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的4个精准设计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的4个精准设计

日期:2023-08-20 12:34:34     作者:魏萍    浏览:0    
核心提示:基于以上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车村公共空间量化分析结果,从整体布局优化、局部派系完善、单点功能提升三个方面提出车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策略,以满足村民社会行为原根性诉求,从而达到改善车村社会关系,提升空间活力的目标。
优化策略的精准设计
 
基于以上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车村公共空间量化分析结果,从整体布局优化、局部派系完善、单点功能提升三个方面提出车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策略,以满足村民社会行为原根性诉求,从而达到改善车村社会关系,提升空间活力的目标。
 
4.1增加连通性:优化公共空间整体布局
 
基于聚落层级量化分析,从“加点”和“拓路”两个方面优化公共空间整体布局,从而增加网络的整体连通性。
 
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的4个精准设计
 
具体精准优化策略为:一是“加点”,使网络模型中公共空间节点的分布更加均衡,可在点4与点5之间以及点26与点31之间,利用空地和闲置灰空间作为新增公共空间节点的备选,同时提高这些新增节点的可识别性和吸引力;二是“拓路”,使网络模型中公共空间节点联系更加紧密,可适当拓宽点31与点23之间的过窄巷道,对占据巷道杂物以及周边破损围墙进行整治,强化该路径的连通性和开放性。通过“加点”和“拓路”,让“空间域”真正形成车村公共空间双层嵌套“微循环”体系,从而更加促进“社会域”村民行为发生,如图8所示。
 
 
4.2增强凝聚性:完善公共空间局部派系
 
基于片区层级量化分析,从“提升现有”和“补齐缺失”两个方面完善公共空间局部派系,从而增加网络的局部凝聚性。

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的4个精准设计
 
具体精准优化策略为:一是“提升现有”,依据“空间域”派系中点空间距离较近且容易对应形成“社会域”派系的分析结论,可重点提升点28(东车原村委会);二是“补齐缺失”,依据车村东北区域没有“空间域”派系的现状,可在点19(庙宇)和点29(东车北入口)之间新增满足村民日常的文化空间节点(村民参与的文化空间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互惠与信任关系,有利于改善社会交往、积累社会资本),形成“空间域”派系的同时促使其成为“社会域”派系,如图9所示。



对于点28的景观提升和新增的文化空间节点景观设计,可按照两域之间派系耦合的公共空间具有“可坐、可赏、可活动、开放”原则来实施,这样形成的“社会域”派系既解决局部凝聚性,又解决整体均衡性,“社会域”派系总体上形成分布均衡的“闭合-开放”网络结构[24],闭合性(强关系)对应派系内部凝聚性,可增进邻里认同,开放性(弱关系)对应派系之间联系性,可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3巩固重要性:提升公共空间单点品质

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基于单点层级量化分析,从“复合功能”和“传承文化”两个方面提升“社会域”点度中心度高的节点和“切点”的品质,从而巩固这些公共空间单点的重要性,如图10所示。
 
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具体精准优化策略为:对于点18(小商店②)和点22(小商店③)两个商业节点,保留其经营业态,可通过增加具有车村地域特色(如战车、铁艺、竹编等白鹿原乡村文化符号)的休息座椅、节点小品、夜间照明等提升品质,增进村民交往舒适度,从而更好发挥商业节点对村民社会交往的中介整合作用,如图11所示;对于切点7(绍水熙宁)和20(运动节点③),点20整体品质较好,整体保持,而点7是遗存老宅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可通过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采用本土素材和现代手法进行加固改造,并进行新功能空间(如:可供观赏的文化墙、可停留休息的座椅等)的无感植入,既体现地域性又体现生长性,使其更好的保持吸引力、识别性和开放性。
 
5结论与讨论
 
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发展迅速,其布局形态与村民日常行为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格外显著。本研究尝试将SNA方法引入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中,提出了“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以西安白鹿原地区车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更为合理的“点”和“线”的定义方法,构建了“空间域”和“社会域”双层网络模型。

从“聚落的连通性-片区的凝聚性-单点的重要性”三个层级出发,选取合适的网络特征参数,通过“空间域”与“社会域”网络模型特征参数的综合比对,透视公共空间现状具体问题。并从增加整体连通性、增强局部凝聚性、巩固单点重要性三个方面给出公共空间精准优化策略。基于SNA的“两模型三层级”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社会-空间”之间的互动匹配关系,优化要素更为系统全面,该方法指导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优化实践更具可行性、精准性和系统性,能够很好的解决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日常行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具有推广意义。
 
本研究下一步可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拓展:一、基于SNA的网络模型构建方面。本研究“社会域”网络模型的村民行为数据是基于当前建成公共空间布局形态发生的,故该村民行为数据并不等同于村民真正的行为需求,而村民真正的行为需求应该来源于乡村长久以来形成的村民之间的血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15],可以此为基础构建“社会域”网络模型,使得构建的“社会域”网络模型更为合理。二、基于SNA的网络模型分析方面。

本研究仅从“三个层级”来对“社会-空间”之间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并没有全面综合分析不同群体村民[25](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13](如:生活、生产、娱乐、政治、信仰等类型)的行为需求和匹配情况,可针对不同村民群体、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行为匹配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基于SNA的网络模型分析更为全面,进而使得依此设计的优化策略更为精准。三、基于SNA分析结果的策略设计方面。

本文的整体分析思路(建模分析→精准优化)具有通用性,但本文以车村为例形成的优化策略(如:宏观层级需要增加连通性,具体策略为“加点”和“拓路”)具有特殊性,在对其他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时,基于SNA的宏观层面分析结果可能不需要增加联通度,反而可能是通过减少闲置路径给公共空间做“减法”,以减少过境滋扰,从而提升某些特定节点的隐蔽性,以匹配“社会域”的特殊需求(如村民康养、养老等)。
 
>更多关于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