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型城市公共空间的3个研究背景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山地丘陵型城市公共空间的3个研究背景

日期:2023-08-08 13:50:20     作者:成实    浏览:0    
核心提示: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估方法及设计需求也愈发精细化。针对山地丘陵型城市而言,自然山体往往是其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及管控的重要参照,通常以人群视觉感知作为评价管控的主要参照之一。过往对于公共空间与自然山体视觉关联的研究多聚焦于通视分析,
以观山体验为导向的山地丘陵型城市公共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估方法及设计需求也愈发精细化。针对山地丘陵型城市而言,自然山体往往是其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及管控的重要参照,通常以人群视觉感知作为评价管控的主要参照之一。过往对于公共空间与自然山体视觉关联的研究多聚焦于通视分析,缺乏人群视觉关注机制的分析解读。为拓展传统分析方法的维度,提出了人群在公共空间中对于自然山体的3个视觉诉求:可视、可感、可知,以及对应的定量分析指标:通视程度、可视山体数量、视觉吸引程度。
 
借助Arc GIS及眼动生理数据监测等分析手段形成了完善的评价方法,以典型山地丘陵型城市南京为例,对所拟定的评价方法予以运用及修正,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南京主城范围内高质量的观山公共空间分为风景游憩空间、门户节点空间、慢行交通设施沿线绿地、社区公园等小微型绿地4种类型,再结合现状挑战对各类观山空间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
 
根据国家政府官网数据,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1]。其中,坡度低缓的丘陵,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可谓城市山体景观的重要资源,二者面积合计占国家适宜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以上。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建成环境与自然山体资源关联紧密。自古以来,山水资源便是城市营建中所注重的特色空间要素,关乎于城市环境审美与人群感知,对于彰显城市特色及品质具有重要价值。

 
1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更新时代,既有公共空间的用地价值愈发凸显,城市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共空间价值的多元复合,涉及社会经济、公共属性、可达公平、环境行为等多个层面[2],公共空间价值的评估方法与途径也随之愈发精细化。对于山地丘陵型城市而言,其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对的关键空间要素,其价值往往体现在公共空间与自然山体资源紧密的空间及视觉联系上,并直接影响着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行为。
 
本研究综合比照“开放空间”(Open Space)、“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游憩空间”(Recreational Space)等相关空间概念释义,将研究对象定义为:建成环境中供城市居民日常公共使用的室外活动场所,具有较强的公共参与性及包容性。建成环境中的人群对于自然山体的诉求主要由其视觉及知觉所传达,因此,视觉研究通常作为分析人群环境行为及空间需求与山体自然形态特征关系的主要途径。国内外既有规划中也常将人群与自然山体之间的视觉关系作为控制并引导城市形态的主要参照。
 
 
技术手段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主要利用GIS基于数字模型解决人群与山体的视觉关系。基于GIS的定量研究更多的是将描述视觉空间的定量指标,如通视性[3-4]、山体天际线[5-6]、视觉暴露度[7]等作为判断公共空间价值及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核心标准。然而,城市开放空间中人群与山体景观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涉及“视觉质量”[8]“景观偏好”[9-10]等关乎人群感受的多个方面内容,但鲜少有学者同时关注人群与城市山体景观之间定量与定性2个维度的指标。尤其是在愈发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当下,仅关注空间属性指标的手段相对单一。为实现城市空间的精细化与品质化发展,需要充分满足人群对自然山体资源的多重视觉诉求。
 
本研究以过往的实践和研究为基础,以建成环境中自然山体资源为参照,为充分彰显自然山体与人群之间的“景-观”作用价值,试图从客观空间与主观感受2个方面,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以符合人群多维度的视觉诉求为目标,挖掘出城市建成环境中可观赏并能良好感知到自然山体的公共空间环境,形成判别城市空间质量、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新途径,实现对于丘陵型城市建成环境中公共空间用地价值的精细化评估,以期科学有序地引导城市建成环境开发与管控。
 
>更多关于山地丘陵型城市公共空间评估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