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研究综述
1.1德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界定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德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不仅是令人愉悦、舒适和富有意义的人性场所[6],而且是能全面衡量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绿色开放空间在德国常被简写为“开放空间”(德语:Freiraum)[7],它包含3个基本内涵:
1)从公共性角度,指非私密空间;
2)从使用者角度,源自拉丁文“locusamoenus”,即工作之外舒适惬意的户外空间;
3)从属性角度,最初指未被开发建设的空间,后来泛指未被限定使用功能或行为的户外空间[8]。
由于蓝绿空间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它们共同呈现的有机形态更有利于形成内外一体的开放空间系统,从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9]。因此,在本研究中,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在区域视角下对蓝绿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理解。同时,结合城市景观的社会学视角,以列斐伏尔的“空间是被赋予意义的社会产物”[10]为理论支撑,本研究将绿色开放空间理解为社会生产的空间,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设计共同塑造的蓝绿空间系统,旨在分析不同类型的“结构性绿色开放空间”(德语:Strukturgrün)。
1.2德国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质性研究发展概述
回溯历史,绿色开放空间曾被视为城市的“对立物”[11],代表城市以外的自然景色、诗意的田园风光,可以让市民从机械化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绿色世界”[12]。人们对城市中自然、阳光、空气的向往,对绿色、清洁、健康社会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引发了德国风景园林师对开放空间的最初探索。主要体现在对绿色开放空间社会、生态层面的综合性分析。
20世纪初,德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师瓦格纳针对城市发展内部的社会阶级矛盾指出:“对开放空间的争夺,就是市民为自身利益尽力争取生活空间中的每一平方米。”[13]他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定义为影响市民健康的必要生存条件;他还根据当时的居民生活状况和需求,划定了相应的绿色空间量化标准,其著作《城市公共卫生绿化》(德语:DasSanit?reGründerSt?dte)至今仍影响着德国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实践。
20世纪70年代,开放空间规划由自然保护组织和风景园林师倡导,主要任务是对城市建成区以外的非城镇化区域(即未开发建设的土地)进行规划[14]。在绿色开放空间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管理下,德国城市逐步完成了开放空间规划与建设中的“绿色增量”任务。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开始思考瓦格纳所倡导的开放空间定量规划是否仍适用于当时的城市发展现状,并探讨绿色空间数量的增加是否意味着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共享更为优质的城市环境。
随着德国风景园林师对开放空间量化标准的质疑,以及城市更新中人们对高质量户外空间需求的不断增加,绿色开放空间质性研究逐步展开。质性研究源自空间规划中社会学方法的应用,是一种审查和解释资料的过程,目的是从中发现意义、获得理解以及发展经验知识,强调通过归纳、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方式探究城市空间不断演化和建构的过程,从不同视角给予“理解与分析”,形成扎根理论的空间发展程序与方法;质性研究根据空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思考,具有“流动”和“动态”的特质,整个分析过程应是放松的、灵活的、有弹性的,由与资料的不断互动中所获得的洞见所驱动[15]。总之,质性研究蕴含着启发性,能够提供一种创造新视角的手段[16]。
受其影响,基于社会学视角,德国风景园林师开始在质性研究中强调城市居民对公共花园、城市公园、各类运动及活动空间、森林、湿地和河流等蓝绿空间的感知、使用与体验,以及人在城市自然中的相互交流与沟通[14,17]。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结构主义(德语:Strukturalismus)概念在德国风景园林学科中的发展,“景观”作为“复写本”(palimpsest)[18],被理解为一种综合体:物质结构①(现象层面)、感知与文化解读(语义层面),以及这两个构成层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景观句法(thesyntaxoflandscape),“句法”意味着对环境中可识别“结构”的保护与再设计,通过设计过程形成整体景观意象[19]。
基于这一景观概念,绿色结构逐渐被视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质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的绿色结构分析法围绕空间要素的识别与绘制、空间类型的归纳与解析,对蓝绿空间进行开放性探索,旨在把握不同文化身份下的城市空间特质,发现绿色结构对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对蓝绿空间特征展开综合性解析。
基于这一景观概念,绿色结构逐渐被视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质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的绿色结构分析法围绕空间要素的识别与绘制、空间类型的归纳与解析,对蓝绿空间进行开放性探索,旨在把握不同文化身份下的城市空间特质,发现绿色结构对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对蓝绿空间特征展开综合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