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活化路径研究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欧洲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活化路径研究

日期:2023-10-19 10:00:28     作者:张志远    浏览:0    
核心提示:欧洲文化之都项目旨在通过文化旅游促进城市更新,在为期一年的系列文化活动中彰显城市特质。入选欧洲文化之都的城市首先必须是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代表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些城市在申请之前往往存在诸多经济、社会和发展的问题,希望通过文化事件和旅游活动带动城市复兴。本文选取2007年以来的欧洲文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活化路径研究——以欧洲文化之都项目为例
 
摘要:城市遗产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特质的时空表达,呈现了城市历史的层积过程。在深入解析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参考空间生产理论框架构建遗产活化路径研究模型。选取2007年以来承办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CapitalofCulture,ECOC)项目的27座城市,借鉴扎根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路,分别从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3个级别对项目评估报告进行聚类分析,并运用因果循环图梳理出此类文化活动的基本脉络。最后,针对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提出空间生长、理念创新和共识激活的活化路径。
 
目前,中国已进入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城乡建设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更新由清除贫民窟、振兴工业化城市经济、开展大型建设项目等阶段,进入举办多元文化活动的新阶段[1]。活动策划与举办是增加城市吸引力、实现城市空间重塑的有益探索[2],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遗产发挥了重要的触媒作用。研究表明,活动吸引参与者与观众,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事件报道增加主办方曝光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3];部分活动还会创造新的产业与生产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遗产承载着城市记忆,是赓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城市遗产及其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是扩展历史影响力、实现城市空间高质量更新的重要原动力[4]。本文在解析城市遗产空间生产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梳理出遗产活化的基本关系模式和内在运行机制,以期为更多依托遗产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
 
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CapitalofCulture,ECOC)项目旨在通过文化旅游促进城市更新,在为期一年的系列文化活动中彰显城市特质。入选欧洲文化之都的城市首先必须是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代表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些城市在申请之前往往存在诸多经济、社会和发展的问题,希望通过文化事件和旅游活动带动城市复兴。本文选取2007年以来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活化路径解析。
 
1城市遗产活化
 
城市遗产活化是指事件对遗产本体及整个城市形态的影响,追求城市结构的增量和持续更新[5]45。概念更新、存量激活是活化理论的核心。通过改变某个或某类现有元素的内在属性或外部条件[6],实现元素激活,进而带动周边乃至更大范围的更新和活化。
 
城市遗产活化有3个基本特征。首先是致力于提升现存元素的价值或做有利的转换[7],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活动,既有利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又有助于节约城市更新的成本。其次,强调对城市遗产文化意义与空间特色的尊重与传承,对城市特色的建构与维护至关重要。最后,策略性地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点,也可以控制活化效应起作用的范围[5]xii。
 
活化是城市大事件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事件的触媒作用、事件-空间的交互影响、社区参与对历史空间活化等环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城市特质的形成与演进,其内在关联主要体现在遗产、文化事件及活化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而这一概念的深层逻辑则暗合空间生产机制。
 
1.1空间生产理论

欧洲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活化路径研究
 
20世纪70年代,生产力飞速发展,新技术与科学对自然空间的改变极为剧烈,甚至已经威胁到了自然本身;空间膨胀、人口扩张让人类从各个方面感受到了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力量所造成的影响[8]98。一系列社会问题激化,使得社会与空间的改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重新认识[9]。列斐伏尔在继承了黑格尔的形式化、合理化与抽象性的“生成”概念[10]及将马克思理论中的辩证法空间化的基础上[11]406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

这一理论为研究空间与表象、实践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空间的畸变、替换、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思路[8]64。哈维在列斐伏尔的基础上提出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从剩余价值、权力与资本的视角解读空间生产[12]。这2种解读空间生产的思路是学界相关研究的主流(图1)。
 
目前,城市空间生产研究涉及社会关系解读与社区治理[13]、历史风貌辨析[14]与有机更新[15]、生态保护[16]、消费及生产功能空间塑造等主题,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1)厘清城市空间改造与更新的动机、行为和结果及各利益相关者在其中的作用,解读空间演变机制与空间特质[17-18];
 
2)从资本和权力视角揭示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过程,推动二者在空间生产中的协作[19];3)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营利性的空间生产行为,批判仅强调特定群体需求的空间塑造行为,在此基础上说明日常生活价值[20-21]。
 
1.2空间生产与遗产活化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指出,空间既非“主体”也非“客体”,更非单纯的容器和平台,而是一套社会关系和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空间,我们应该将注意力从关注物质本体转变到厘清空间实践的过程中来[12,22]。空间生产的结果包含物质生产、知识积累和创意激发,人的自我生产和整体的社会实践是其中的核心价值[12]。空间生产理论为文化事件嵌入社会空间统一体进而实现遗产活化提供了切入点,并指明空间效应的研究应该从物质空间重构、精神空间演化和社会空间演化3个方面进行探讨[23]。
 
遗产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城市更新与发展的驱动力[24]。一般而言,历史遗存成为遗产并得到重视,有2个基本前提。首先,遗产包含遗存产生、留存和演变的全过程,特别是历史时间上的相续性、空间联系以及主客观状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25]。其次,只有尽可能地完善遗产的起源、历史和传统背景等信息,其价值才能被真正感知[26]40。因此,遗产活化除了考量遗产的物质实体外,还必须考虑初始语境、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实践活动、事件、记忆和传说等方面[26]35-36,才有可能达到激活使用价值、内在价值等“赋予生命意义的价值”的目的[27],既保护遗产的原始属性,又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遗产活化过程必须在充分认识遗产可变度的前提下,配合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认同,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性创新”,不断重塑地理想象、激活地方感[28]。可见,对遗产进行系统解读是实现遗产活化的重要基础。因此,选取为遗产物质实体及其相关历史信息、文化内涵提供梳理思路的空间生产理论进行遗产解析。
 
空间生产强调过程性与主体多样化,并将空间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3个层次[29-30]。物质空间即被感知空间,指代城市遗产的历史环境、自然元素、风景等有形元素[31]。精神空间指概念化空间,一般而言,是政府专家导向下的构想空间,与知识、符号、代码相关[8]51,指代城市遗产的管理程序、愿景等无形元素。社会空间则是亲历性认知空间,是被支配的空间,可解读为想象试图改变与取用这个空间,承载使用者的物质关系与情感[8]59,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实践和关系等相关。
 
以利用文化事件带动城市遗产活化为例,新的文化事件为构想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带动遗产物质空间的更新。其中,影响力大的事件成为新的空间兴趣点,吸引使用者参加与遗产利用和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而创造新的场所精神。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演变,城市的物质空间得以更新、精神层次得以丰富、社会空间关系得到整合,从而进一步推动遗产空间的活化。
 
>更多关于城市遗产活化概念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