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为城郊具有标识性的航运景观,典型的有扬州的宝塔湾、新河湾(今三湾),淮安码头镇附近为避黄而形成的“U”形河道等。宝塔湾与新河湾的形成是为缓解水直流而开凿形成的新河,宝塔湾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明万历十年(1582年)在此地建文峰塔,嘉庆《重修扬州府志》[24]中记载文峰塔:“意为文风昌盛、文脉顺达。


”文峰塔的修建一方面弥补了风水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起到地标引导航向的作用。新河湾据乾隆《江都县志》[25]记载:“新河开浚自南门二里桥……从姚家港入官河。”新河湾作为运河航运的重要节点成为扬州南部区域的边界,亦对于航行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
 
4.1.3防洪御泛的堤坝景观
 
淮扬运河沿线为了防止运西河湖泛滥而不断修筑加固运堤,不仅保障了城镇及行船安全,亦形成防洪御泛的线性堤坝景观。明代淮扬运河中段高、宝、邵相继开通月河后,形成了位于河湖之间延绵百里的运河堤防。“堤”界定了湖泊与运河的边界,使得河湖分开运行,作为抵御洪泛的工程措施成为城镇外围的一道保护屏障,堤上港埠、农田(称“圈子田”,约1.5km宽)亦构成了独特的西堤景观,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湖-堤-河-城”邑境风景格局,成为城西延绵的水利风景界面。另外淮安洪泽湖大堤——高家堰作为明清两代的治水产物,既发挥了拦蓄洪水的水利功能,全长60余km的石堤及堤道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带。
 
4.2城池园林景观——依运而生的风景营造
 
淮扬运河沿线城镇因运而生,运河水系脉络对城池结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呈现出依运为界、以河为轴、城水互融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水系、水塘的引入和串联,不仅发挥了水利运输的基本功能,亦形成城池风景游憩、公共活动的中心[26],实现了城池内外风景系统的延续和渗透,并进一步影响了城池风景格局和园林景观的营建过程,具体可以从城缘景观、风景廊道和园林景观3个方面进行解读。
 
4.2.1依运为界的城缘景观
 
淮扬运河沿线城池形态与运河水系的关系十分紧密,历代城址在不断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依运为界的城缘景观。城外的运河与护城河萦绕城池,满足军事防护、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的需求,在淮扬运河中段城镇的城池南北多形成东西方向的减水河以泄洪水,城池边界的河道引导了城镇发展方向,由多条河流形成的水运交汇要道促进了城池边界商贸的繁荣和景观的营建。例如高邮城南北由于澄子河的疏凿使得其边界形态也渐同河流构架嵌合[27],城池南北水关因发达的水运条件而集中了大量市肆祠庙,联动南北门大街形成了商贸鼎盛的城缘景观。
 
4.2.2以河为轴的风景廊道

运河水利影响下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
 
扬州、淮安、高邮、宝应等城镇内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市河(即旧运河)贯通南北,并与城外运河及护城河相通,市河及支河既是城镇供水来源和洪水排泄通道,依靠市河又形成城池的南北向主街,构成“一街一河、街河相依”的格局,两侧分布着重要的衙署机构、学宫寺庙等文化建筑,构成由水系为引领的“以河为轴”的城池风景廊道(图7)。

如扬州汶河(即市河,今填埋)两侧有扬州府署、县署、文庙等重要建筑,据载唐代河道之上有12座桥梁[28],汶河是扬州城“十”字形结构的南北轴线;淮安城内市河“文渠”贯通淮安三城,串联运河与城内湖塘和学宫泮池,构成完整的水路系统和风景体系,明天启《淮安府志》[29]称:“城中桥梁悉跨于水上,内外通舟,泄三城水,一郡风气血脉所关。”
 
4.2.3因运而兴的园林景观

因运而兴的园林景观
 
淮扬运河漕盐运输的功能为沿线城镇累积了巨大的财富,并吸引了大量商贾官署人员在此居住,因而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盐商园林和衙署园林。这些园林的营建与运河的疏浚、水道的扩增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运河水利属性,体现在选址布局、营建手法、园林风格等方面(图8):选址上园林多选择濒临运河河道,如扬州城内私家园林多沿运河、市河分布,或围绕湖塘,如淮安城内园林集中于勺湖、月湖周围,以便引水造景;营建手法上善于利用运河疏浚泥土积土叠山,如扬州的康山、小五台及梅花岭皆为利用运河疏浚开挖所堆土山而形成的园林;园林风格上受运河影响,尺度规模都比较大,且多沿运河展开,具有互动开放、公共游赏的外向性特征。

另外十分注重外部借景,登高眺望园外的运河水系风景成为园林建筑重要的功能,因此多设置复层眺望建筑以借景江河,如扬州寄啸山庄、个园内的复层建筑及瓜洲临江的“大观楼”等观江楼阁[30]。
 
4.3邑境文化景观——风景文化的升华凝练
 
淮扬运河沿线风景体系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景观实体内容,同时也在不断的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升华凝练至精神层面,在更大范围的县域尺度内形成了以运河为核心内涵的地域风景文化,主要表现在邑境“八景”的水文化特征默化和运河景观的诗化表达两方面。
 
4.3.1邑境“八景”的水文化特征默化
 
淮扬运河沿线城镇的“八景”或“十景”撷取邑境之内重要的景观意象进行提炼凝结,多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物的融合,且体现出强烈的对包括邑境之内运河、江河、湖泊等以“水”为核心的景观意象的偏好,形成了寓情于水、意蕴升华的“八景”文化景观。如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中便有十二景与“水”直接相关,且水的观赏形态十分丰富,包括水面、瀑布、泉水,以及堤岸上的柳、水中的荷花等植物景观;又如“淮安八景”“秦邮八景”中均有六景与“水”有关,“真州八景”“邵伯八景”中均有四景与“水”有关。“八景”实质上是人们对于邑境空间感知的强调和默化,形成邑境内以运河作为内核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文化认同。
 
4.3.2运河景观的诗化表达
 
南北交汇、通江达海的地理位置使得淮扬运河沿线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许多文人官宦经由大运河而来到淮扬地区,面对江湖宽阔浩渺的自然景色和沿线城镇依运而生的人文景观,留下了数不胜数、璀璨夺目的诗词歌赋,孕育出了有“诗城”美誉的扬州和有“诗渡”之称的瓜洲[31]。
 
浩如烟海的诗歌多以运河及因运河而形成的文化景观作为吟诵对象,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描绘了扬州城内城河相依、桥梁密布的景象;“萧家湖上散晴烟,最好凉秋薄暮天”赞美淮安萧湖迷人的风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则勾画出瓜洲千年古渡的景观风貌。这些作品达到了诗境和景物相通、情境与审美交融、超然时空的深永诗化意境,从中可以窥见古人对于淮扬运河沿线风景以运河为核心的文化感知和情感共鸣。
 
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风景体系从多维度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运河水利不仅直接促生了城郊水利景观的产生,还对城池的空间布局和风景营建、邑境内的文化景观营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揭示出运河风景体系所蕴含的复杂多元的价值内涵。
 
在各类运河规划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充分汲取古人理水营造的经验和智慧,系统、整体而非单一片面地解读运河景观的综合价值和突出的水利特色,才能将融合自然环境与人文表达的传统风景底蕴融入现代运河景观的复写与运河遗产的转化利用中。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致谢:感谢北京林业大学郭巍教授、王晞月老师、张希博士对本文研究的指导和帮助。
 
>更多关于淮扬运河传统风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