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园林行业讨论会上,一位朋友说:我们需要那种可以移动来处理废枝条,把我们散落在各地的园林废弃物收集起来,然后再加工的设备。“枝条粉碎车,这个早就有了。”参会的人中,有人答了一句。
早在多年前,我们就在一个展会上看到过枝条粉碎车,迄今为止很多公司已经推出迭代产品,甚至有的园林公司都开始自己研发了,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有意思的是,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粉碎车的存在。
一位国内机械化、设施化做得很好的园林从业者曾说:除了非常高精尖的机械装备,国内大部分机械的产业链早已完备,只是缺乏有心人去系统整合。仿佛园林机械化这件事,等着等着它自己就来了,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寻找事情的突破口在哪里。
园林行业经常有这种内卷式的封闭存在,感觉市场的博弈零界点一直还没到,市场需求若隐若现,付出的成本却切实摆在那里。
如果上面那位朋友真的十分需要枝条粉碎车,他肯定会想办法去找。现实是,很多领域目前的状况就是“有更好,没有也可,老方法可坚持”。
放眼整个园林行业,机械使用率比较高的地方,主要来自苗圃生产与绿化养护两方面,姑且称之为苗圃机械化与养护机械化。
苗圃机械化
苗圃机械化中,大型机械多用于平原地带,以北方居多,横平竖直的地,除草机一过,土地光溜溜的;一台挖树机一天能挖上百株树,看得南方人连连惊叹。
过去五六年,几大苗圃机械厂商一直在深耕北方市场,从设备出售到租赁,各种模式都在尝试;而在设备提供方面,国内外的“竞赛”一直存在,可惜在纯粹的技术设计制造方面,还是发达国家的东西略胜一筹。
说实话,这一两年苗木行业的机械化进程肯定会受行业调整的影响,至少在买卖机械方面。挖树机租赁倒可能有一个小高峰,因为“非农化”“非粮化”影响下,退地清苗的人多,活儿急,肯定会火一阵。
可这并非是一个正常市场现象,也不是产业化的表现信号。如果说真正的信号,我们更相信应该是这一轮深度调整以后,苗圃集约化与精品化发展的潜在可能,这才是推动苗圃机械化的市场荷尔蒙。
这就需要大型苗圃的推动。如今在北方具备一定标准化的苗圃中,或多或少都在使用机械,不过很多苗圃并不是从最初期的规划就把机械考虑进去的。而后期新建的苗圃,大多数会把这个规划一步做到位。
欧洲的大型苗圃普遍会与苗圃机械厂商合作,形成紧密的订制与反馈机制,一个机械厂商只要吃下几个大苗圃的业务,同时再配合生产一些通用的机械装备,就可以活得不错了。
可以肯定地说,欧洲的苗圃机械生产企业很懂苗圃,甚至参与到苗圃前期规划,包括种植模式、机械房屋等相关配套,同时,他们也在做标准输出。
这真是一幅供需相互依存的美丽画面。
养护机械化
在国内,养护机械化要比苗圃机械化进步很多,至少表面看是这样的,可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无论是城市园林还是大林业,机械化的需求一直不小,但那里最大的用户和客户都是政府部门。很多地方养护市场化做得比较好,企业进入了这块市场,可惜若不是长期专门做养护业务的(而且得能中标),企业没理由斥巨资买下高昂设备。
因此,是否需要买入机械,买入多少,这个市场链条就比较迷离。2016年冬季,某市遭遇冻害,园林树木、森林树木大批冻死。
我们在做情况调查时,听闻一个事情:该市各区县所属的园林、林业部门,早按要求购入了相应指标的粉碎机,理论值上已经达到数量标准,可惜要真正派上用场时,要么找不着,要么坏了。
直到第二年冬天,仍有大批冻死的树在山上、城市道路旁没有清理,因为处理、粉碎的产能跟不上。管中窥豹,养护机械化的硬骨头也暴露了出来,即决策、执行与市场的脱轨。
而更大的硬骨头还在酝酿,那就是基建项目整包化、强调运营收益时,绿化养护的成本归属问题。若打包进运营方的方案里面去,那么养护就需要更科学经济,当然,质量要求也会更高,因为没有好的养护,运营什么项目都不好搞,所以应该真正做到谁用谁养。
近几年,住建部门有两大“旋律”:一个是房住不炒,一个是城市更新。
显然,基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包括园林绿化也是。绿化养护市场与城市更新息息相关,终于被摆在更高的台面上,可惜不利的方面也随之而来,园林绿化在整个基建板块的影响在被稀释、弱化成为其中的一个板块。
所以养护机械化要想找到自己的出头之路,更需要一些上层对话的机会,把需求与供给都明确,说白了,你得给客户与用户说明为什么要用你,以及怎么去用你,把你写到项目标书里面去。
所有脱离用户和客户的产品供应,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等待,这个行业等得有点久了,久得就像市场自己会来一样。
混乱与荒诞,失望与等待,无聊与渴望,这是每个行业在成长中必然经历的部分,如果选择空等,甚至中途离场,可能就看不到真正的精彩,不如主动出击吧。或许,精彩就在路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