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构建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构建

日期:2023-10-28 09:48:47     作者:刘滨谊    浏览:0    
核心提示:为使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更为客观合理,指标体系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在分析挖掘国土人居环境风貌内涵、风貌构成要素及价值特色的基础上,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研究对象,选取18种典型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
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构建
 
3.1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路径
 
为使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更为客观合理,指标体系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在分析挖掘国土人居环境风貌内涵、风貌构成要素及价值特色的基础上,以人居环境地方性为研究对象,选取18种典型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将其分为9组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典型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建立9种地方性特色的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寻找典型案例中风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风貌优化策略。
 
以水网地区与干旱地区城市、乡村、原野风貌对比研究为例,简要描述构建9种地方性特色风貌优化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过程。
 
3.1.1水网地区城市与干旱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水网地区城市与干旱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有关水网地区与干旱地区滨水空间风貌影响因子的文献研究和实例分析,提取3准则、10维度、31指标,以建立城市滨水空间风貌优化评价体系。水网地区城市典型案例选择上海苏州河和黄浦江滨水区;干旱地区城市典型案例选择兰州黄河与太原汾河。以典型折射全局的思路,对典型案例展开评价,采用5分制,获取风貌整体得分。同时对风貌三态因子的风貌贡献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风貌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表1)。
 
3.1.2水网地区乡村与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水网地区乡村与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基于GIS平台的风貌格局识别与优化方法建立乡村人居环境风貌生态环境、心态健康、形态空间三方面的3准则、9维度、27指标的评价体系。水网地区乡村典型案例选择杭嘉湖平原——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干旱地区乡村典型案例选择陕北黄土高原——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通过GIS分析方法,并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典型案例进行风貌评价,得出该地区乡村风貌评价结果及风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风貌优化策略(图8)。
 
3.1.3水网地区原野与干旱地区原野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水网地区原野与干旱地区原野人居环境风貌的比较研究
 
从人对原野风貌的整体感知出发,利用试验图片进行心理测定,对原野风貌整体感知进行预评价,进而提取原野风貌心态、形态和生态关键要素,建立3准则、3维度、15指标的风貌优化评价体系。水网地区原野典型案例选择若尔盖湿地;干旱地区原野典型案例选择巴丹吉林沙漠。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典型案例进行风貌评价,采用5分制,得出风貌得分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风貌优化策略(表2)。
 
运用水网地区和干旱地区城市、乡村、原野风貌对比研究同样的思路,课题组对草原地区与河谷地区城市风貌的对比研究选择自然性、适宜性、美感性为准则,指标层面以3+2的思维,建立3准则、15维度、45指标的评价体系。典型案例分别选择兰州和呼伦贝尔,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典型案例进行风貌评价,得出兰州的形态,生态、心态元得分较为平均且均较低;呼伦贝尔的生态与心态元得分较高,而形态元得分较低。草原地区与河谷地区乡村风貌对比研究以“三态”模型为主要框架,采用AHP法,结合草原与河谷乡村的特点,从三态的相互交叉部分选取主要的二级指标,建立3准则、16指标的评价体系。

典型案例选择草原地区乡村阿勒泰禾木村和河谷地区乡村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村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评价打分,得到最终的风貌评价结果。草原地区与河谷地区原野风貌对比研究先分别建立生态、形态、心态评价指标体系,再进行打分,把分值对应到以旷度和奥度为极值的评标指标模型当中,构建评价价值标准拟合曲线,最终建立3准则、9维度、27指标的评价体系。典型案例分别选择伊犁河谷和呼伦贝尔草原,通过比较现状评价曲线与标准价值曲线,获取存在的问题。
 
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的城市风貌对比研究基于三元耦合、二元互动,建立以自然性、适宜性、优美性为3准则、9维度、63指标的评价体系。典型案例分别选择上海和重庆,整体来看,重庆的城市风貌更优。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乡村风貌对比研究以生态“自然”、心态“适宜”、形态“优美”为风貌优化目标,建立3准则、9维度、27指标的评价体系。

典型案例分别选择浙江省萧山区和浙江省松阳县进行风貌评价,得出萧山区风貌总体评分为0.6265,松阳县风貌总体评分为0.6980,并获取风貌三态存在的问题。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原野风貌对比研究参照“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提出“形态-心态”分析模型,建立3准则、9维度、27指标的评价体系。典型案例分别选择扎龙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风貌评价体系得到风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3.2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
 
基于3组9对18种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体系的研究验证与应用分析,确定了风貌三态对应的评价准则为自然性、适宜性和优美性;从18种典型人居环境风貌案例中遴选出了风貌评价指标的影响因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贡献率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3准则9维度27项指标的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评价体系(表3)。
 
>更多关于中国国土空间环境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