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日期:2023-10-07 09:42:00     作者:苏晓丽    浏览:0    
核心提示:苏州风景的文本书写是审美主体感知山水、传达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景审美过程框架,同时搜录整理历代苏州西郊山水散文389篇,通过统计、可视化和图文互证,对文章的书写主体
基于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摘要:苏州风景的文本书写是审美主体感知山水、传达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景审美过程框架,同时搜录整理历代苏州西郊山水散文389篇,通过统计、可视化和图文互证,对文章的书写主体、表现客体和蕴涵其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书写主体经历了由本土转向客籍,后又回归本土的时空演变;书写对象呈现由近拓远、由宏至微的特征;书写内容体现出主体对山水全景呈现、物我互动、形质把握、山水品评的审美变迁轨迹。创新性地以文学为切入视角,探索主体意识下的山水审美变迁,在完善苏州山水园林历史理论研究的同时,引发对风景规划实践的思考。
 
风景所指向的生活空间不同于物理学或生物学意义下的物质环境的概念,其中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意涵[1]。传统风景作为古代精英群体审美共识与个体经验的集合、累积,是中国审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风景文本是审美主体认知、感知山水的理论化成果,其中所隐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空间认知和风景意象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风景文本可谓浩如烟海,其中散文作为重要的书写类型,在古代指与骈体文相对应的散体文,与古文的含义基本一致,现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散文就是指文章,是与诗歌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类大文体”[2]。《辞海》(第七版)也指出:“中国六朝以来,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因此古代山水散文具有相当广的范畴,包括赋、序、题跋、杂文、游记、铭等以描述山水景观为主的多种文体类型。相较于以抒情写物为主的山水诗而言,其一般具有特定的书写对象、具体的风景感知和游观经验。本研究通过搜录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苏州西郊山水的散文,并以其为中心,分析风景审美主体、客体以及两者互动过程中历时性的审美经验,勾勒特定时代和环境下的山水审美变迁轨迹,以期加深学科视角下对风景内涵的理解。
 
1风景与风景审美
 
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显现,存在于艺术形式、知识形态和空间形态3个层面[4]。当前对其研究也主要以这3个层面为基础:一是以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集中于对“风景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5]以及风景与权力关系[6]等的探讨;二是将风景作为空间场域,集中于山水风景体系、类型及其营建的研究[7-8];三是以美学为视角,以山水绘画与文学为媒介,对风景审美意识形成、发展历程和各个流派审美思想等多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如宗白华指出中国诗画表现的是一种“俯仰自得”“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和“节奏化了的自然”[9];李泽厚从远古图腾时代到明清文艺思潮,对中国山水审美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概括[10];高建新从时序天象、山水动植物、自然声音、风景建筑等要素和审美实践方面阐述了风景之美[11]等。以“风景”和“山水审美”为主题词与关键词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学科分布分析,可以看出,相关研究还是以哲学与人文学科视角为主,而风景园林学更多是将风景作为客观对象来审视,对风景美学研究鲜有涉及。
 
如对于孕育了吴中画派的苏州山水的研究,更多关注区域风景体系、风景演化历程[12]、空间分布格局[13]及建筑和园林景观营建[14]等,即使是对山水审美媒介之绘画的研究也较多关注绘画形制和所描绘的客观对象,如高居翰等结合绘画和园记对园林的复原和营造解读[15]。
 
西方国家自18世纪开始注重自然审美的研究,并确立优美、崇高、如画的审美范畴。而中国山水审美源远流长,经历了先秦时期神话审美思想奠基[16]、魏晋审美理论定型、唐代审美理论成熟、明清审美理论泛化4个重要阶段,同时这几个阶段也是传统园林形态和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谢灵运“贞观厥美”的审美态度和“周员之美”的山居选择,到王维“观者先看气象”的审美方式和以云、水、月、植物等园林之形营造的诗画境界,再到明清时期“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迁想妙得和园林艺术的成熟,风景审美意识持续引领着风景园林的营造进程,是传统文人园林不断演变的本质和精神内核,也是风景园林阐释其学科价值的重要方面。

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同时与西方在主客二分基础上将美感归结为认识论系统所不同的是,中国风景审美属于主体与客体交感的体验论系统[17],主客双方的互动感应是风景形成的先决条件。“圣人含道暎物”即是对圣人(审美主体)居游于山水间(审美客体)体“道”后,圣人(审美主体)又以道心来感应自然(审美客体)的审美至高境界的反映。边留久在《风景文化》中也指出风景是“存在于主观与客观这两种抽象的理论极点之间的”[18],是客观数据与主观理解方式之间的动态联系[19],而这个动态联系的过程即称为审美过程,其主要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文化共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成果等(图1)。
 
其中文化共识是社会情境塑造和人与风景持续互动的审美经验的累积、固化。审美主体是在融合了前人审美经验和自身山水游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审美意识的文人群体,也是审美成果的创造者。审美主体依据之前的审美经验和身体感知构建审美标准,并依据审美标准将风景“从环境中选择出来”[20],赋予其深刻意义,因此审美主体在主观上促使着地域风景的价值呈现与变迁。审美客体是融合历史记忆与情感,并符合主体价值取向的山水对象,对客体的选择反映着不同时期主体的审美追求和生命意识。
 
审美成果标志着审美过程的完成,同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影响着文化共识的形成和不断塑造,促使审美活动持续发生。山水散文作为审美成果的重要部分,其书写主体即为风景审美主体,书写客体即为风景审美对象,书写表达中的景观感知方式反映着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共识。通过对苏州西郊山水书写主体、书写客体和风景感知的分析,可以阐明不同时期风景审美的特征和演变进程。
 
2研究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本研究中苏州西郊的范围指古城以西,北至浒墅、南至吴江、西以太湖为界的大面积区域(图2),所指的山水散文是以魏晋至清为主要时间段,以苏州西郊山水名胜景观为描述对象、除诗词以外的各类文章。

资料来源主要为王稼句先生的《吴中文存》(上、下)[21]和《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22]中对山水散文的搜录整理,同时以历史方志《姑苏志》[23]、《苏州府志》[24]和山水专志《穹窿山志》[25]、《阳山志》[26]等作为补充,筛选出与苏州西郊山水景观关联度较高的389篇文章作为分析资料。

通过统计、可视化和图文互证等方法,对审美主体的朝代、籍贯、身份,审美客体的风景单元(阳山、虎丘、邓尉山等)、景观类型(建筑物、天象、山景、水景、植物)和风景感知以及其他描述山水的形容词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总结苏州西郊山水文章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经验的演变特征。
 
>更多关于苏州西郊山风景审美变迁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