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建议
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存在2个层面的科学问题:一是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识别,二是生存空间的可持续性保障。本文以黑颈鹤为例,建立了2套适宜性评价体系:一是野生动物适宜生存空间识别,包括夜宿、觅食行为空间等;二是原住民生活生产空间。二者存在冲突、共生、共存的空间关系模式。自然保护地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为目标的自然地域,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对于冲突性的空间关系,原住民必须迁移;对于共生性的空间关系,原住民不需要全部迁移,维持野生动物与原住民的生态共生关系;对于共存性的空间关系,需要严格控制原住民生产空间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保护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安全。
总体来看,适宜性评价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物种与人类栖息地的识别方法,但要实现保护地的管理目标,还需要解决栖息地生态安全保障、适宜的人口规模、生活生产方式及保护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原真性等问题。对于黑颈鹤来说,湖岸浅水湿地生态环境是最适宜的栖息地,但要保障湿地环境的可持续性,必须保证上游流域的生态稳定性,才能保障水源供给的稳定性,这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就目前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区黑颈鹤栖息地与当地社区生计空间整体呈现出共生共存的状态,但在部分黑颈鹤夜宿敏感区及黑颈鹤迁飞前农民春耕播种时节,依然存在明显的冲突,二者之间共生与冲突关系并存且动态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由保护区初建立时的不足200只,增长至2021年的1926只[24]。数量显著增长的越冬黑颈鹤对栖息地和食源的需求也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的保护范围、食源供给能力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黑颈鹤种群保护需求?随着越来越多当地社区居民外出打工或搬离导致的耕地荒弃[25],如何维持黑颈鹤与当地社区的共生关系?这些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是人与自然耦合系统[5-6],中国国家公园具有居民众多、保护物种与社区生存空间交叉重叠的特点。新时期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中国特色保护地体系,其目标之一就是协调保护地和周边居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精准识别保护动物栖息地需求,明晰其与当地社区适宜生产生活空间的关系和格局特征,从规划层面最大化减少保护矛盾,为科学制定规划打好基础;
2)基于科学的保护物种栖息地和社区生产生活空间分析,细化保护地功能分区[7],制定精准化、适应性的分级分区管控措施和社区正负行为清单,促进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
3)开展适应性管理,根据物种保护需求与社区生计需求,以及空间分布的共生和冲突关系,制定适时、适地、适策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并提出针对性动态监测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6]。
本研究以保护地旗舰物种黑颈鹤为例探究了物种生存适宜性、社区生计适宜性、人鹤共生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其适宜生境空间的识别方法,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人鹤共生的内在机制、可调控韧性空间范围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选择更多典型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完善优化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适宜性评价工具包,以适应不同保护地人与野生动物关系协调的需要,为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衷心感谢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孙荣、周雄、罗显雄、卢楚雄、王远剑、赵子蛟对本文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大力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