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景观特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模式与格局,整体反映了景观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属性。传统村落景观是融合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多重概念[28],并且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边缘性[29]。因此,基于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过程、景观感知的三维塑造,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可以总结为:景观空间格局的地域系统性、景观过程的历史演化性、景观感知的民族融合性。
3.1景观空间格局:地域系统性
3.1.1地景尺度:“天-地-人-草-畜”的全局融合
中国的传统城市和乡村大多呈现出与周围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深度融合、和谐共生的特征[30]。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整体保持着动态发展,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天地人草畜”。“天、地、人”组成坐标三轴,指向“景外”的客观世界与“景内”的主观世界[31];“天、地、草、畜”组成了最具典型草原区地域特色的生态本底,使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的风景营建在践行中国传统风景“知行合一”的同时,融合了草原自身的特色。
3.1.2村落尺度:“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的整体逻辑
自然生态要素、乡村生产要素、乡村生活要素是乡村景观中最鲜明的组成元素[32]。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以草原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为载体、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为根本、逐水草居的生活方式为纽带,形成了“草原-村落”“山水-村落-林田”“灌渠-村落-农田”3种镶嵌景观模式,而3种景观模式又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文化是景观的最终归宿。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的紧密联系,促使草原人居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图6)。
3.2景观过程:历史演化性
内蒙古传统村落经过了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演化。内蒙古地区曾经居住过许多北方游牧民族,自秦汉历北朝至隋唐、辽金,均有不同规模的城镇建制。元朝由于驿站和屯田的需要,“筑室而居,不逐水草迁徙”的牧民日趋增多,形成了零星的定居点,但大部分地区仍以游牧生活为主。明代频年的征掠导致大量汉人被掳去塞外;加之明廷统治腐朽使得塞内贫苦的百姓逃奔草原,“边人过饥,又苦于削,往往投入掳中”②。随着“隆庆议和,俺答封贡”得以实现,俺答汗与明朝进行互市,开发丰州川③、经营“板升”④,“开云田(内)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33],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交错的繁荣景象。
清代在满蒙联姻、移民商贸、藏传佛教的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农民沿套边开垦,渐成村落”[34]。清末严重的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逐步废除“封禁”政策,放垦蒙地,大量汉族移民涌入适宜农耕的河套、西辽河地区,农业区的形成带动了典型草原区村落的发展,经过近现代民族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今天典型草原区的传统村落(图7)。
3.3景观感知:民族融合性
3.3.1“草原形胜”的景观意象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西北风向及日照带来的方位感极为突出,南部农区到北部牧区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季相变化显著。牧区形成了“草原”的景观意象,传统村落散布于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景观色彩鲜明纯粹,宏大的尺度极富铺张感与延伸感。在农区与半农半牧区,“因山而成”的水系在生产生活中的功用及其引申出的文化象征[35],形成了“形胜”的景观意象,黄河在阴山南麓冲积形成河套平原,大兴安岭余脉形成西辽河平原,传统村落景观反映出人工营建与山水形胜的高度契合,通过“山水对望”构成景象空间。
3.3.2“多元一体”的文化感悟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的长廊,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佛教文化等在这里交汇,在漫长的历史交流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逐渐融合形成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本质是“多元一体”,这不仅是对草原文化价值的觉悟,也是对互相尊重、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实践,更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4结语
本研究以生态文明指导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0个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依据景观基因理论,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人工营建与草原环境相协调的核心价值,构建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体系,得出如下结论:
1)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时间-空间-文化”三维耦合的识别、提取方法;
2)总结出典型草原区的景观基因包括逐水草居(格局)、农牧结合(生产)、聚散有致(布局)、内生植入(建筑)、崇尚自然(理念)、天人合一(思想)、共融开放(观念)、热情豪迈(民俗);
3)从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过程、景观感知3个维度总结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地域系统性、历史演化性、民族融合性的景观特征。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传统村落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彰显草原文化特色,蕴含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感悟,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拓宽了内蒙古乡村景观研究的视野、方法和理论体系,对新时代内蒙古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