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5个启示

   2023-08-08 李可心0
核心提示:新西兰在国家层面将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置于关键地位,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治理结构,在气候变化应对中采用了弹性的适应性管理框架。目前,在我国已有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虽强调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但其地位尚未明确。《国家公园法(草案)》(征求意
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启示
 
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下,“适应”是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响应,更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为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的主动作为。基于上述研究,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气候变化适应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3.1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新西兰在国家层面将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置于关键地位,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治理结构,在气候变化应对中采用了弹性的适应性管理框架。目前,在我国已有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虽强调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但其地位尚未明确。《国家公园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及《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尚未纳入气候变化相关内容[42]。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中也较少涉及气候变化[43]。因此,应首先重视顶层设计与管
 
做好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首先,需明确自然保护地及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全局地位。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应对融入国家层面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政策与规划中,并以自然保护地为统领,突出对“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其次,应考虑将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内容纳入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中,作为保护、管理、建设及相关活动的依据,形成有力的行动支撑体系。
 
将适应性管理框架融入现有管理体系。建议自然保护地主管部门研究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战略计划制定、行动实施、监测报告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框架。

其一,可借鉴新西兰“灾害暴露度评估-脆弱性和风险评估-重点详细分析”的经验,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逐层深入、多尺度聚焦,识别并解决关键问题。

其二,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可凝聚多方力量,考虑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制定、审查与修订机制。

其三,将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应对融入现有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及分区管理体制,针对保护利用活动实行差别化管控,针对关键领域和地域着重采取适应行动,提高气候韧性。其四,将气候变化应对纳入现有规划管理审查评估体系,并将审查评估指标与气候变化基础信息一同列入现有自然保护地监测体系,以此评估风险的严重性与紧迫性、评价响应行动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持续调整行动。
 
组建气候变化工作小组,加强部门协作。可考虑以跨职能、多专业的形式在各层级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内组建气候变化应对专项工作小组,明晰权责。国家层面负责统筹协调全国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各自然保护地层面及地方层面负责积极落实。设立培训、激励与考核机制,提升管理人员预测变化、评估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由于气候问题是复杂的巨系统,具有相互关联的性质,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源、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物资源保护、社区搬迁等方面注重方向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关联性,以抵御多重风险。
 
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
 
3.2构建动态规划体系和方法,提高响应能力
 
新西兰保护部以“行动计划”为规划指引,不仅建立了贯穿协调的规划体系,更在规划方法中保持了高度灵活性与前瞻性。气候变化速度相较于历史变化较快,虽然可进行适当程度的科学预测,但结果仍较为宽泛。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适应规划体系、完善规划方法,保障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响应能力,对于落实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及促进适应目标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适应规划并将其纳入现有规划体系。建议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工作,考虑制定国土尺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气候变化适应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关键领域和地域、行动路线及近期计划。随后启动各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应对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与此同时,将气候风险分类分级、气候变化应对目标与行动纳入自然保护地现有规划体系中。融入各层级的规划,即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各保护地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中。融入规划的各环节,即编制审批、技术标准、实施监督中。
 
定期开展应对的审查评估,动态修正规划。在现有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审查评估的基础上,定期评价“自然保护地体系气候变化适应规划”的实施进展、行动成效、外部相关环境及气候变化相关信息,以此反馈,进行自然保护地各级各类规划的修订及管理措施的调整,保证规划管理的实时有效。
 
重要领域和地域借鉴“动态适应性路径规划”方法。在具体问题中,气候变化速度与其影响的相互作用具有极高不确定性。“动态适应性路径规划”不是锁定单一可能性,而是引入预测预防、长短期结合的规划理念,制定多类可随外界条件变化的短期行动。建议我国自然保护地地方管理机构考虑在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游憩体验与访客管理、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此方法适当引入。以试点的形式促进规划方法的更新探索和适应行动的落地实践。
 
可基于详细风险分析,对气候变化下的高风险对象进行多情景预测,制定不同情景下的阈值指标体系及多角度的适应行动路径。通过高强度的监测系统,在条件变化或严重破坏发生之前、在现有决策与目标不再匹配时,及时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行动的响应度,降低影响的不可控性。
 
 
3.3全面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抵御能力
 
新西兰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将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应对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气候变化已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气候变化适应,既是提升生态系统气候韧性的重要途径,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举措[44]。
 
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开展适应行动。建议尽快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以已受和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为优先,并重点针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本土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类型、高生物多样性且处于高气候风险的地点开展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工作。在保护方面,完善自然保护地空间网络的建设,确保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增强生态系统之间、现有和潜在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以便在原生境不再适宜时提供可行的生态位;为高危物种制定易地保护计划,多途径开展适应性保护工作。在恢复方面,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与栖息地的修复工作,在恢复稳定性和增强适应力的同时,助力于碳汇效益提升。
 
开展对入侵物种等其他压力的管理。建议我国提高对生物安全系统的重视,将入侵物种、病虫害、林草火灾等压力管理纳入我国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适应方案。识别气候变化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预防或控制负面影响,在气候灾难事件发生后积极恢复生态系统和栖息地。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支持。建议以政策保障形式,将气候变化应对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事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纳为各部门相关决策的必要性考量因素,同时从人才与资金两方面支持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实践。
 
3.4重视游憩变化与设施安全,降低利用风险
 
新西兰是世界级户外旅游目的地,游憩与设施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占有关键地位。我国自然保护地承担自然教育与游憩体验等功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类活动的规划管理也应引起重视。
 
将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纳入利用类活动许可标准。建议将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潜在风险、活动带来的气候环境效应有关内容作为利用类活动的评估与准入条件,纳入相关规划、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特许经营权授予流程,提升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利用的法定效力。
 
将气候变化适应纳入游憩体验规划与访客管理机制。建议关注气候变化对风景资源、游憩模式和访客体验的影响,并对可进入区域、重要景观和游憩设施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以保障安全和降低对自然的影响为首要前提,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中的游憩体验规划与访客管理机制。例如调整体验内容、重新组织游憩线路、改造游憩设施、迁移拆除设施、更改预约制度、约束访客行为、进行封闭式安全管理等。调整后,可考虑运用社会学方法调查访客预期与满意度,以保证游憩质量。
 
将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纳入自然教育系统。帮助访客了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提高访客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及对危害风险和承受水平的认识。同时也可匹配气候影响及应对的相关体验,引导访客采取气候友好的游憩行为和生活方式。

对我国自然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5个启示
 
3.5加强科研监测力度与广度,夯实应对基础
 
气候变化的许多影响都是未知或不定的,新西兰自然保护地则以科研和监测作为适应行动的基本依据。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认识尚浅,未来应重点加强科研监测,为适应性应对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建立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监测体系。气候变化监测和评估是从认知到应对的必然要求和连接桥梁[45]。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气候要素、气候事件、气候相关过程和模式等基础信息纳入自然保护地现有监测体系中。加强对典型和脆弱地区的风险监测,强化利用类活动的气候环境效应监测。持续收集信息,建立“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助力于自然保护地重点领域和地域的风险识别与协同治理。同时考虑将气候变化应对的规划管理审查评估指标及“动态适应性路径规划”的阈值指标纳入其中,将监测结果与适应性决策紧密关联。
 
开展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地影响的研究。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应将提高认识列为气候变化应对的优先事项,制定科学研究计划,并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公益组织开展科研与实践合作。全面进行基础研究,覆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游憩体验和访客管理、基础设施等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的全领域内容,充分了解历史气候变化、气候驱动因素、各领域气候变化影响机制和相互作用机制,系统提升对于气候变化的理解。
 
开展适应路径及保护恢复技术的研究。路径研究上,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保护地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框架、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及重点领域的动态适应性路径规划指南等,为规划管理提供方法与依据。技术研究上,运用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技术、入侵物种防治技术,以及大尺度综合保护、栖息地连通性提升、易地保护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为适应行动提供技术标准与决策支持。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