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界 汉口自然风景园林的异变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英租界 汉口自然风景园林的异变

日期:2023-10-25 21:46:22     作者:赵纪军    浏览:0    
核心提示:汉口在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相继设立,租界园林应运而生,在引入各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同时,为在留外人提供了亟须的生活与娱乐空间,也是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的窗口。但有限的土地资源、水患频仍的自然条件,使汉口租界园林规模与发展远不及上海、
西风东渐的在地实践:汉口租界园林钩沉
 
摘要:汉口在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相继设立,租界园林应运而生,在引入各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同时,为在留外人提供了亟须的生活与娱乐空间,也是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的窗口。但有限的土地资源、水患频仍的自然条件,使汉口租界园林规模与发展远不及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也相应形成了鲜明的“在地性”:各国租界园林以建筑附属园林为主,甚至催生了屋顶花园的园林类型,但也限制了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充分植入;“公园”这一在其他城市租界早已普及的园林形式,在有效控制水患、进而获得更多可资利用的建设用地之后,才在20世纪20年代经由日本人之手有所建置。

此外,各国租界出于营商便利沿长江串联排布,并随之形成了近代汉口特有的外滩“绿带”风景线。汉口租界园林奠定了近代以租界为轴心的绿地系统雏形,促进了华界屋顶花园、营商经营性园林的建设,对汉口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汉口自明代中期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重镇,《大清一统志》称其为:“往来要道,居民填溢,商贾辐辏,为楚中第一繁盛处。[1]”因其商贸价值,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被增辟为通商口岸。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在汉口长江沿线陆续设立,绵延约3.6km,占地近3000亩(约200hm2),面积仅次于上海、天津租界①,但却同时远小于二者,宗主国数量则仅次于天津[2]267-287。20世纪初,汉口对外贸易远超广州、天津等地,几乎与上海并驾齐驱[3]。汉口因之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都市,人称“东方芝加哥”。费成康在《中国租界史》中指出:“位于中国内地的租界中,影响深远的只有汉口租界。
 
与汉口租界在商贸经济上的繁荣、殖民政治上的显要地位,以及租界城市建筑的兴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园林建设规模相对有限,远不及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4],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则几近湮灭。这也许是目前汉口租界园林研究屈指可数、亦有待深入的重要原因,而仅有一些园林个案的零星阐述[5-6],另有对汉口沿江马路的专题研究,略及租界外滩这一开放空间的形成与特征[7]。

汉口自然风景园林的异变

鉴于近年来租界园林研究的长足进展[8-10],本文尝试将汉口租界园林置于各地租界园林发展的“西风东渐”总体历史语境之中,主要着眼园林建设相对较多的英、法、日租界(图1),进一步探讨其相较于其他城市租界园林在体现宗主国园林风格、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及汉口租界园林建设基于本土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特点。
 
1英租界:自然风景园的异变
 
汉口英租界在五国租界中设立最早、面积最大。为攫取长江沿线的商业利益,其选址汉口低洼的深水港,却前有长江伏汛之虞,后有后湖水患之扰,因而1861年设立之时仅局限在汉口堡城垣之内。有限的土地资源,加之洋商贸易发展的迫切需求,使英租界的建设首先在于容纳各种城市功能的建筑,而没有上海、天津等城市租界那样的大面积公园建设。于是,为服务于英租界的政治与经济活动,最早出现的园林类型是附属于建筑的洋房花园,即建于1861年的英国领事馆官邸花园(图2)。

领事馆官邸有4幢建筑,花园面积2hm2,“紧邻大片开阔的草坪,绿地直达长江江边”[13],草坪、树丛具有典型的自然风景园特征,但限于场地条件,花园没有自然形态的水池、纪念性庙宇建筑等自然风景园的一般造园要素。另一些园景设施凸显了殖民政治的意涵:园中植有棕榈科等热带植物,是另一种异域风情,应与英国在南亚、东南亚等地的殖民经历有关;1927年,外滩上的欧战纪念碑移入官邸花园草坪,用以缅怀“一战”中阵亡的士兵,与天津维多利亚公园的欧战纪念碑几无二致[14]。因此,领事馆官邸花园是异域风格的休闲游赏空间,也是殖民仪典与集会的场所,其形式与内容源于英国本土自然风景园,更表现出显著差异。

类似的,江汉关署于1875年接手英商发德辅洋行承建的花园洋房,用作税务司长官官邸,后改建为专供江汉关人员游憩的“海关花园”[15]。与领事馆官邸花园相仿,花园面积不大,布置简单,无亭台建筑,以常绿和落叶树点缀园景[16]36。这些官邸花园的建筑与树木相掩映,所形成的英租界自江面望去,“似一座公园,屹立着建筑精美的住宅”[17]。
 
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催生了英租界内特有的屋顶花园。1907年,日清轮船公司大楼坪顶设露天花园,其中精心布置了园路与花境[18]192(图3);1920年,汇丰大楼作为汉口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亦在其坪顶置有精致的屋顶花园以供户外游憩[18]189。租界屋顶花园的出现反映了在建筑集约、水患制约条件下,对于户外开放游乐空间的需求,以及除却公园或花园等土地利用形式之外,对于其他园林营造可能的尝试。
 
英租界另有运动场②的建设。早在1864年,西商赛马会在汉口堡垣内东北角建立了马道子和球场[20]。后因法租界修建而另辟新址,英国人在今解放公园一带以“四十文一方”的低价,从地皮大王刘歆生手上买下大片土地[21]64,以谋划新的跑马场。由于此处饱受水患,直到1905年张公堤完工、后湖低地露出水面、城市逐渐由沿江向内陆扩展[22]之后,才正式辟为西商跑马场[21]65。但水患侵袭仍不可避免,跑马场看台甚至一度沦为难民庇护所[23],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汉口英租界未能如上海、天津等城市租界建设大面积公园的原因。
 
跑马场面积约53hm2[18]207,但其建设不仅在于体育活动,还包括赌博性质的赛马等,与同期建成并开放的上海虹口公园以体育运动为基本使用功能、自然风景园为基本风格的特征截然不同。可见,场地建设条件的制约、汉口租界的营商氛围,反过来决定了园林的娱乐形式和内容。
 
但与其他城市租界园林相仿,其游赏娱乐对华人有诸多限制。举凡英皇加冕或国庆纪念,英国领事都要在西商跑马场举行舞会和宴会,但禁止中国人入内[24];中国人亦不得进入马场,仅有侧门和大看台准许华人入内[18]345。在此,“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25],这里甚至是洋商交换行情、洽谈商务、沟通军事情报的场所。租界作为“凝聚外人社群意识的重要支柱”[26],其“国中之国”的殖民属性表露无遗。
 
标签: 汉口租界园林
>更多关于汉口租界园林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