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公园中的3个游径系统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美国国家公园中的3个游径系统

日期:2023-08-08 10:06:00     作者:何疏悦    浏览:0    
核心提示:游径作为美国国家公园内连续的线性空间,贯穿森林、沼泽、草原、山川及湖泊,连接了整个国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湿地及原始林地[7]。对于一般性到访者,可通行的游憩路线仅为限定性游径,
国家公园中的游径系统:文化语境下的社会空间本质
 
游径作为美国国家公园内连续的线性空间,贯穿森林、沼泽、草原、山川及湖泊,连接了整个国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湿地及原始林地[7]。对于一般性到访者,可通行的游憩路线仅为限定性游径,并不深入珍稀自然资源集中的公园腹地。虽然游径观景范围内的自然原真性远胜于朴素常见的乡村景观,但它依然部分属于“社会意识价值观”下重构的自然范畴,服从国家公园中“国家语境”的定位,允许且需要被有计划地执行“积极的干预”和“理性的设计”。
 
由此,国家公园游径空间不仅具有典型的地理地貌特征,所联结的景观更倾向于“人化的自然”,具有典型的文化表征属性[8]。表征概念起源于法国社会学[9],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用于文化地理学中探讨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涂尔干提出的社会关系模式下的表征概念中,表征的呈现可以是图像、文字、语言等文本形态,也可以是情感等非文本形态,以实现实践和沟通为终极目的[10]。

法国地理学研究者提出的空间表征是指主体在面对地理空间时所产生的心理或对物体的建构[11]。具体来说,是将空间等地理要素作为表征对象,研究主体如何通过对空间的表征共享特定文化意义,并建立自身与空间、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的关系[12]。主体通过维系空间社会关系,参与空间建构过程,赋予空间意义,由此构建地方性,其中表征过程往往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13-15]。空间视角下,表征的过程论证了文化象征系统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后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实践参与空间建构,进而实现文化价值意义,即“表征的产物”(representant)传递的理论过程。

美国国家公园中的3个游径系统
 
在国家公园文化语境的建构进程中,文本化表征与实践表征均能够借助于游径空间的结构化设计,向进入者传达具有引导性的认知信息,即在特定的文化象征系统中诠释亟待被解读的“意义”。游径串联起的自然、文化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表征对象的主体。国家公园环境标识及解说系统作为文本化表征,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符号和图像信息。到访者身处于游径空间,接收实时信息,外部空间要素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由感官转换成认知图景,这种具身游憩过程即为实践表征,它将游径周边的自然及文化景观转变为自我构建的空间记忆符号,并进一步形成了对于国家公园的个体认知。
 
这些认知源于国家公园的自然地理环境,却又经过自我意识的加工而有别于纯粹的风景意象。到访者通过思维想象等高级别的心理活动形成差异化的心理图式,在反复的回忆强化中,逐步建构出国家公园的个人意象。国家公园的地理风貌,恒定久远且与自然而非文化的关联性更高,景观空间的潜在意象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语境,而借助于积极的定义、叙述、参与等规划设计及实践行动,将游径设施要素符号化、空间关系情境化,在被表征空间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过程中,游憩者投射在景观空间上的情感及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认知就有了向国家文化意象转变的可能。
 
>更多关于游径视角下国家公园的空间表征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