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续更新背景下,后工业景观中“遗存-自然”“新置-原置”的合理布局是延续场地文脉和完善游憩功能的重要基础路径。在景观感知研究中,空间结构特征的定量线索将空间测度和情感感知联系起来[16]。
场景图像中与结构相关的边缘密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图像中相对无组织和混乱的部分,研究图片场景中由更多的非直边导致的复杂模式与场景的视觉偏好呈现一定相关性[30,39-40]。本研究中DER值和景观的连贯性和易读性都没有呈现显著相关性,高ED值的图像可能具有更丰富的景观层次,与景观的连贯性呈正相关。
场景图像中与结构相关的边缘密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图像中相对无组织和混乱的部分,研究图片场景中由更多的非直边导致的复杂模式与场景的视觉偏好呈现一定相关性[30,39-40]。本研究中DER值和景观的连贯性和易读性都没有呈现显著相关性,高ED值的图像可能具有更丰富的景观层次,与景观的连贯性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场景中高面积占比的灌草等植物不利于公众对易读性的判断。在植物主导型场景中,自然要素尤其是乔木面积的增多会显著影响公众对“场景方向性”的判断:乔木等高大植物对工业遗存的遮挡,不利于公众对后工业景观历史对象的识别,而以灌草为主的植物无法增强场景的方向性;与此同时,高面积占比的灌草会降低场地的可进入性,对方向性判断有反作用,当后工业景观中乔木或花灌木面积达到一定比例后,会对被试者产生更大的视觉吸引力,这与其他绿地类型如城市公园的研究结果一致[36]。
遗存主导型场景中,乔木和灌草两类植物要素对场景的遮挡程度不同,其构成方式会显著影响场景易读性:适当提高植物中灌草面积的占比,使植物不易遮挡标志物,能更好地提升“场景标志性”。被试者对植物的注视时长有助于判断场景的方向性和景观的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被试者对自然场景的平均注视时间比人工场景更长,是因为“感知流畅性”④使视觉系统能更连续地处理自然场景,降低了认知难度[41],更易引发人的长时间注视[42]。尽管植物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易读性,但超过一定的阈值又会对易读性有负面影响,这与以往公园景观安全感知研究中提出自然度与易读性负相关的结论一致[43]。
遗存主导型场景中,乔木和灌草两类植物要素对场景的遮挡程度不同,其构成方式会显著影响场景易读性:适当提高植物中灌草面积的占比,使植物不易遮挡标志物,能更好地提升“场景标志性”。被试者对植物的注视时长有助于判断场景的方向性和景观的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被试者对自然场景的平均注视时间比人工场景更长,是因为“感知流畅性”④使视觉系统能更连续地处理自然场景,降低了认知难度[41],更易引发人的长时间注视[42]。尽管植物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易读性,但超过一定的阈值又会对易读性有负面影响,这与以往公园景观安全感知研究中提出自然度与易读性负相关的结论一致[43]。
本研究中工业遗存物要素对被试的视觉吸引力更大,这与后工业景观的特殊性相关,也支持了遗产或遗址具有高水平恢复性这一观点[44]。本研究进一步区分了工业遗存作为标志物与功能载体的区别,两者对连贯性和易读性的景观感知具有不同影响,尤其是在遗存主导型场景中,工业标志物会增强易读性,特别体现在场景方向感知方面;而作为功能载体的工业遗存则会降低场景易读性,减弱人景观层次的感知,并会在整体上降低场景连贯性,这与既往研究中空间标志物对空间可识别性具有影响的结论相似[45]。
在活动空间主导型场景中,工业遗存物受到的遮挡较少,场景的易读性更高;而植物主导型场景中,降低人工要素被植物遮挡的比例能增强对“场景方向性”的感知,可以增加场景的可进入性;在遗存主导型场景中,灌草等植物占比的提高,增强了场景的易读性和可识别性。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工业遗存与自然要素共同影响公众偏好,即植物对遗存的掩饰和遮罩作用降低了遗存本身的易读性,而适当体量的植物可以烘托遗存结构特征,增加场景的易读性[46-47]。
同时,平均注视时间与场景理解难度相关[2],连贯性与注视持续时间正相关[48];而处理自然环境景象相比建筑环境的图像认知负荷更低[48],且自然景观中的建筑物会增加视觉冲击力[49]。同样的,本研究中工业标志物更容易被快速识别,提升了场景的标志性与易读性;尤其是遗存主导型场景中,人工要素相比自然要素具有更短的首次注视时间,更容易被快速关注。因此,在保证工业遗存适当程度的标识性前提下,可以利用植物的调节完善设计布局,增加场景被感知的连贯性。
在活动空间主导型场景中,工业遗存物受到的遮挡较少,场景的易读性更高;而植物主导型场景中,降低人工要素被植物遮挡的比例能增强对“场景方向性”的感知,可以增加场景的可进入性;在遗存主导型场景中,灌草等植物占比的提高,增强了场景的易读性和可识别性。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工业遗存与自然要素共同影响公众偏好,即植物对遗存的掩饰和遮罩作用降低了遗存本身的易读性,而适当体量的植物可以烘托遗存结构特征,增加场景的易读性[46-47]。
同时,平均注视时间与场景理解难度相关[2],连贯性与注视持续时间正相关[48];而处理自然环境景象相比建筑环境的图像认知负荷更低[48],且自然景观中的建筑物会增加视觉冲击力[49]。同样的,本研究中工业标志物更容易被快速识别,提升了场景的标志性与易读性;尤其是遗存主导型场景中,人工要素相比自然要素具有更短的首次注视时间,更容易被快速关注。因此,在保证工业遗存适当程度的标识性前提下,可以利用植物的调节完善设计布局,增加场景被感知的连贯性。
场景中的铺装通常主要存在于路径和广场中,路径对易读性中的场景方向判断具有关键作用[50],并显著影响易读性。高面积占比铺装形成的路径对场景方向的辨别与可进入性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竖向标志物存在于路径内部更容易增加被关注的即时性和可见性[51-52],从而增加场景易读性。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通过强调地标、节点、路径等景观元素的功能,可以提升由更多视觉关注带来的空间可进入性和方向感,增强公众对场景的理解程度。同时,适当增加铺装比例,提升工业遗存与植物的在空间中的和谐程度,可以更好地构建空间层次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其他设计语境中,水体通常可以增强景观的秩序感[53]和场景的连贯性[54],而本研究中水体对视觉感知的影响在不同场景类型中有所差异。在遗存主导型场景中,水体与连贯性及易读性均呈负相关,从注视数据来说,水体显著影响人对景观层次的感知,推测是因为水质状态难以识别,降低了整体场景的协调性。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水质良好的水体可以作为增加景观层次的要素,增加与整体环境的和谐性。同时,自然元素占比的增加,可以与水体共同作用于视觉感知结果。
5结论
后工业景观是设计介入工业遗存保护与再利用所形成的结合体,其空间布局协调性与历史价值的明晰呈现应是设计中关注的重点。为探索如何实现工业用地的可持续更新,本研究针对公众对后工业景观的连贯性和易读性感知进行研究,通过眼动实验与问卷调查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探析不同景观要素的组合以及视觉关注对连贯性和易读性的影响,进一步交叉验证后工业景观中新旧要素构成与布局对公众感知的影响机制,辅助建立了后工业改造是否可持续的有效评判依据。
本研究从增强后工业景观连贯性和易读性的角度,讨论如何优化工业遗存、自然要素和新增设计要素的空间布局;通过分析如何提升后工业景观的环境协调性,从而将历史文脉保护与游憩功能激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丰富后工业景观可持续更新发展的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