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河流域景观的3个讨论与结论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博尔塔拉河流域景观的3个讨论与结论

日期:2023-10-26 10:18:22     作者:贺洋    浏览:0    
核心提示:博河流域水量逐年减少,湖面蒸散量大,以及受阿拉山口大风天气影响,艾比湖在20世纪50—90年代末水体面积急剧缩小,湖底裸露,植被大面积减退,盐碱滩蔓延,艾比湖周边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对于西北干旱区,地区的环境容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35],绿洲城区均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研究发现,干旱区流域高风险区多分布在具有一定特征的绿洲-荒漠交错带,湖泊萎缩、河流断流,从而影响水域周边及下游地区[1,17,19,36]。同时,随着大量人工开发与土地退化,极易对土地类型较为单一的脆弱生态系统造成恶劣影响。
 
近几十年来,博州人口数量大量增长,人居绿洲面积持续扩大,工业、农业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污染及短缺,加剧了土地盐渍化、荒漠化情况,影响了土地类型的正常转换。通过以上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分析可知,造成景观生态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要原因是博河流域水量逐年减少,湖面蒸散量大,以及受阿拉山口大风天气影响,艾比湖在20世纪50—90年代末水体面积急剧缩小,湖底裸露,植被大面积减退,盐碱滩蔓延,艾比湖周边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2)以草地转为裸地为主的土地退化,草地分离度增加造成损失度增加。近年来博州气候明显变暖,降雨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加造成干旱恶劣天气增多,暖冬气候影响牧场春季生产返青[37];另外,博州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仍然较重,无节制垦荒、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草地生态系统承载量过高[38]。

3)植被覆盖具有调节绿洲气候环境的作用,在博河南北两侧局部地区的荒漠林地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转为草地裸地,不利于涵养水源,调节局部气候能力降低,气候恶化又反向影响植被覆盖,造成恶性循环。
 
2000年以前,由于急于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博州出现大量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的现象,造成当地植被资源损失严重。2001年新疆开始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后[39],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博州在多地实施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政策,森林面积大幅增长。2000年后,研究区内连续几年降雨量增多,入湖水量随之增加,艾比湖水域面积有所恢复,但用水量依旧巨大。博州政府严格实施退地减水政策,减少地下水开采,积极进行水库建设,缓解艾比湖用水压力[40]。

2015年,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请将位于保护区内的哈萨克村纳入生态移民计划,以减少用水和保护环境,2017年已移民完成。艾比湖面积随着近年来降雨量的增加有显著增加。2000—2010年,研究区内天然草原的退化持续加重;2011年,国家针对新疆、内蒙古等传统牧区实行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以后,草地缩减速率减缓,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国家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实施,博河流域整体的景观生态风险值在2010年后有所降低,环境治理成效初显。但整体来看,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与部分退化并存,仍需提防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41]。
 
博尔塔拉河流域景观的3个讨论与结论
 
4.2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地区2020年景观优势度为0.35,景观类型较为多样均衡。20年来,草地作为其基质景观类型,面积占比降低10.37%。其中,6.52%的面积转换为裸地,1.75%的面积转换为森林;裸地面积先大幅度增加后减少;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主要由草地和裸地转出。
 
2)研究期内森林、草地的斑块平均面积增加,斑块密度降低,破碎度降低;森林、湿地、水体的景观损失度均降低。
 
3)研究期内,流域平均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较低风险区面积由23.73%增长到41.12%,较高风险区面积由27.79%减少至8.47%,高风险区面积从2.96%增加到4.55%,整体上风险增高的趋势已经被抑制。高风险区一直分布在艾比湖东侧荒漠区。艾比湖东侧荒漠地带是风险治理的重点地区,多年的治理未得到明显成效,而其他地区持续贯彻生态保护政策,见效较大。
 
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针对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具体保护与提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整体来看,博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一定程度地控制人口数量,减缓土地开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对于艾比湖周边高风险区,重点在于保护水源、改良土壤、恢复植被,构建稳定的生态群落;制定详尽的艾比湖及博河、精河取水用水保护条例,多方面加强水源防控;依托三北防护林政策大力培育人工防风林,使艾比湖周边荒漠地区转为保护新疆西北部整体生态的天然屏障。
 
3)对于较高风险区,加强耕地-草地-灌木地-森林的整体保护,重视天然林保护与人工林种植;在绿洲到荒漠、绿洲到高山草甸的山前地带,协调好农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必要时实行退耕禁牧政策。
 
4)对于转换频率高的中风险区,关注其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控,限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发。加强湿地、灌木地的持续性保护,降低其破碎度与分离度。
 
5)对于较低和低风险区,制定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政策,防止风险等级的升高。对于新疆独特的荒漠和冰川雪地生态系统,要严格保留一定的生态缓冲地带,防止人类过度干扰。
 
注:文中图片均由贺洋绘制。
 
>更多关于博尔塔拉河流域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