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结构质性分析方法
摘要: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下,风景园林师亟须全面、系统地探索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以及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人们对蓝绿空间特征的感知与识别,进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持续展开“绿色开放空间结构”质性研究,强调通过“绿色结构分析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整体性把握和类型化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质性分析方法,厘清德国绿色结构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从特征和属性角度进一步剖析绿色结构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地方性。
采用分类法和归纳法,从制图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阐释绿色结构分析法的实施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借鉴德国经验,以北京市为例,对位于中心城区和石景山-永定河片区的绿色开放空间结构与类型展开质性分析。最终,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信息可视化3个层面,总结德国绿色结构分析法及其质性研究对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风景园林师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来改造和发展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以应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空间与生态问题,绿色开放空间的“量”与“质”也发生着转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维持城市空间面貌的独特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这一核心问题一直困扰着风景园林师。对此,德国风景园林师指出“绿色开放空间结构”,即“绿色结构”(德语:Grünstruktur),能够实现对城市蓝绿空间的系统性整合,在强化空间整体“文化身份”的同时,不断促进各空间要素的发展与融合。
在近30年的探索中,德国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德语:St?dtischerGrün-undFreiraum)研究经历着从定量分析到质性分析(qualityinsteadofquantity)的范式转移[1]。20世纪末,德国绿色开放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挑战。从定量角度,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用地趋于紧张,基于量化方法预估的人均绿色空间占有量已无法满足现状需求[2-4]。从质性角度,现存绿色开放空间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可达性较低、空间特征趋同、基础设施缺乏系统性维护与提升[5]。
面对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德国学者在“开放空间规划”(德语:Freiraumplanung)中开始逐步探讨由定量转向定性的分析方法,以弥补长久以来对大尺度绿色开放空间质性研究的不足。
2004年,在柏林城市空间发展试点研究中,德国风景园林师在探索区域性绿色开放空间规模、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绿色结构分析法”(德语:SchwarzplanGrün)。这一方法通过对蓝绿空间要素的感知、分类与归纳,能够较为全面地识别和分析绿色开放空间的结构及特征,为中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和绿色结构综合性分析提供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