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通态性的依据范畴及认知突破
2.1 “通态性”的依据范畴
人类因历史与风土形成了区别于生物、物质的独特存在方式(图1)。生物学家乌克威尔(Uexküll,1864—1944)认为风土绝非固有,而是生命体以适宜自身的方式去感受的;存在论则认为风土与主体相互影响,彼此决定[3]前言(具体可见不同范畴围绕风景问题的风土诠释[3]前言;90[5])。而边留久认为,真正的风景实际上是“通态性”机制下主客体的复杂转化。
2.2 “通态性”是对二元论下主客体分离的风景身份的统一
受西方二元论旷日持久的影响,风景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主客体的长期孤立。“风景”仅以主体视觉所见的客体意义而存在,制约了人们对风景真实内涵的理解。而边留久所定义的“通态性”并非是要全盘否定二元论辐射下的现代性,而是旨在超越绝对化的主客体关系[3]前言,探索循环机制下可流动的全新生命逻辑(图2)。
实现风景“通态性”现实的公式为:r=S/P,即现实(r)等于将环境(S)作为风景(P)来理解,这种理解从属于感觉、行动、思想、语言[3]前言(图2),而其“现实”的实现则是环境在相策相济的变量因素影响下,通态化发酵成风景的过程。
实现风景“通态性”现实的公式为:r=S/P,即现实(r)等于将环境(S)作为风景(P)来理解,这种理解从属于感觉、行动、思想、语言[3]前言(图2),而其“现实”的实现则是环境在相策相济的变量因素影响下,通态化发酵成风景的过程。
风景滋养着地域性文化的生长,而文化的积淀又催化了族群差异性风貌及风景理解的呈现。在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时空转化中,风景总是随着生活方式、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等文化变量因素,对人们置身的环境及心理场所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景象(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