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研究结论
长三角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错位矛盾较为突出。现有提供游憩服务的生态空间整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集中于皖南和浙南的丘陵山地区域,以及长江、杭州湾、太湖、巢湖等区域重要水域及部分滨海湿地。建设与农业开发强度较高的上海市、江苏、安徽的北部地区,普遍缺乏生态空间资源,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失配。
现有生态游憩活动供给主要依赖于远郊生态空间,全域尚未形成均衡的网络结构体系。浙江省内及苏皖两省的长江沿岸地区,生态空间与人口密集区已经在空间上形成了较强的游憩供需流动联系,但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突出。
市县层面供需关系整体上沿皖南山脉和天目山脉一线形成了差异空间格局。该线以南生态空间基底条件良好,且实施了较为积极的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政策,游憩需求可基本得到满足。而此线以北则是连片供需失衡区,高密度的人口集聚使得出行半径扩大的同时,稀释了生态游憩资源,反而降低了居民可获得的生态游憩服务。
5.2加强生态游憩服务跨区域供需协同网络的策略启示
1拓展生态资源富足区游憩服务供应水平
生态空间面积占比较高的市县应强化自然资源的文化服务价值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同,将资源约束条件转化为特色发展动力。针对生态空间集中连片区域,如皖南丘陵山地地区,应当根据其实际生态资源条件,识别具有游憩潜力的地区,进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生态空间实行差异化空间治理政策,采取刚柔并济的管控方式,提升生态游憩空间利用率与环境品质,使这部分生态空间可以转化为兼容生态保护和休闲功能的复合利用空间。
同时,依托重要交通廊道,提高生态游憩空间的可进入性,将南部的优质生态游憩资源拓展延伸,缓和北部地区供需矛盾和部分生态空间负载过重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服务盲区。例如可依托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契机,进一步挖掘宁杭沿线特色生态资源,将宣城、湖州的游憩资源进一步向北延伸。建立区域生态游憩资源统筹协调与合作机制,促进生态游憩资源与区域交通网络的共建共享。
同时,依托重要交通廊道,提高生态游憩空间的可进入性,将南部的优质生态游憩资源拓展延伸,缓和北部地区供需矛盾和部分生态空间负载过重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服务盲区。例如可依托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契机,进一步挖掘宁杭沿线特色生态资源,将宣城、湖州的游憩资源进一步向北延伸。建立区域生态游憩资源统筹协调与合作机制,促进生态游憩资源与区域交通网络的共建共享。
2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城市群生态游憩空间网络
重点关注近郊生态空间在缓解生态游憩供需失衡矛盾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形成多层级、连续性的区域生态游憩网络结构。目前,短途出游情景下,都市圈近郊市县多呈现高生态占比-低匹配度特征,境内生态游憩景点“供不应求”。这些由人口密集区向生态空间过渡的地区,同时具备较好的生态本底和交通基础,具有进一步发挥游憩供给水平的潜力。因此,从满足居民游憩需求出发,优化郊野生态空间与城市建设用地的互动关系。
结合城市内的河网水系与农林开敞空间,有步骤地修复或增补存量空间内点状的生态斑块,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绿地、郊野公园,拓展与补充生态游憩空间供给水平。与此同时,开辟线性的生态游憩带,将城市生态绿地、郊野公园与高等级生态游憩空间实现有效衔接,以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促进生态游憩资源嵌入并延伸至城市内部,整体提高区域生态游憩服务供需效能。
结合城市内的河网水系与农林开敞空间,有步骤地修复或增补存量空间内点状的生态斑块,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绿地、郊野公园,拓展与补充生态游憩空间供给水平。与此同时,开辟线性的生态游憩带,将城市生态绿地、郊野公园与高等级生态游憩空间实现有效衔接,以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促进生态游憩资源嵌入并延伸至城市内部,整体提高区域生态游憩服务供需效能。
3挖掘连片供需失衡区内农林湿复合空间的游憩潜力
针对区域北部生态游憩资源欠佳地区,应充分发挥该地区耕地、湿地、林地、镇村建设用地之间已形成依存共生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中游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该地区森林覆盖低,农业开发强度大。作为重要的蓄滞洪区,拥有大量湿地与河湖资源,对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游憩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农林湿复合空间的游憩潜力尚未有效挖掘。当前,可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契机,结合国土空间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林湿复合空间环境质量,塑造一批融合生态保护、文化遗产、农业生产等多功能的生态游憩空间。既可有效疏解游憩服务供给失衡问题,亦可促进广大乡村地区三生空间的有机融合和整体效益提升[27-28]。
4研究展望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格局、省级层次供需特征、市县级层次供需关系3个方面,对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平衡特征进行解析。引入百度地图API,将依托高速公路、高铁等城际交通方式的时间成本纳入供需时间成本计算模型,更准确地反映居民在城市群尺度下的出行与游憩选择。
在未来研究中,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对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质量、水平与承载力进行分类评估;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实际的出行意愿、游憩选择偏好、社会经济条件等影响因素,从而更加准确地量化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生态游憩服务的供需匹配关系,为国土空间生态游憩格局优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