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研究基于12个环境因子数据及3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点位,利用Maxent模型对深圳湾2000与2020年的鸟类热点生境进行判别,分析鸟类生境的变化及其与景观格局演变的关系。首次揭示了深圳湾鸣禽、涉禽、游禽、攀禽和猛禽等不同类群鸟类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及时序变化特征,明确了不同鸟类的影响因素与分布机制。
1)各类环境因子对不同类群的鸟类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对深圳湾除鸣禽外的鸟类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水源距离、高程和降水量,距离水源越近,鸟类的生境适宜性越高;鸣禽对人口密度与坡度较为敏感;涉禽与游禽的生境则分别受到相对湿度和土地覆被类型的限制;水源距离与高程对攀禽的影响最大;而猛禽则受年降水量的限制较大;游禽主要受到土地覆被类型的影响。
2)目前深圳湾的鸟类热点生境占总研究区的3%(22km2),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红树林与基塘湿地中,呈现从自然保护区向城市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游禽的热点生境范围最小,鸣禽的热点生境范围最大。游禽热点生境集中分布于基塘区域,从2000年的深圳、香港浅水区域逐步南移回缩到了香港米埔湿地,面积减少了2.5km2;涉禽则分布在自然湿地组团中,围绕滩涂地、红树林密集区域分布,但热点生境的面积在20年间不断减少;而鸣禽、猛禽、攀禽的分布区则多数蔓延到了香港区域的山林地中,少数分布于深圳南山区的西丽水库周边地块,猛禽的热点生境减少了16km2,但鸣禽的热点生境因西丽水库周边林地的生态修复工作而得到明显增加。保护空缺地块主要分布于香港米浦国际重要湿地外围的基塘与锦田河的东南向流域中,可据此确定不同类群鸟类的重点保护范围,针对性指导鸟类的生境优化规划与设计。
3)20年间深圳湾鸟类的热点生境减少了7%,热点生境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湾沿海滩涂、香港山贝河与屯门河流域中,且猛禽与游禽的生境退化最为严重。从不同类群鸟类退化生境的分布格局来看,猛禽与鸣禽的生境退化区位于深圳河流域,攀禽与涉禽集中在沿海滩涂与入海口区域,而游禽则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基塘周边及深圳人才公园内湖。
4)景观斑块的数量、密度、形状、斑块用地类型与鸟类生境变化密切相关,生境质量随着上述景观指数的增加而降低,而斑块的周长和面积比值与鸟类生境变化关联性不大。20年间深圳湾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景观连通性进一步降低,剧烈的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改造是导致鸟类生境退化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深圳湾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境修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感谢华南农业大学潘新园博士对本文提供的鸟类专业指导,以及陈燕明副教授对课题的指导;感谢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石俊慧研究员及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包恺琪王任、唐瑾华助理提供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