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的5个目标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的5个目标

日期:2023-10-11 10:17:23     作者:赵兮    浏览:0    
核心提示:在山地景观保护的界线划定中,划定因子所折射的管控目标与其所属的类型(地貌特征类型、经济社会因素类等)不全然相同。一些划定因子的管控目标侧重自然生态:一是坡度,通过对山地倾斜程度的分级从而对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预防等边界进行管控,体现对公众安全的重视;
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的目标
 
在山地景观保护的界线划定中,划定因子所折射的管控目标与其所属的类型(地貌特征类型、经济社会因素类等)不全然相同。一些划定因子的管控目标侧重自然生态:一是坡度,通过对山地倾斜程度的分级从而对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预防等边界进行管控,体现对公众安全的重视;
 
二是绝对高程,山地海拔的变化影响自然条件的分布,所以对不同动植物生境进行不同强度的管控。另一些划定因子的管控目标侧重经济社会:一是相对高程,以人对高度的感知作为管控目标;
 
二是行政区划,通过对山地管辖范围进行划分,以明确管控主体权责关系为目标;
 
三是管控分区,依据山地是否处于建设用地从而进行界线划定,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四是特定的用地类型与区位,以各部门与专业对山地利用强度的整合与兼容为目标;
 
五是视野,通过对视廊的构建,以人的景观体验感受为主要目标。还有一些因子兼顾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一是山脊,它不仅是重要的自然条件分界区域,也是重要的景观视线焦点,以此进行界线划定体现出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及景观品质的关注;二是定性条件,体现相关部门对山地综合价值的重视。

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
 
总体而言,案例城市在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中大多寻求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但在具体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在山体本体保护界线划定中,大多数城市采用定量 + 定性的划定模式,表明单一的定量及定性的因子不足以涵盖复杂的诉求维度,其中省会及一线城市占比较大,说明城市化的水平和评价因子的复杂程度之间也许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山地内部管控强度界线划定中,直接列举用地类型与区位而划定管控强度的案例最为广泛,或许是由于此类城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对于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山体加以限定的地区,采用直接列举的方式较为适用;在山地周边管控界线划定中,采用环状划定模式的城市较多,此类城市地貌类型多以丘陵为主,说明环状划定模式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而向外拓展一定区域对山体本体加以保护。
 
4  结论
 
本研究针对当代中国山地景观保护规划与立法中的界线划定模式问题,选取 60 个城市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与空间制图法分别从山地本体保护界线的划定模式、山地内部不同管控强度的划定模式及山地周边管控界线的划定模式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1)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东部低海拔地区,但其山地保护的具体决策并不存在明显的地区性聚集规律;
 
2)相关城市主要依据坡度、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山脊等地貌特征划定山地保护界线,同时根据行政区划、管控分区、特定的用地类型与区位、视野及定性条件等经济社会因素对基于地貌特征的山地景观保护范围进行修正。
 
这种地貌特征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相混合的保护界线划定模式表明,山地保护政策制定需要兼顾城市发展、其他保护政策、人类感知体验及未来调整可能性。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可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但未能涵盖那些并未将相关政策公布在互联网上的城市案例,也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这些都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补充,以勾勒整个中国城市山地景观保护规划与立法中的界线划定模式,为国际比较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更多关于中国城市山地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