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径的空间表征与国家公园文化语义的传达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卡斯特州立公园(CusterStatePark),常有北美野牛出没。游径边的驻足点内,图文并茂的解说板无声地讲述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也许没有其他动物像北美野牛一样反映北美西部的本质,它们是平原上野性和力量的象征……”文字和图像结合真实的生命场景唤起的共鸣,触发了潜意识的反馈路径:情感-记忆-意象-意义。
2.1游径空间形态的信息要素揭示
2.1.1连续空间下的节点坐标
在威斯康星州的霍里孔沼泽(HoriconMarsh),美国土著居民用枫树苗捆扎在大树树枝上作为路途的记号[16]。今天来到国家公园的访客,即使手持即时定位的GPS,依然习惯性地借助于路边的标识信息,再次确定自身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由潜意识引导的反馈路径中,游径空间内的标识系统是一类特殊的语义符号,其文字内容的设定、图像形制的规划具有安全提示性传达的需求,兼具传递自然认知和文化感知的国家意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ParkService,NPS)在《NPSUniGuideStandards》中将标识分成3种类型:识别标识(ParkIdentification)、游客信息系统(VisitorInformationSystem)和交通驾驶标识(MotoristGuidanceandTrafficRegulatory)。其中,近90%的标识属于游客信息系统,为访客提供有关游径起点、方向、环境保护和通行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标识系统在游径空间内连续分布,确保引起访客注意,并依据车行与人行的不同速度、方向、视线高度及观看角度等,设定不同标识的定位(图1)。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文本化表征,在特定空间内,标识节点坐标的系统化设计为自然景观叠加了审美文化的价值语义。
2.1.2多维节点空间的信息共享
连续空间中,除了标识信息,精心策划的游径路边展板(WaysideExhibits)以多样化的形式,将有形的自然资源和无形的文化意义联系起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装置、可触摸界面乃至互动设备,提供比视觉感知更多的感官体验维度。
美国国家公园的路边展板主要分为2类:低角度解说展板(Low-profileInterpretiveWaysides)与直立方位展板(UprightOrientationWaysides)[17](图2、3)。据哈珀斯费里中心(HarpersFerryCenter)2009年的调查数据,访客目光停留在路边解说板的时间平均为30~45s[18],因此解说的图文排版需依据特定的视觉次序引导阅读(图4),在短时间内吸引快速通行者的注意,同时为驻足者提供更有深度的内容信息。
连续的路边展板在特定的场域内营造了空间要素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全新社会关系,容纳了好奇、想象甚至幽默等多重情感意识。在公众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游径空间的表征,共享特定自然风景体现的文化审美,并通过游憩行为实践,为国家公园文化语义的塑造和演变达成更加广泛的价值共识
连续的路边展板在特定的场域内营造了空间要素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全新社会关系,容纳了好奇、想象甚至幽默等多重情感意识。在公众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游径空间的表征,共享特定自然风景体现的文化审美,并通过游憩行为实践,为国家公园文化语义的塑造和演变达成更加广泛的价值共识
2.1.3空间信息要素的无障碍传达
早期国家公园的建设并未刻意地为残障人士提供额外的福祉。但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公园,倾向乃至鼓励建构一类更加公平的全生命周期的体验模式,将较之普通人有着更强烈的意愿接触自然的特殊人群,纳入目标到访者群体[19]。
国家公园的地理特征可以借助不同的表征路径来叠加呈现重要的语义信息,最大限度地增加感官的介入数量(图5)。如亚伯拉罕·林肯诞生地国家历史公园(AbrahamLincolnBirthplaceNationalHistoricalPark)的“大水槽游径”(BigSinkTrail)起始点[20],在可视化的直立展板中,高对比度的颜色帮助色彩感知能力欠缺的访客识别其内容,音频触点协同讲解游径周边的资源信息,盲文、纹理与文字同时用以区分地图上的区域,帮助访客通过触觉感知和语言文字来构建头脑中的意象图景(图6)。
空间信息要素的多路径传达帮助访客的感知不受限于部分感官功能的缺失,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取公平的环境体验,由此形成特殊的空间表征方式。在此过程中,无障碍设施不仅适用于残障群体,也为行动不便的长者和年幼的儿童提供便利。不同社会群体所共享的空间表征方式和文化意义维系了群体内部的关系,为各类人群提供环境教育也阐释了国家公园是“没有围墙的教室”这一建设理念,再次框定了全民公益性的作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