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遗产活化概念框架构建
遗产不是静止或“被时间冻结”的,而是一个在传递既定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41]47-48,是空间三层次互相作用、变化的过程。变化可以是促进之因,也可以是阻碍之力,可能降低遗产活力和适应力,同时也可能维持和巩固地方身份[42]131-132。遗产可视为一种体验、认同、记忆与回忆,只有被当代人生产、传播与消费的遗产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至未来[43]。
活化是符合遗产物质实在性、文化可感知性和时间延续性,并充分考虑遗产变化内外动力的城市遗产研究路径。其目标是使遗产在当代城市空间中重获生命力,推动当代对城市空间的干预与遗产环境达成新的平衡,从而维持并强化城市特征,提升城市空间和生活品质[42]19。本研究将遗产活化置于一个兼顾时间与空间连贯性的架构中[44],结合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实践,针对物质、精神、社会3个空间层次,构建城市遗产活化概念框架(图5)。
1)空间生长——物质空间的梳理与优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不仅指代空间实体,还指代那些发生在空间中并随时间变化的物质的流动、传输与相互作用;既为人类活动、行为与经验累积提供载体,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11]414。基于遗产活化理念进行城市规划,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遗产的空间性价值,推动空间品质提升与空间肌理优化。居民需求和技术创新是物质空间更新的重要动力来源,更新策略制定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地域特点、城市历史脉络、居民需求与区域发展计划。此外,还要正确认识遗产在时间深度与空间广度上的优势,由点至面,逐步实现地标节点原真性保护、区域簇群关联建构和历史格局整体优化。
2)理念更新——精神空间的传承与发展。城市遗产活化作用有2个对立的思考角度。一方面,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可以成为当地发展的引擎,为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提供内生初始动力;政策导向与社会效益则是空间更新的外部动力来源。另一方面,过分追求遗产资源商品化,可能会抑制文化创造力,使公众的文化注意力向“过去”而非“现在”“未来”转移[41]40。
由此可见,遗产活化作用并不总是正面、积极的,为了更好地处理文化内涵、历史真实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妥善协调短期收益与长远利益,需要政府在尊重专家与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把控。这种宏观调控作用可以体现在分清各类人群在遗产活化项目中的定位、制定鲜明的活动主题、提高活动过程的应变能力及执行完整的项目评估等方面,关注活化效率;还可以体现在对社会思潮、研究前沿的关注和引导上,
提升活化质量。
3)共识激活——社会空间的延续与重构。从某种意义上说,遗产是一种凝视或观看的方式,其重点是遗产的影响力[41]52;56,因此,正确激活遗产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凝视角度,只有厘清各群体的凝视重点,才能更好地实现遗产活化。居民对于“空间生产”的需求不断激发人的创造力,如果个体的“空间生产”活动过分依赖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则可能出现物质空间庸俗化、同质化问题[36,45]。
因此,需要挖掘地域特色、强化与居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历史记忆。记忆共鸣可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治理、配合管理服务的意愿,为城市遗产活化提供重要的人群基础[46]。游客在遗产地观光是为了在不同的空间中获得时间感,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多视角解读文化的可能性。在游客话语构建中,不应把旅游活动看作“简单的过境”或“简单的消费”[41]33,而是要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分辨地域特色、强化“地方感”,扩大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力。
5结语
遗产空间活化强调城市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这种系统性体现在遗产本体与人类活动相互关联的过程之中。通过欧洲文化之都项目不难发现,文化之都的建设强调基于城市特质开展系列关联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城市中的每一处遗产都有其历史发展背景和脉络,都是作为唯一的记忆体而存在,空间活化的重点是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展示遗产的活态价值。
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面临着如何激活城市遗产空间、保护和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欧洲文化之都项目的经验表明,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应当以促进城市活力再生为核心,运用文化和艺术活动作为触媒,激活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并结合先进技术实现对历史空间的表达。空间活化的出发点是激发城市的生命力,人的活动及不断演进的功能需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构建文化网络,将文化和艺术活动与城市历史空间有机结合,是促进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