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2023-07-10 0
核心提示:案例分析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3.1上宅文化遗址概况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2处遗址,二者相距约
 案例分析——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3.1上宅文化遗址概况
 
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2处遗址,二者相距约27.3km,直线距离20.5km。上宅遗址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北京地区唯一的史前遗址,北埝头遗址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宅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7500年,是泃河和洳河(也称错河)流域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遗存,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7-8]。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北方文化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反映了北方渔猎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是2种文化属性的过渡,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从供给到自给状态的转变[7-8]。

“西有周口店,东有上宅”,上宅文化遗址的发现,完善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成为探索研究首都北京历史和文化渊源的重要窗口,见证了中原与北方不同史前文化系统此消彼长、交流与碰撞的过程[7-8]。在史前文化研究中,“上宅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空白,在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3.2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设计需求分析
 
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往往存在着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很高,但知名度、可视性、观赏性、游览性、配套服务及体验性差等问题。上宅文化遗址自发掘结束后已覆土保护,如今已被玉米地覆盖,除了树立着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遗址地现场已被周边的村庄建设和农业生产所吞没,给上宅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公园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上宅文化仅在建于1989年的上宅文化陈列馆中有部分展示,多以图、文的静态介绍为主,游客更多的只是“看热闹”,很难理解和认识其所真正蕴含的价值与地位,所以会产生“没得看、不好看、看不懂、不爱看”的游览印象。对此,在设计前期,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分析潜在客源的信息与特征,调查民众对于考古遗址公园的接受度,探寻当下民众对新石器主题考古遗址公园的认知、感受、期许,并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图1为民众对史前考古遗址公园接受度及认知程度的调研结果,多数游客对于史前考古遗址公园的观后感就是简单的“看不懂”“就是一堆土”等。不同年龄的受众对史前考古遗址公园的认知主要体现在遗址保存状况不佳、观赏性差,陈列馆展品、展示体验方式不够丰富,周围环境没有特色等方面,游客希望能够读懂历史,并身临其境地感受史前时期的野趣。
 
 
情境化设计方法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使游客在游园体验中与史前文明产生共鸣。情境化设计要求规划者在文化遗址的展示利用过程中有效地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游客可以参与感知的游览情境,使游客从踏入遗址公园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景点的人文氛围,并自然而然地接收到景点传达的文化价值,从根源解决史前遗址展示中公众“看不懂”的问题。
 
3.3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策略
 
3.3.1景观空间序列的情境化呈现
 
史前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需要以考古成果为依据,在深入挖掘遗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展开。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已经开始由摄取性经济向生产性经济转变,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也由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利用和改造环境。在这个变革发展的时代,平谷先民面向泃河,依靠丰厚的山水自然条件创造了“上宅文化”,形成了农业生产初兴的文明景象。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形成的聚落环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人类文化形成规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因此成为我国环境考古学科学研究工作的策源地[9]。
 
上宅文化遗址主要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石器,这些器物都体现出上宅文化将北方渔猎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融相汇的特点。其中有一种罕见的鸟首形陶器[10],根据形制推测,应是用于祭祀,这一发现为数千年前平谷先民“图腾崇拜”的祭祀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此外,上宅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具有独立审美特点的小型工艺品,如雕塑石猴、石龟和陶塑猪头等,显示了美与生活同步向前并不断拓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作为幽燕审美文化的独特例证[11],更是将我国雕塑史提前了1000年,对中国雕塑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北埝头遗址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居住房址[12],当时的人们选择在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的黄土台地上建造房屋,形成了定居的聚落点,这对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明确了遗址的文化内涵之后,在遗址本体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的自然生态基底,将人的情感与空间载体融为一体,基于对“情”的解读,构建情境统一的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因此,设计从遗迹现象和出土器物中提炼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的典型特征要素,以时间顺序为引导,从生命的开端开始,形成生命萌芽、原始崇拜、环境变迁、生产生活、野性之美、田园牧歌、穴居变迁、文明曙光8个主题文化长卷,将2处遗址联系起来(图2)。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根据2处遗址的特征要素,塑造与主题区相契合的景观展示节点,穿插与阐释遗址价值相关的互动活动,以情境化体验的方式将展示节点融于地景营造与空间序列当中,从而构建遗址公园展示体系的内在逻辑(图3)。
 
 
3.3.2博物馆营建的情境化模式
 
上宅文化博物馆作为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建筑及重要展示手段之一,是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宅文化陈列馆建于1989年,是北京市第一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陈列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陈列馆。但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出现了功能单一、社会服务水平低、展陈面积较小、陈列手段落后等问题,从而导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年游客量减少,社会影响力下降,与上宅文化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匹配。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平谷区政府和区文化委员会提出了打造“一河、一址、一馆、一园、一站”的工作目标(一河,即泃河流域;一址,即上宅文化遗址;一馆,即上宅文化博物馆;一园,即上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站,即上宅考古工作站)。对于博物馆整体风貌的情境化构建需围绕上宅文化的特性:黄褐色的建筑立面与上宅文化的代表——鸟首形陶器色彩相呼应;立面的横向纹理暗合上宅文化遗址的8层文化堆积,形成独具上宅文化内涵的建筑群落(图4)。
 
上宅文化博物馆承载着全面、系统地展示上宅文化遗址考古与学术成果的重要功能,是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表达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在博物馆室内设置数字化放映厅、虚拟现实影像、VR设备等,将上宅文化遗址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转换为可触、可知、可感的内容,促使游客主动探索,感受穿梭于史前与当下、虚幻和现实之间的丰富体验。
 
3.3.3保护引导下的遗址本体情境化展示
 
遗址本体保护视角下的情境化设计,是将各种功能在保护策略下进行空间分化的过程。基于上宅文化遗址自身史前考古遗址的特性,遗址本体均采用覆土回填保护。为了解决遗址本体可视性不足的问题,设计在保护遗址本体的基础上,力图营造可供体验的情境空间。
 
 
1)遵循可逆性原则。
 
遗址保护要做到“最小干预”,即要保证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史前时期是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阶段,对于史前遗址的认知与展示多受到现阶段人类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考古研究的深入,史前遗址的展示也随之更新。因此,上宅文化遗址展示所采用的材料和技术均需遵循可逆性原则,核心保护区内的所有景观元素,如道路铺装、构筑物、建筑物都需采用低干扰、可移除的特殊工程设计,以便后期的遗址保护、维护与有机更新。
 
2)上宅遗址——情境化意向性复原展示。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根据上宅文化遗址环境考古资料,在覆土回填后的上宅遗址上种植适合遗址地的浅根系植被,并选择部分出土了代表性器物的探方,在其回填土垫层之上采用陶质、石质或彩色水泥等材料反映遗址的规模及平面形制,复原和模拟当年考古发掘时的状态,使游人能够对“遗址”“考古”这些陌生的概念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图5)。为不破坏遗址本体,选择在遗址地西侧的空地上模拟展示发掘的半地穴式居住房址,游客可走入其中,通过空间的转化激发身临其境的感受,达到情与境的统一。
 
3)北埝头遗址——情境化标识展示。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北埝头遗址所处台地位于洳河南岸,高出河床约7m,东侧紧邻村庄,展示空间较局促,因此设计提出了区别于上宅遗址本体的展示方式。遗址本体覆土种植浅根系植被标识出遗迹的平面范围,依据考古成果将北埝头遗址中房屋基址的建筑形式通过透明标识牌标示出来(图6),以重现、象征、隐喻的手法间接再现遗址风貌。游客可以在各个角度看到上宅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在多方位视角的介入下,给游客充分的想象空间。
 
3.3.4文化赋形的情境化表达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为避免“说教式”地向游客“灌输知识”,通过开发上宅文化形象识别系统,以上宅文化遗址出土器物陶猪头、石猴、耳珰、石环作为卡通形象的设计元素,打造宅宅和埝埝2个卡通IP形象(图7),在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服务站点进行宣传推广。开设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微博,并将2个卡通形象与公园各主题区相结合,形成公园游览故事线,并纳入公园的标识系统,带领游客体验史前文明。后续可根据故事情节制作黏土动画,激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游览史前考古遗址公园的兴趣。
 
 
同时,将IP形象向文化、生活用品等周边文创产品延伸,与新媒体和平谷本地生态农业品牌联手推广传播,拓展IP的传播形式,提高上宅文化的传播频次和文化品牌影响力,从而引领整个遗址公园产业链的打造,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示上宅文化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3.3.5新技术赋能的情境化体验
 
为了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同时与周围的景区和村庄形成联动,因此史前考古遗址公园的占地面积一般较大。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即包含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地下文物重点监测区和毗邻的村庄,其中上宅文化(上宅)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229hm2,上宅文化(北埝头)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462hm2。在面积如此之大的公园中,完善的景区导览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5G等新技术手段形成的智能导览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游览方向指引,并为游人提供园内各项公共设施信息。
 
利用“VR+互联网”和“AR、MR+现实”等技术手段创新游览模式和展示方式,实现上宅文化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的虚拟性重建,体验充满趣味性的虚拟考古发掘,将上宅文化遗址的价值转换为可触、可知、可感的内容,从视听层面增进人们对核心遗产价值的认知与理解。
 
4结语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对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情境化的设计手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对普通游客的科普、教育、游憩功能,而且满足了专业考古工作者学术工作持续开展的需要,处理好遗址“保护好”与“利用好”之间的关系。
 
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手法的实践,是对遗址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内涵及当代转译方式的进一步思考和尝试。其穿针引线的关联作用体现于抽象宏观的保护理念与具体保护技术的衔接,更体现于人的各种行为诉求对空间生成与序列的影响。目前,本案已通过遗址所在地乡、镇、区各级政府的专题会议,北京市政府及平谷区政府也已将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纳入了“十四五”规划,目前部分规划内容已实施,全面建设工作还有待“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展开。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