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日期:2023-09-20 10:11:13     作者:张赫    浏览:0    
核心提示:人群的动态分布是天津公园内部活力及外部需求规模的关键表征,如何基于物联感知下的人群分布数据,识别并提升公园活力(即使用效率)的问题亟待解决。
人群动态分布感知下的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人群的动态分布是公园内部活力及外部需求规模的关键表征,如何基于物联感知下的人群分布数据,识别并提升公园活力(即使用效率)的问题亟待解决。
 
【方法】以天津市为例,识别差异化情景下公园绿地的活力强度、波动性特征及模式,进行服务半径内动态的需求规模与公园活力的回归分析。
 
【结果】活力模式分类下,各级公园主要由“高强度-低波动”的锚点类、“低强度-高波动”的游离类构成,且社区公园整体使用效率高于综合公园;另外,需求导向的人群规模及波动因素对社区公园活力的影响较大,而供给导向的外部功能及内部构成等则是提升综合公园活力的关键。
 
【结论】人群分布的实时监测为即时识别公园活力提供基础,并有助于提升公园的使用效率。
 
公园绿地在保障居民健康及休闲娱乐方面提供了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1]。与此同时,物联网可以识别、管理人流与空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实现人群分布与绿地服务之间双向影响的动态监测。因此,实时感知公园的内部人群特征及服务半径内的需求规模影响,对提升公园使用效率乃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城市内部结构复杂化及活动高频化的加剧,人群分布分析对不同尺度城市空间的更新越来越重要[2]。在宏观尺度,流动空间的研究证实了人群分布的时空差异性[3-4],并被应用于城市功能区划分及交通规划等方面;在中观尺度,已有研究证明动态人口密度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5],与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规模不具备显著相关性。聚焦于公园绿地这类设施,研究主要针对公园内部的人群时空分布[6-7],并得出节假日及不同季节的差异是人群访问变化的重要因素。
 
然而,人群行为变化除受上述客观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外,由于主观因素(如疫情管控[8]等)导致限制人群出行的影响也值得探讨。且该部分涉及公园绿地这一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9]。同时,已有研究证明依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10]的服务人口规模判断绿地布局合理程度,会忽视部分绿地服务压力过大或资源未充分利用的问题[11]。因此,研究公园服务半径内的人群规模变化与其活力程度的关联,对提升公园活力也有较大意义。
 
人群及其活动的聚集[12]表现为城市空间活力,其聚集程度则体现了设施使用效率的差异。当前,不同尺度及类型空间的活力强度分析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公园绿地活力评估的对象、数据来源[6]及表征要素均较为丰富。其中,研究对象从综合公园[13]至专类公园(如郊野公园[14]、滨水空间[12]等)均有涉及;表征要素分为空间聚集性、时间持续性、类型多样性及反馈积极性[15]等。在近期的研究中,空间活力的表征开始从静态单一的强度,向动态复合的强度、稳度转变,其内涵也延伸至持续聚集人群及活动的吸引力[16]。
 
其中,活力波动性[17]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动态变化程度,目前研究主要利用一段时间内活力强度的标准差[17]或人口稳定性指数[18]来表征;部分研究也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连续强度曲线反映城市的动态活力[16,18]。然而,既有对公园活力波动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强度的时序表达层面,较少分析其与强度的关系,也无法识别强度相似但波动变化不同的公园单元,进而无法采取差异化的规划更新措施。
 
基于既有研究分析,为从动态视角反映人群分布对公园活力特征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物联网感知下的人群分布数据,一方面分析活力强度与波动性的关系,利用这2个指标进行公园活力模式的划分,从而识别不同情景下各模式公园的活力时序特征;另一方面研究公园服务范围内动态人群规模对其活力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适应于居民行为需求的公园活力提升策略。
 
>更多关于天津市公园活力特征及影响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