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研究——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摘要:中国国土空间的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析国土区域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及其自然环境的关联特征,对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及传承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法,将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与区域地形、水文数据相结合,归纳其整体与各时期的文化遗产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浙江省文化遗产由杭嘉湖平原的点状核心逐渐向浙西、浙南丘陵线性发散,其时空格局受到自然山水环境的高度制约,但限制程度随着农业水利技术的发展而逐步降低,并在空间上呈现出包括8个核心与4条廊道在内的井字形聚集结构。研究对未来浙江省文化遗产及其自然环境的统筹发展与系统活化提供针对性参考。
研究表明,浙江省文化遗产由杭嘉湖平原的点状核心逐渐向浙西、浙南丘陵线性发散,其时空格局受到自然山水环境的高度制约,但限制程度随着农业水利技术的发展而逐步降低,并在空间上呈现出包括8个核心与4条廊道在内的井字形聚集结构。研究对未来浙江省文化遗产及其自然环境的统筹发展与系统活化提供针对性参考。
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凝聚着各个时代先民的创造与思考[1-2]。文化遗产在尺度上被分为微观层面的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中观层面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以及宏观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其所在的山水环境[3-4]。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文保单位”)被定义为纳入保护对象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涵盖不同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5-6]。近年来,遗产研究的重心逐渐从单个遗产转向对遗产群,以及遗产及其整体环境构成的整体系统。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文保单位”)被定义为纳入保护对象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涵盖不同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5-6]。近年来,遗产研究的重心逐渐从单个遗产转向对遗产群,以及遗产及其整体环境构成的整体系统。
目前不同领域的学者以文物保护单位[7-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9-10]、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11-12]等文化遗产类型为对象,针对省级行政单元、重要自然流域、城市经济带等不同类型的区域,探析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化特征,并从自然、文化、产业及城镇等多个角度解析其影响因子,从而系统性地揭示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发展模式、文化区划等内容。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体系,但较少涉及对区域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性归纳。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当前相关研究对包括国家尺度在内的文化遗产体系构建[13]、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14]、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动保护[15]、文化遗产与生态实践[16]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展现了当前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跨学科特征,以及对其整体性、体系性及多元性的研究方向趋势。
我国国土空间的传统经营方式与其周边的自然特征高度融合,留存于世的文化遗产也大多数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创造[17-18]。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文化遗产作为区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区位、尺度下与其所在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愈发重要。但当前对文化遗产时空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研究仍较为匮乏,而自然环境对于文化遗产结构在城乡人居环境总体发展、旅游规划等视角下的定位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体系,但较少涉及对区域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性归纳。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当前相关研究对包括国家尺度在内的文化遗产体系构建[13]、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14]、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动保护[15]、文化遗产与生态实践[16]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展现了当前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跨学科特征,以及对其整体性、体系性及多元性的研究方向趋势。
我国国土空间的传统经营方式与其周边的自然特征高度融合,留存于世的文化遗产也大多数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创造[17-18]。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文化遗产作为区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区位、尺度下与其所在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愈发重要。但当前对文化遗产时空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研究仍较为匮乏,而自然环境对于文化遗产结构在城乡人居环境总体发展、旅游规划等视角下的定位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以国家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为对象,采用多元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文化遗产的时空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总结文化遗产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区域自然与文化遗产体系的理论基础,并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管理与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对象
浙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文化与浙江本土文化在人口南迁中相生相融,加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19-20]。我国文保单位实行国家、省级和市(县)级三级保护管理制度[21-22],其中具有统一评定标准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省域历史遗存的总体分布特征。依据浙江省自然与文化特征[20,23],以史前至先秦、秦汉至隋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5个时期,以及杭嘉湖—宁绍平原、浙西丘陵、金衢盆地、浙东丘陵、浙南丘陵、温台沿海—岛屿6个地理分区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时空框架(图1)。
1.2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
1)浙江省文物局公布的浙江省第1~8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以及第1~7批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2)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GDTM30m分辨率DEM数据;
3)Bigemap电子地图下载的行政区划、河网水系等矢量数据。数据整理显示,研究区域共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81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869处,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客观性,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相重合时,保留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及其属性;当同一文保单位包含多项内容,且分布较为分散时,对其进行拆分,最终得到研究样本共计1163处。
1.3研究方法
1)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可以直观反映文保单位的分布扩散程度,以便在类型间进行比较,计算公式为:式中,r_、r_i分别表示实际平均最邻近距离值和理论最邻近距离值;n表示文保单位数量;A表示区域面积。R>1表示分布趋于均匀;R=1表示分布趋于随机;R<1表示分布趋于集聚[24]。
2)区位熵。
区位熵可以衡量某类型文保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体现其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式中,Gij为j地区i类别文保单位的得分值;Gi为i类别文保单位的得分值;Gj为j地区的各种类别文保单位的得分值;G为全部文保单位的得分值[25]。
3)不平衡指数。
不平衡指数可以反映文保单位在不同区域分布的均衡程度,计算公式为:式中,n为县(区)数量;Yi为文保单位数量占各区域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S越接近于0,分布越均衡;S越接近于1,分布越不均衡;若S=0,则说明分布完全平均;若S=1,说明完全集中在某地区[8]。
4)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能够直观地反映文保单位具体集聚地和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式中,为核函数;n为文保单位的总数;h为带宽(h>0);(Xi-Xj)为估计值点到文保单位Xj的距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