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自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肩负新的使命与责任,在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革新的背景下[9],风景园林教育改革获得了行业内人士更高的关注度。纵观现有研究,有关高校风景园林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宏观层面,虽然研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大都是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整体层面上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较少。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跃升为一级学科,部分教材出版界人士基于风景园林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对专业教材的设计进行了探讨[10],分析了学科升级、数字出版发展背景下教材的建设要求[11],提出了专业教材内容需要适当筛选与精简,教材论述方式需要与时俱进的观点[12]。
2016年,兰彩霞对100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本科教材进行梳理,筛选出5部常用教材进行综合评价,从教材的针对性、权威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形态教材理念的发展,相关研究认为,传统的风景园林教材普遍重视机械式理论组合[14],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材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15]。
除此以外,思政元素[16]、信息技术[17]等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总结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风景园林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角度较为多元,针对教材建设所提出的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有以下不足。
1)研究内容相对片面:现有的研究大都关注教材建设过程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单纯从诸如:教材时代性、教材特色、教材实践性等某一层面进行研究,没有从整体层面对教材建设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2)建设策略不够具体:当前对风景园林专业教材优化策略的探索在宏观尺度上居多,没有落实到教材内容更新、教材形式转变的具体实施途径,针对特定教材具体优化对策的研究不足。
3)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现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对教材建设进行优化分析,而缺乏对教材的使用后评价的针对性研究,忽视了使用教材的学生、教师及社会用户等不同人群的反馈意见,没有形成有效的教材使用后评价机制。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新版《园林规划设计》教材建设为例,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材使用后评价机制,结合反馈意见从整体层面考虑教材建设的多方面内容,提出教材更新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以期为构建符合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新形态教材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