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感应的科学技术实现前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景观评价的理论领域产生了四大学派和两大阵营[8]。认知学派认为景观所具有的可解性与可探索性越高,景观质量越高。经验学派用景观的历史文化背景判定景观的价值。
专家学派以视觉要素(线、形、色、质)和景观形态的标准,以形式美原则评价景观。心理物理学派把景观-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并识别影响审美的关键景观要素。其中,经验学派与认知学派注重理论研究,心理物理学派和专家学派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两大阵营分别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和基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
同时代的研究方法领域,C.E.Osgood于1957年提出了语义差异法,又称“感知记录法”,用于评定主观感知和环境内容的关联,早期大量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更多地应用于建筑、景观等相关学科。Daniel和Boster提出的美景度评价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给场景照片或PPT照片打分的方式,收集审美态度的定量数据,能够建立主观评价与客观景观要素的数学关系。
专家学派以视觉要素(线、形、色、质)和景观形态的标准,以形式美原则评价景观。心理物理学派把景观-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并识别影响审美的关键景观要素。其中,经验学派与认知学派注重理论研究,心理物理学派和专家学派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两大阵营分别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和基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
同时代的研究方法领域,C.E.Osgood于1957年提出了语义差异法,又称“感知记录法”,用于评定主观感知和环境内容的关联,早期大量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更多地应用于建筑、景观等相关学科。Daniel和Boster提出的美景度评价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给场景照片或PPT照片打分的方式,收集审美态度的定量数据,能够建立主观评价与客观景观要素的数学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感知的景观评价从单一的视觉评价向多感官评价发展。如用热平衡模型,采用生理模型指标进行舒适度评价。声景评价相关研究有2类:一类是设计个案研究;另一类是与其他感官尤其是视觉的耦合关系研究。少量嗅觉相关的香景研究集中在两方面,分别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研究和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植物配置的个案研究。
最近20年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景观感知评价的发展。其中前15年左右,随着生理、心理指标直接测度技术,如可穿戴设备、眼动追踪等的发展,通过皮电、脑电、心电、表情肌电、皮温、呼吸等传感器监测数据直接反映生理心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问卷与量表统计方式的主观不确定性缺陷。
近5年来,随着大数据和各类算法的涌现,一方面,出现了新一轮视觉相关的数据的挖掘利用,如传统照片数据的丰富和VR全景图等新数据的出现;另一方面多模态数据展现出了分析利用潜力。与之相关的情感计算与分析的研究现阶段聚焦在三大方面:
1)情感计算识别技术的研究;
2)情感监测;
3)情感预测与交互。情感计算与分析技术为多模态数据景观感知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景观感知评价领域的多模态数据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