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名胜的阐释 精神层面的传承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惠山名胜的阐释 精神层面的传承

日期:2023-07-22 22:54:47     作者:范小凤    浏览:0    
核心提示:惠山寺的高僧性海在听松庵举办竹炉茶会,请竹工制作了一只竹茶炉,甚是喜爱,画家王绂为其作山水画一副,并附《茶炉诗》一首,名流逸士相继赋诗撰文,共十余首。
 惠山名胜的阐释——精神层面的传承
 
4.1竹炉与竹炉图卷
 
竹炉图卷始于洪武年间(约1395年),惠山寺的高僧性海在听松庵举办竹炉茶会,请竹工制作了一只竹茶炉,甚是喜爱,画家王绂为其作山水画一副,并附《茶炉诗》一首,名流逸士相继赋诗撰文,共十余首。性海遂将这些诗文题于王绂的画作上,装帧成卷,藏于听松庵内,由此开启了文人竹炉煮茶、观画赋诗的文化风气。随后的300余年间,因竹茶炉的材质极易损坏,世人2次仿制新炉,每次照原样制作2只,并举办茶会,邀请明贤逸士一起赏画赋诗③,竹炉图卷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日渐丰富。康熙三十一年(1672年),江苏巡抚宋荦“念高僧往哲之风流”,将竹炉题咏系统地整理为4卷,共有13篇文章、92首诗,涉及作者67人,仍交付惠山寺的高僧予以保存[9]。
 
拥有如此悠久文化底蕴的竹炉图卷在乾隆首次南巡时,便被大为赞赏,并命御用画师张宗苍绘听松庵品茗图,以补全第四卷遗失的图画,仍赐予寺僧保存。而后每次南巡,必至惠山寺欣赏竹炉图卷并赋诗,据笔者统计,南巡期间以竹炉或竹炉图卷为主题的御制诗多达26首[18]。
 
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后,竹炉图卷因县令保管不善被焚毁。乾隆闻之大怒,甚为叹惜,于是御笔仿补卷首王绂的画,亲题“顿还旧观”四字;命皇六子及弘旿、董诰各补画一图,并补录前人题咏;又将内府所藏王绂的《溪山渔隐图》于第五次南巡时赐予惠山寺[22]。乾隆之举,延续了惠山竹炉图咏这一胜迹,体现出不苛责文物本体的原真性,更注重传承实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名胜保护传统。

惠山名胜的阐释
 
4.2以写仿阐释名胜
 
乾隆帝用写仿的方式对南巡途经的名胜做了更加写意、手笔更大的保护。多个惠山名胜都成为写仿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皇家园林经典。惠山竹炉山房就是影响力很大的一处名胜。
 
首次南巡时,乾隆帝便命工匠仿制2个惠山竹炉带回北京。1个放置于静明园,仿建竹炉山房收纳竹炉,还原在惠山使用竹炉煮茶的活动,又题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与天下第二泉遥相呼应;另一个放置于静寄山庄千尺雪。随后乾隆帝在圆明园画禅室、香山静宜园竹炉精舍、清漪园春风啜茗台、承德避暑山庄甘味书屋等处,均布置仿制的竹茶炉,烹茶煮茗。乾隆帝在香山题《竹炉精舍烹茶作》一诗,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竹炉烹茶这一活动的喜爱,“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九龙蓦遇应予笑,不是闲人强学闲”[23]。乾隆帝如此喜爱惠山竹炉,却未将惠山原物带走,而是复刻多个使用,再次体现出不拘泥于物质本体,更重视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的理念。
 
后来又有在清漪园仿寄畅园建惠山园,仿黄埠墩建凤凰墩等园林的写仿,这些作品不仅增加了惠山名胜的知名度,还是对名胜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更是超越名胜本体的精神保护。
 
5结语
 
惠山由自然山水转化为风景名胜,其演变过程与历史名人息息相关,即“地以人胜”。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惠山名胜主体要素的变化,构建了名胜立体的生长过程,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借助名人事迹,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使价值层层积淀,延续至今。
 
古人对惠山的保护和阐释,是名胜得以传承的核心机制,即物质本体的保存与精神价值的延续,有别于当代遗产保护观念中对“真实性”的要求,古人往往通过对名胜实体的不断修缮或重建,延续名胜的历史,传承名胜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因此,无论经受怎样的社会动荡与毁坏,人们都会通过重建物质载体或纯粹文字记载的方式,将这些名胜传承下去。
 
>更多关于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探析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