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双变量Ripley's K函数,分别以公园绿地、各城市功能空间为主因子,探究两两之间在3个时间断面上的时空关联特征(图4)。古城区是南京城市发展的核心片区,以行政、居住、文化等功能为主,空间利用率较高,其历史遗址、景观风貌、建筑高度及尺度等限制因素较多,而外围新城的功能空间布局则具有较强的规划性,二者在尺度机理、布局模式和发展定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主城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古城区的空间特征(图5)。
4.1 主城区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时空关联特征
1)公园绿地与各城市功能空间呈现距离阈值、变化趋势双向趋同的聚集模式,但聚集趋势逐年减弱,均衡化程度加剧。城市功能空间的快速增长导致公园绿地布局受到其他城市功能空间挤压或竞合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且公园绿地的增长多位于主城外围开发建设薄弱区域,而城市功能空间虽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势,但仍集中于古城核心片区,二者的错位增长使其关联性减弱,逐渐趋于均衡化。
2)公园绿地与公共服务空间的K函数曲线斜率大、距离阈值小,空间集聚程度最为显著;与工业生产空间函数斜率小、距离阈值大,集聚趋势最弱。公共服务空间密度较高并具有较强外向性和承接性,对于公园绿地需求较强,如鼓楼高教区和环玄武湖的市政府驻地周边,均分布有丰富的休闲文化广场和中小型公园。工业园地与产业园地受规划导向影响突出,分布集中,与公园绿地关联性最低。
4.2 古城区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时空关联特征
4.2.1 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整体关联演变特征
各城市功能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整体聚集,公园绿地在各城市功能空间周边整体离散。古城区公园绿地多为具有历史属性的遗址和自然景观,周边大多分布以硬质灰色空间为主的功能用地,进一步加强了其他功能要素的聚集。功能空间密集区域无多余空间建设大型公园绿地,因此仅局部零星分布,使公园绿地在功能空间周边整体呈现离散分布。
4.2.2 公园绿地与各类型城市功能空间关联演变特征
1)公共服务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趋势逐渐增强,公园绿地在公共服务空间周边离散趋势逐渐减弱。以公园绿地视角观察公共服务空间,发现其早期分布相对松散,整体随机,随着二者密度的增加,公共服务空间增加量远大于公园绿地,公共服务空间逐渐转变为聚集分布模式。以公共服务空间视角观察公园绿地,发现公园绿地分布相对均衡。公共服务空间范围广、数量多,压缩了公园绿地的分布区域,使其在距公共服务空间800~1 000m范围内聚集,而在1 000m范围外二者分布模式类似,导致均衡化程度加剧。
2)居住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趋势先增强后减弱;公园绿地在居住空间周边离散趋势逐渐减弱。2012—2016年居住空间大幅增长,在公园绿地周边的聚集趋势不断增强。2016年后居住空间基本稳定,公园绿地则稳步增长,居住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强度随之降低;在加强居住空间周边绿地建设过程中,公园绿地与居住空间的平均最小邻近距离由335.87m降至296.33m,空间排斥明显减弱。
3)交通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整体随机,后渐趋聚集;公园绿地在交通空间周边离散趋势逐渐减弱。交通空间自身的层级性使其与聚集性较强的公园绿地分布关系整体疏远。交通空间密度稳步增长且向外围扩散的趋势显著,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作用逐渐增强;随着大量小型街旁绿地的增加,公园绿地与交通空间的平均最小邻近距离由341.99m降至302.27m,离散程度减弱。
4)商业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趋势先增强后减弱;公园绿地在商业空间周边整体离散,趋势逐年减弱。古城区内商业空间密度高,与公园绿地平均邻近距离小,商业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呈现较为显著的聚集竞争模式。商业空间密度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增长,而公园绿地增长速率更大,商业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趋势先增强后减弱;随着商业空间消费类型逐渐向体验、服务式转变,其周边公园绿地逐渐增加,最小邻近距离逐年减小,离散程度减弱。
5)工业生产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除2016年聚集外,整体随机;公园绿地在工业生产空间周边整体离散。工业生产空间受其发展特征及政策影响与公园绿地的关联性较低,公园绿地在工业生产空间周边的离散模式渐趋增强。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公园绿地、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在古城聚集并向主城外围扩散趋势。在古城区保留传统历史格局的同时,建设重心逐渐转向河西新城、迈皋桥副中心等外围片区,推动公园绿地、各城市功能空间在古城区聚集的基础上向外围扩散。
2)主城区公园绿地与各城市功能空间整体双向聚集,呈现交互促进模式,但作用强度逐步降低,均衡化趋向不断增强。除工业生产空间与公园绿地关联性较低、整体随机外,其他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聚集模式。
3)古城区城市功能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的聚集趋势逐渐增强,即公园绿地对功能空间分布的促进作用增强,但商业、居住空间近年来有减弱趋势;公园绿地在功能空间周边的离散趋势逐年减弱,即功能空间对公园绿地的排斥、挤压作用减弱,使其增量空间由城市中心向外围扩散。
5.2 讨论
南京中心城区在2010年后进入内部功能空间深度优化阶段,功能要素的均衡化、公平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园绿地与功能空间的交互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关联关系由局部聚集向均衡聚集转化。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范围内公园绿地的增长幅度依然是古城核心区少、外围边缘区多,与核心区密集分布的功能空间仍呈现显著错位、错配现象,功能空间在古城占优,导致古城功能空间对公园绿地的排斥、竞争作用较为突出,北京、昆明等城市就普遍存在类似问题[38-39]。
本研究结论可为整体城市空间和不同城市功能空间类型的优化提升提供理论支撑。首先,在整体城市空间层面:
1)针对空间关联和功能要素集聚度的差异,划分居住、商业、文教等城市功能区,据此确定公园绿地配置标准,协调景观风貌;
2)充分利用主城范围内各功能空间围绕公园绿地聚集的特征,以公园绿地为触媒及游憩活动核心,激活、优化城市各功能空间,从空间形态维度上促进功能空间与公园绿地的协同布局;
3)古城功能空间对公园绿地的排斥作用突出,可借助“城市更新”行动,把产业园地、居住区及其周边配套设施进一步疏散至主城外围,乃至副城、卫星城镇,将由功能空间外迁空出的大面积用地及古城低效用地绿地化,以此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和休闲游憩空间,加强公园绿地补给。其次,由于公园绿地与不同城市功能空间类型在关联度、聚集或离散距离方面存在差异,在不同功能空间类型层面:
1)公园绿地与交通、公共服务空间关联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与公园绿地相距约1 000m范围内存在配置冲突,需在此距离区间持续完善周边绿地建设,将道路沿线如高架桥下灰色空间转变为城市绿带,串联绿地资源,加强城市绿化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开放科教文化场所附属绿地资源,提升复合利用率;
2)商业、居住空间分布较为密集,但近年来与公园绿地关联度有所降低,可通过拆墙透绿、破硬改绿等微创式更新方式,利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微小功能型绿地见缝插针式布局,加强与公园绿地的关联;
3)公园绿地与工业生产空间无显著关联,因此亟须打破工业、产业园地独立性过强的局面,对外设置防护景观廊道或应急避难空间,保障城市安全。
本研究从点格局视角动态揭示了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交互作用,然而POI的分类和赋值普遍未考虑面积大小及地域的差异,虽然本文通过补齐出入口、补充用地数据点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呈现空间规律和特征,但仍需要为交互格局的多尺度空间研究探求更为精准的数据和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