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反馈的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情感反馈的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

日期:2023-09-22 21:46:15     作者:刘悦来    浏览:0    
核心提示:在实践之后沉淀出的情感使得居民们自发形成共商共治的队伍与平台,通过对于园艺行动的讨论达成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的情感交互,从而衍生出属于社区的在地文化氛围与共治网络,并形成以“三林花社”为代表的社区社会组织,助推居民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吸引更多专业力量支持社区规划事业。
实证研究: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主导下的社区花园建设
 
3.1行动环境:社区花园及其在地自组织类型和参与方式
 
本研究立足于笔者团队已开展的上海市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践,以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为研究对象,探索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培育建设主导下的社区花园发展机制。

东明路街道是以社区花园为抓手开展参与式社区规划实验的一处典型载体,一方面,因其具有充足的政策支持——依托于“缤纷社区行动计划”,围绕“宜居东明,人民社区”理念制定的东明路街道“三年行动计划”;另一方面,该街道具有良好的社区花园营建基础,自2019年起就有居民自发进行社区花园实践的案例,例如凌兆佳苑“幸福园”和新月家园“心怡乐园”被评为同年浦东新区缤纷社区优秀小微项目一等奖、优秀自治项目一等奖[17]。

情感反馈的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

截至2023年,东明路街道已逐步开展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的进一步探索,完成了多处社区花园改造项目,链接超过千人,成为上海市社区花园建设迈向系统化发展的实践尝试,是包含3类社区花园(政府公有、居民共有、居民专属)以及4种公众参与路径(群策群力、多方协商、改造建设及志愿运维)的系统性社区花园改造案例(表1)。
 
通过多类型的花园营建及充分动员居民以多种参与路径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该街道居民们逐渐从社区花园营造发展为对空间更新的参与改造,并在政策及组织制度支持下,逐步参与公众事务的商讨与提案,实现城市微更新和基层治理的联结。

行动结构:“意识认知—实践转换—情感反馈”的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
 
3.2.1参与前期:认知培育是引导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萌芽的主观基础
 
社区花园的概念、参与方法及目标等基础认知的培育是引导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萌芽的首要环节,而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人员、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人员等进行针对性、多层级的认知培育及专业赋能则是保证花园项目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提供多层次能力建设的东明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制度实践探索为例,目前已在38个居民区实现参与式社区规划师全覆盖,通过理论培训、案例参访、项目资源整合及工作坊演练等形式,为街道下一步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且系统的队伍支撑。

具体而言,政府层面的街道干部班子由街道储备干部队伍及青年社区花园小组两部分组成;技术支持层面由专业人士与关心社区发展的先锋居民共同组成社区规划先锋队;基层落实层面由社区达人组成社区规划小队,负责完成在地人员组织、宣传策划及园艺养护等工作;最终在“政府-社会-在地”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动公众参与社区花园实践,提升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度与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居民公众参与及基层治理认知培育环节。

自2020年社区规划师培育计划开启至今,已在“1+1+N”培训模式下开展了多期不同层级专业规划师培训,旨在通过青年专业型社区规划师、居民为主体的人民社区规划师和儿童为主体的小小社区规划师联合多元社会力量的模式,提升在地社区规划发展能力建设,以理性提案及落地实施可行性探讨社区共建、共创美好家园,实现人民城市的可持续路径。
 
3.2.2参与中期:实践转换是促进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客观基础

情感反馈的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
 
居民在前期培育形成的群体意识不可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意识的巩固与居民互动参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故须将认知共识通过行为实践完成进一步的沉淀才能由主观认知转化成为客观行为[18]。在此背景下,东明路街道以社区花园作为小微空间更新的先行示范样本,在“三年行动计划”中给出了详细的实践项目指导安排,计划在2021—2023年分3批完成35个社区花园营建,由可参与式的绿色公共空间改造入手,联合街区、公共设施开展系统性更新行动,逐步实现东明路街道社区花园网络化空间布局(图2)。
 
第一批“Mini”花园(10个)试点于2020年开启,由社区规划小队招募共创居民,社区规划师先锋队提供专业指导,带领社区居民们通过现场勘测、设计表达反馈、共议方案、环保科普及种植课程、花园共建共创等多个环节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为参与的居民赋能,将居民前期对于花园的认知意识转化为花园营建的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其协同共创和共同议事的自主性。

第二批及第三批行动计划于2021年启动,一方面按计划完成10余个“Mini花园”营建,另一方面街道联合同济大学专业团队在政-校-社合作下,举办了两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依托于“1+1+N”的社区规划参与模式完成30余个微型社区花园营建。其中凌兆十二社区花园建成后,居民们以花园养护运维为核心,自发组成“彩之韵”社区自治护绿队,成为进一步发展更多园艺活动的核心团队,培育并带动了更多社区居民参与。

目前“彩之韵”护绿队已拥有上百名志愿者,在实践之后沉淀出的情感使得居民们自发形成共商共治的队伍与平台,通过对于园艺行动的讨论达成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的情感交互,从而衍生出属于社区的在地文化氛围与共治网络,并形成以“三林花社”为代表的社区社会组织,助推居民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吸引更多专业力量支持社区规划事业。
 
三期社区花园参与行动计划的逐步展开,在带领全体居民参与社区花园营造实践以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的同时,整合政府、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深度挖掘社区在地精神文化,通过居民可全过程参与的园艺活动,并在街道层面正式成立社会组织——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聚明心”社区规划与营造支持中心、街区发展中心,保证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联结起周边多样的社会资源,实现了街区协同共生[19]。截至2023年,东明路街道已完成社区花园30余个,形成40余个社区规划小组,培育出159名居民社区规划师及640余名小小社区规划师,链接起400多个专业力量。
 
>更多关于城市微更新中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