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域·在场:网络媒介影响下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游客认知与空间体验研究
摘要:“网红景点”现象催生的由脱域认知转向在场体验的大众游览行为,带动诸多城市场景“被景区化”,并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空间问题。以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基础信息、认知差异及体验评价3个维度的调研数据,借助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剖析游客脱域与在场不同游览阶段的认知差异特征;利用体验综合评价分析游客对空间体验的满意度,使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出,在网络媒介影响下,感官体验因子>景观体验因子>文化体验因子>场景氛围因子>空间服务因子的空间体验评价影响程度。
研究发现: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下青年人与空间建立关联的一个重要锚点,它打通了脱域与在场的空间间隔,但也对部分人群造成了阻隔;同时,传播的信息更多被标签化的空间表征限定,由此带来游客空间认知的隔断性及片段性;在网络媒介已介入空间更新的背景下,对现实空间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应遵循媒介传播规律,营造空间体验。
当下,网络媒介已对各种日常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诸多案例表明,现实场景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极易在现实中吸引人流聚集,引导大众将脱域状态①的虚拟游览转化为在场状态②的真实体验[1],引发“打卡”行为[2],形成网红景点。在此影响下,诸多空间更新开始关注对景点IP(IntelectualProperty)的提取,拓展现实与网络融合的发展路径,这其中不乏一些成功案例,但从众营造、媒介引流、即时营销等手段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1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1.1研究背景
迅捷化、视觉化、跨时空的网络媒介传播,丰富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认知的内容、方式,提高了认知质量[4],不断引导人们由网络建立情感联系而展开实际体验的游览行为[5-6],并促使媒体平台与实体空间在当今深度融合[7]。其过程建立了虚、实2个维度的体验层级,由媒介技术、具身行动、城市地理元素共同造就“成为公共”的体验[8],产生了流动性的渐进体验机制[9]。而借助媒体技术搭建的想象性城市空间[10],由于拓展了城市空间意象新的表现途径[11],致使媒介符号成为人们感知空间及筛选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12-13]。诸多现实空间在这种影响下也发生了再构[14-15],使其基本职能产生了一系列深层次变迁[16]。研究显示,网络媒介在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软实力支撑的同时[17],也引发了空间偏离实证、历史文化丢失等诸多现实空间问题[18-20]。
对于网络媒介传播数据所包含信息的关注,促使产生了新的研究手段[21-22]。如通过爬取网络文本数据对景区进行游客情感探测[23]、形象感知分析[24]或使用后评价(POE)采集[25];借助兴趣点(POI)分析游客活动行为[26]、识别空间功能[27];基于百度指数测量网红景区的时空关注度[28]等。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网络媒介对城市空间产生的现实影响,但因该类数据反映的信息有限,所导致的数据偏差大、解释力不足等问题也受到了相关学者的批判[29]。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影响下的空间生产路径已被证实,数据价值已被挖掘,围绕网红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也日渐受到关注。但当前针对该方面展开的定量数据搜集,以及剖析游客于脱域和在场2个场景中的空间认知差异等研究仍然匮乏,
对该类空间在场体验影响因素的揭示也亟待深入,导致当今虚拟网络干预下的实体空间体验营造缺少针对性的建设指导。
1.2研究思路
本文认为网络媒介与现实空间的交融在促使游客“脱域·在场”认知建立联结的同时,会因时空转变而产生认知差异,故真实的在场体验仍是检验空间实践成果优劣的重要标准。研究基于问卷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对游客由脱域向在场转移后的认知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展开对该类空间体验综合评价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进而总结出该类空间的现存问题及体验营造建议(图1)。
2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三层马路老街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片区,盘山公路从嘉陵江边层层而上延展到鹅岭山顶。最初,片区内主要包含2个网红景点,一个是依靠“轻轨穿楼”网络短视频爆红的李子坝轻轨站,另一个是在改造之初就有意借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进行传播造势的贰厂文创公园。
2018年,为满足大量游客停驻拍照需求而扩展道路增设观景平台后,以李子坝轻轨站与贰厂文创公园2处为核心景点,将沿线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史迪威旧居和孙科公馆旧址等纳入整体规划(图2),展开景点串联及景观改造,并命名为“三层马路老街区”(图3)。由于该地经历了由网红景点形成到空间更新主动打造的完整过程,因此成为本研究的典型案例。
2.2研究设计
2.2.1问卷设计
相关研究表明,由脱域向在场转移的跨时空游览行为,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阶段性认知的扩展[30]。空间体验与认知相扣,是游客对环境的生理及心理反馈,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及对象从不同层面展开调研。例如,从环境景观、空间生产、历史文化、整体风貌[31],以及文化氛围、旅游条件、规划、服务[32-34]等层面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展开体验评价。但评价体系总体一般由空间感官、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及基础设施等维度构成。
结合本研究目的,拟定5组认知差异对比题项,涉及文化、感官、景观、设施和服务5个层面的32项体验评价因子。通过专家访谈,对拟定的认知差异对比题项及体验评价因子进行验证、筛查及修正,正式形成包含基础信息、认知差异、体验评价3个版块的初始问卷。对预调研所发现的问题做进一步修正后,最终问卷包含如下内容。
1)基础信息版块:包含游客个人信息、认知途径、游览目的、游览范围、景点停留时间等基础信息。
2)认知差异版块:最终设立4组关于脱域与在场认知差异的对比题项,其中包含3组评分量表型题项及1组类别型题项,以此展开配对样本t检验及配对卡方检验,剖析样本在脱域阶段与在场阶段对场地认知的差异,为后续体验评价分析做铺垫。
3)体验评价版块:筛选后确定16项体验评价因子(表1),每项因子的形容词词对源于对风景园林学科常用评价形容词[35-38]的整理,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供游客了解每项因子的区别,以便打分。
评价等级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Likertscale)划分为5个层级,对应“很差、差、介于二者之间、好、很好”,赋值分别为“-2、-1、0、1、2”,用于后续展开体验综合评价分析;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游客体验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2.2研究样本
于2021年3月27日—4月3日,客流个体属性较为均衡的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14:00—18:00进行正式问卷调研。调研通过现场及网络2个渠道同步展开。现场采样点设置于李子坝轻轨站和贰厂文创公园2个游客集散地附近,且仅对已结束整个景区游览的游客展开调研,从而保证样本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及统一性。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361份,其中纸质问卷237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网络问卷124份,全部有效。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38份,回收率为93.62%。
3数据分析
3.1基础信息分析
数据显示(表2),游客身份以外地游客为主,占比56.21%;性别以女性为主,占比62.43%;年龄段分布近95%为18~40岁,且18~30岁人群占比达到了84.61%。对此,综合认知途径、游览目的和游览范围的题项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对象因“网红”具有明确受众,主要吸引青年人打卡,而在网络媒介作用下,这样的行为更利于在该年龄段人群内传播,并最终实现由脱域向在场游览的较高转化率;从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及停留时间看,李子坝轻轨站与贰厂文创公园2处网红景点最受游客青睐,游览停留时间最长,与规划后所串联的其他景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图4),且与此类人群行为特征基本相符。
3.2认知差异分析
首先,对参数性质的评分量表型选项展开配对样本t检验(表3),以此准确得出3组对比题项的差异,结果如下。认知差异性配对题项,p=0.026<0.05,具备一定差异性,说明游客在脱域状态对景区网红景点的普遍认知至在场状态有所转变,印证空间后期所展开的自发性串联更新与媒介象征性符号产生了偏离,多类型景观资源的“整合”冲淡了景区的“网红”特征。信息引导性配对题项,p=0.874,信息真实性配对题项,p=0.284,二者均大于0.05,未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当今游客能够借用多种网络媒介手段在到场之前以预见的方式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景点游览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其意图展开真实游览的行为。
其次,对非参数性质的类别型选项进行配对卡方检验(表4),结果显示p=0.000<0.05,证明配对数据间具有显著差异性。通过具体题项的数据占比可以看出(图5):游客对“网红景点”的认知,在真实体验后下降了近20%;而“拍照打卡地”“山地居民区”“文化景区”3个选项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与上述认知差异性配对题项的数据结果吻合。
这说明网络媒介传播自有的非触觉性、非实体性特征会给游客脱域状态下的空间认知带来一定的隔断性,并不能准确形成真实感受,而现实空间终归是去媒介化的体验,经过时空置换可能导致主观意识发生改变。这一认知差异到底会对线下游览带来何种影响?需要对体验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深入分析。
这说明网络媒介传播自有的非触觉性、非实体性特征会给游客脱域状态下的空间认知带来一定的隔断性,并不能准确形成真实感受,而现实空间终归是去媒介化的体验,经过时空置换可能导致主观意识发生改变。这一认知差异到底会对线下游览带来何种影响?需要对体验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深入分析。
3.3体验综合评价分析
对体验评价版块中的各项因子分值求得平均分,并在该基础上计算各项因子的综合平均分(0.303),进而展开描述性的体验综合评价满意度分析。数据显示,除建设水平差异感与文化属性识别度外,其余得分均大于0,并且在综合平均分两边分布的因子数均为8项,表明游客的正面体验评价大于负面,达到基本满意的水平(图6)。
进一步分析可知,游客对景区总体体验评价(0.698)最为满意;景区风貌效果(0.633)、核心景点游览价值(0.630)、景观资源丰富度(0.609)、景区游览印象(0.598)、景区特色度(0.476)、消费合理度(0.391)和次级景点风格定位(0.361)均高于平均值。这表明经规划改造后,通过2个核心景点串联的各类景点促使规模效应得到了提升,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给游客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对低于平均分的8项因子展开深入分析发现,通过扩大空间范围来整合资源的空间更新手段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分值最低的建设水平差异感(-0.482)表明核心景点与次级景点建设投入力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较低的游览路径通达度(0.083)表明交通体系指引性不高,且基础设施完善度(0.266)较差,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景区主题性(0.059)较为散乱。
其次,游客对景区的历史文化体验与感知不高,整体文化属性识别度(-0.009)较低,原有景点文化感(0.231)与后建景点文化感(0.089)均较弱。结合前期分析可知,该地在受到媒介效应影响后所串联的文化景点,虽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内容,但由于和媒介象征性标签相背离,加之对空间文化呈现方式的考量不足,趣味性(0.222)较低,所以该类景点仍不被游客主要关注。
其次,游客对景区的历史文化体验与感知不高,整体文化属性识别度(-0.009)较低,原有景点文化感(0.231)与后建景点文化感(0.089)均较弱。结合前期分析可知,该地在受到媒介效应影响后所串联的文化景点,虽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内容,但由于和媒介象征性标签相背离,加之对空间文化呈现方式的考量不足,趣味性(0.222)较低,所以该类景点仍不被游客主要关注。
3.4体验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为更直观地解释游客空间体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到具有本质意义的公因子,需要另外对体验评价版块数据展开因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首先,将体验评价版块16项因子的调查数据导入SPSS进行信度检测,得到Cronbachα系数为0.866,信度大于0.8,但其中“建设水平差异感”项总计相关性(CITC值)为-0.157,分数小于0.3,故将其剔除后进行重新测量,得出Cronbachα系数为0.887,满足研究标准。
3.4.1因子分析
设前15项因子为自变量因子,剔除“建设水平差异感”后剩余14项,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18,大于0.8,说明该数据极其适合展开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中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1,说明各因子之间具有较强的显著性。
运用因子分析抽取代表性较大的公因子,通过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结果显示,14个自变量因子可分为5项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6.493%,即对空间体验评价的影响因素可归为5类(表5)。
依据5项公因子的包含关系,对其进行重新命名(表6)。x1=感官体验因子,反映了游客对景区风貌视觉效果、趣味性、游览印象、特色度等体验方面的感官评价;x2=文化体验因子,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空间文化的体验感受;x3=场景氛围因子,反映了游客对景区风格、主题、设施等场景氛围方面的评价;x4=景观体验因子,反映了游客对景区景观资源及游览价值的评价;x5=空间服务因子,是游客对景区游览路径通达度及消费合理度等基础服务相关的评价。
3.4.2多元回归分析
在上述因子分析所得出的5项公因子基础上,将体验评价板块具有总结作用的第16项评价因子“总体体验评价”作为因变量与其展开多元回归分析,从而找出该5项公因子对于游客体验评价的影响程度,设模型为:式中,x1,x2,…,x5为5项公因子;a1,a2,…,a5分别为5项公因子的系数;c为常数。通过SPSS展开分析。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总体体验评价与5项公因子的相关性均在0.01层上显著,初步判断因变量选取合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模型R2=0.491,模型预测效果显著(Sig.=0.000),即5项公因子对因变量Y具有显著影响。具体回归方程为:
由回归方程系数表可知(表7),回归系数显著性均小于0.05,证明具有统计显著性,且VIF值均小于5.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说明模型解释力较强,因变量选取合理。
通过对表7标准系数一栏排序,公因子x1~x5与因变量均呈正相关,对游客体验评价的影响程度为:x1>x4>x2>x3>x5。
3.5体验营造建议
结合体验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体验综合评价分析展开讨论。
感官体验因子对空间总体体验评价影响最大,故该类空间风貌的呈现效果越优美,空间越具趣味性和特色度,且能够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对空间总体体验评价的打分也就越高,证明视觉性及参与趣味性等体验要素在当今网红景点现实更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依据体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展开讨论,游客对景区风貌效果、景区游览印象和景区特色度满意度较高,均值高于综合平均分;而对景区趣味性满意度较低,说明景区虽然存在差异感明显等显著问题,但部分景点在感官体验因子层面仍存在一定优势,未来应在保持高评价指标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游客兴趣点,弥补当前景区趣味性的不足。
景观体验因子与文化体验因子影响次之,仍对提升空间体验具有重要作用。依据体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展开讨论,游客对景观体验因子所包含的景观资源丰富度、核心景点游览价值满意度均较高;而对文化体验因子所包含的原有景点文化感、文化属性识别度、后建景点文化感满意度普遍较低,因此应针对文化体验因子所包含的相关指标进行改善,充分提升景区的非物质内涵。
场景氛围因子与空间服务因子影响较小。依据体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展开讨论,游客对场景氛围因子所包含的次级景点风格定位满意度较高,对景区主题性、基础设施完善度满意度较低;空间服务因子所包含的消费合理度较高,游览路径通达度较低。虽然2项公因子对游客体验评价影响较小,但仍有关于空间设施及服务等空间硬性建设的内容。总体来看,需要在后期展开提升,以完善景区建设结构、促进全面发展。
4结论
4.1网络媒介已成为青年人与空间建立关联的重要锚点
从“三层马路老街区”所展开的空间更新可知,网络媒介对于现实空间的作用机制日渐显现。相较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宣传手段,网络媒介以链接性、脱域化手段对现实场景进行“预见”的传播方式,以其极高的空间信息获取效率扩充了空间感知途径,并在促成以青年为主要人群向现实空间“遇见”行为转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在此作用下,传统游览行为及目的向“打卡”转变。这深刻证实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下青年人群与空间建立关联的一个重要锚点,锚点的建立打通了脱域与在场的空间间隔,但研究也表明其对部分人群具有明显的阻隔性。
4.2警惕网络媒介传播片段性带来的认知影响
网络媒介对现实空间所展开的跨时空传播丰富了空间认知手段,但仍不能完全替代现场的真实感受。研究表明,脱域状态下获取的信息更多被标签化的空间表征限定,因而摆脱不了“窥视”的意蕴,由此带来空间认知的片段性。毕竟社交媒体中的一组照片、一段视频与现实空间相比,时空上的跳跃带来的无序性永远不能与现实中的亲身感观相提并论。而这种网络媒介符号化、无序性、片段性的空间传播特征,往往会导致一些特定城市空间因网红打卡而“被景区化”,如果不能清醒地看待这种跨时空交往产生的断层陷阱,盲目推动空间更新,极易造成碎片化、建设水平差异化等空间现实问题。
4.3遵循网络媒介传播规律营造空间体验
“三层马路老街区”通过空间串联,延长了游览时间,丰富了游览体验,促进了空间活力。但片区内最具延承价值的抗战、工业文化景点,其主题性并未因此而凸显,在更新后并未给人带来具象征性标签的空间体验。结合媒介理论的象征性规律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展开分析,当网络媒介通过对象征性现实进行编码,其生成的标签往往会成为人们对空间的第一印象,并影响着整个游览过程中的空间体验意象。
因此,在网络媒介已介入空间更新的背景下,应避免盲目进行多资源的空间整合,即规划、建设及管理运营中必须考虑与媒介传播规律的契合。针对本案而言,依据媒介传播规律满足游客对景区风貌、趣味性等方面的感官体验需求,营造易识别且氛围强烈的文化体验,巩固场景主题及相应服务设施,才能更有利于实现游客由脱域向在场转移的良好衔接,促进空间全域的系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