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香景营造手法——位置经营
相比详细记叙植物的花木专著,园记文献中有关植物的描写更为简略,但园记文献中有关香景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则更为详尽,因此选取园记文献中对香景植物的相关描写试作营造手法层面的分析。
“位置”指的是某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1],宋代香景营造中的要素主要有香景植物、坡地山石、建筑及构件、路径等,通过要素之间丰富的组合形式,宋人在园林中营造了植物馨香俱得于俯仰之间的胜境。
2.1与坡地山石结合
常植在坡上的芳草香木主要有兰、蕙、桂、梅、菊等数种。从园记记载看,其中最为宋人所偏好的为兰坡,如朱熹《云谷记》“草堂前隙地数丈,右臂绕前,起为小山,植以椿桂兰蕙,悄蒨岑蔚”[20]v252:56,何恪《西园记》“右香草被其砌,曰兰坡”[20]v242:44等记载。宋代文人郭印在《云溪集》中写道“地势突起,植蕙滋兰,则曰兰坡”[22],可见兰坡在宋代乃常见做法。另外也有将香景植物植于山石间的做法,这一布置见诸对艮岳的相关记载中,张淏《艮岳记》记载“又得赪石,任其自然,增而成山,以椒兰杂植于其下,曰椒崖”[20]v308:233,此处椒兰同植,也应是沿袭先秦香草遗风。
2.2与构筑物及建筑结合
宋人园记中所记载香景植物与建筑及构件的形式则更为多样,棚架常与藤本类香景植物结合,如酴醾。园记《桂氏东园记》中有一段记述,“交木骈架,缭以藤柯,金沙玉醾,蔷薇丽奢,丛错盘纡。游其下者仰不见天,石家锦步障也”[20]v285:12,人游于其中,可不见天日,称之为“石家锦步障”,石家指西晋富豪石崇,为攀比争富,在金谷园中以丝布作锦布障,后世园林常以竹木等材料做攀缘支架,配以藤本植物的形式对其效仿。
另外亦有檐下植兰与梅的,檐指屋顶的边缘部分,檐下开窗,栽植植物,宋画中即有体现,如《秋堂客话图》(图3),栽植香景植物,香气即可弥漫至室内。倚靠窗檐,若栽梅一类,则可有“撷孤芳而蔚酒,览清芬而危坐”[20]v162:276的闻香体验,若植兰,《松垣东西宇南北阜兰薰堂记》中记载前檐栽兰四十斛,时堂前匾额名曰“兰熏”[20]v300:423,香景、堂名相得益彰。
另外亦有檐下植兰与梅的,檐指屋顶的边缘部分,檐下开窗,栽植植物,宋画中即有体现,如《秋堂客话图》(图3),栽植香景植物,香气即可弥漫至室内。倚靠窗檐,若栽梅一类,则可有“撷孤芳而蔚酒,览清芬而危坐”[20]v162:276的闻香体验,若植兰,《松垣东西宇南北阜兰薰堂记》中记载前檐栽兰四十斛,时堂前匾额名曰“兰熏”[20]v300:423,香景、堂名相得益彰。
与建筑组景的配植形式也比比皆是,其中最为普遍的是与亭子的组合,而在诸多香景植物中,宋人最为喜好的是梅亭与桂亭的组合。园记文献中数篇都有关于梅与亭共置的描述,如《无碍居士道隐园记》“岩观之前,大梅十数本,中为亭曰驾浮,可以旷望,将凌空而蹑虚也”[20]v158:44。梅花可谓是宋代文人心中最宜广泛栽植的香景植物,无论是皇家园林如艮岳,抑或是文人园林观莳园,梅花都在其中大量栽植。
桂花与亭子的组合在园记记载中虽不及梅花之多,但也偶见“亭桂”之类词句。其余则有与斋、台等结合的,《梅苑序》作者黄大舆所居斋前便植梅一株,不多时便已粲然。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桂氏东园记》中描写“土而台,棻翠芬芳,低昂倚伏,各有妍态”[20]v285:12,台配置植物可观尽其“妍态”,又因台所处风高,闻香亦有便宜,如《善圃记》中记载在丛桂旁修筑“垂芳台”。
桂花与亭子的组合在园记记载中虽不及梅花之多,但也偶见“亭桂”之类词句。其余则有与斋、台等结合的,《梅苑序》作者黄大舆所居斋前便植梅一株,不多时便已粲然。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桂氏东园记》中描写“土而台,棻翠芬芳,低昂倚伏,各有妍态”[20]v285:12,台配置植物可观尽其“妍态”,又因台所处风高,闻香亦有便宜,如《善圃记》中记载在丛桂旁修筑“垂芳台”。
2.3与路径结合
路径是园林中的线性空间,在路径旁栽植香景植物可获得香气绵延不绝,随径散发的游园体验。整理宋代园记中缘径栽植的香景植物描述可得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夹径植兰、菊是宋人较为流行的做法。“径”的本义是小路、步道,而当“径”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之后,其已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小路而具有了审美性。表4中《秀楚堂记》《闲乐堂记》皆将兰径对荷池,或与前人赋诗不无关系。南朝诗人谢灵运《南亭诗》中有“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南朝诗人江淹亦有诗句“紫荷渐曲池,皋兰覆径路”,而兰径也早已在前代诗作中大量出现。根据朱易安[23]等的考证统计,六朝诗歌中出现“兰径”3次,唐代诗歌中出现“兰径”16次,而再往前追溯,先秦《楚辞·招魂》中有“皋兰被径兮路斯渐”之句[24],可见宋人兰径的做法是深受前人影响的。
菊径也出现在《秀楚堂记》《秀野亭记》《王氏园亭记》中,《秀野亭记》中进一步解释了缘径栽菊的缘由,“已而幽兰在畹,佳菊在径,则楚泽陶园之所有,此皆有之”[20]v349:149,菊径是为了仿照陶渊明之园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便有菊径相关描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由于陶渊明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菊径自然也为宋人所推崇,篱旁栽菊成为宋人园林的一种定式。
菊径也出现在《秀楚堂记》《秀野亭记》《王氏园亭记》中,《秀野亭记》中进一步解释了缘径栽菊的缘由,“已而幽兰在畹,佳菊在径,则楚泽陶园之所有,此皆有之”[20]v349:149,菊径是为了仿照陶渊明之园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便有菊径相关描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由于陶渊明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菊径自然也为宋人所推崇,篱旁栽菊成为宋人园林的一种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