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系构建北京中轴线空间格局
在北京中轴线发展至今的750余年间,始终与它“共生共荣”的是以元大都为基础、明清时期建设并沿用至今的北京城,现在被称为北京老城。它是中轴线的载体与根基,也是中轴线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在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统领下,河湖水系不仅构建了老城特有的空间格局、道路肌理与城市形态,而且营造了良好的中轴线遗产环境,让老城在新时代彰显出丰富的价值内涵。
2.1 外部形态——相对完整与开放
中国古代城市出于军事防御的需求,大都由城墙环绕,并辅以护城河保护[17]。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均筑有城墙,元大都是城墙环绕的平面为长方形的城市;明代则在继承元大都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先后经历南缩北墙、外拓南墙及增筑外城3次重大变迁[18],最终定型为“凸”字形城郭并保持至20世纪50年代,以城墙围合的空间形态构建出完美的中轴对称格局。为了配合城市转型,北京城的城墙在近现代陆续被拆除[19],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轴线的形态和格局。虽然城墙体系已不完整,但围绕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系完整保留了北京“凸”字形城市轮廓,对于城市外部形态的框定起着较好的强化作用。
1)目前北京市出台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文件中明确,北京老城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由此可直接说明护城河发挥着框架定型的作用。
2)护城河在历史上沿城墙分布,并鲜明地记录了北京历朝都城的变迁。虽然也有部分掩埋河段,但目前尚存的北护城河、东护城河(现为暗渠)、西护城河(现为暗渠)和南护城河仍然能将北京老城的“凸”字形轮廓完整地勾勒出来。对称的北京护城河体系对中轴线格局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是构建北京城市形态的主要载体,也是现存的唯一载体。
3)在空间形态上,护城河体系在沿城墙分布的同时,也向四周扩散。如长河向北京西北延伸,连通护城河与昆明湖;坝河和通惠河向北京东侧延伸,连通护城河与通州北运河;凉水河向北京东南延伸,连通护城河与通州北运河。这些河湖水系以北京老城为中心,形成了景观、园林和通风的廊道。
2015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连通老城内的后三海、前三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形成约20km长的“一环”环状水带;在其外围连通长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通惠河等10条河道及玉渊潭、龙潭湖、朝阳公园等8个公园的湖泊,形成约60km长的“水二环”;连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运河、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凉水河、新凤河等河道,形成约230km长的“水三环”[20-21]。这不仅能实现“三环水系”的相互连通、循环流动,还能将北京近郊、远郊河湖有效串联,共同构成北京老城既严谨封闭,又外向开放的格局,对北京形态格局的扩展延续具有重要作用。
2.2 景观格局——蓝绿交织,水城共融
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引领的老城整体保护过程中,营造“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是重要举措之一[22-23]。其中,“六海”是北京老城重要的水脉和城市景观,“八水”是流经老城的主要水系,包括莲花河、长河、通惠河(含玉河段)、外城南护城河、内城南护城河(俗称前三门护城河)、内外金水河、宫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及内城北护城河[4]。这些中轴线上的河湖水系,在历史上承担着供水(水源河道)、排水(防洪河道)、防卫(护城河水系)、航运(漕运河道)及景观(风景园林水域)等功能[8]。
此外,在北京城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还依托轴线布局了皇家园林和坛庙园林,如景山、西苑、社稷坛、太庙、万寿寺、紫竹院、乐善园、钓鱼台等;清代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模式,形成了内城里巷街坊、王府花园遍布的景象,外城则商业繁荣,陶然亭、黑龙潭等公共风景游览地逐步兴盛[5]。这些以水系为基础的绿色空间的打造,与“六海”“八水”共同构建了北京城蓝绿体系的主要框架,不仅为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将中轴线上的生态文明与古都文脉有机串联起来,使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有机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4]。
此外,在北京城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还依托轴线布局了皇家园林和坛庙园林,如景山、西苑、社稷坛、太庙、万寿寺、紫竹院、乐善园、钓鱼台等;清代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模式,形成了内城里巷街坊、王府花园遍布的景象,外城则商业繁荣,陶然亭、黑龙潭等公共风景游览地逐步兴盛[5]。这些以水系为基础的绿色空间的打造,与“六海”“八水”共同构建了北京城蓝绿体系的主要框架,不仅为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将中轴线上的生态文明与古都文脉有机串联起来,使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有机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4]。
如今北京老城内的蓝绿面积约9.2万km2,占老城区总面积的14.6%,超过了西安、洛阳、大同等现存古都城市老城区的蓝绿占比。它们不仅共同发挥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韧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营造环境宜人、景观优美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场所;通过优化和完善沿城墙旧址的绿地系统,凸显中轴线引领的四重城郭格局;通过保持蓝绿交织的城市色调和水城共融的景观格局,营造良好的中轴线遗产环境。
2.3 街巷肌理——不规则走向
棋盘式的道路网构成了北京老城空间的基本骨架。经过调研统计,城区内大部分街巷呈横平竖直、纵横交错的规则分布,但有250余条斜向街巷犹如血管脉络一般不规则分布,而这些斜街的形成大多源于河湖水系的影响(图3)。
首先,由于历朝历代城市水系的隔断,沿水或近水片区的街巷大都按照水系的走势而行,并非采用正南正北的走向[25]。如六海水域周边,不规则走向的街巷胡同有130余条,最典型的是位于什刹海北岸的鼓楼西大街,由于元代什刹海自西北向东南偏斜,所以营建鼓楼西大街时顺势而为,成为北京最古老的斜街(距今已有800年历史)。
除此区域外,还有临近北护城河西段的东西侧道路(如后桃园胡同、后英房胡同和西直门北护城街等)、临近古三里河附近的街巷(如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长巷三条和长巷四条)、龙潭湖附近的左安门内大街、幸福树大街,以及顺应河湖走向形成的斜街(如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烟袋斜街、宣南多斜街、杨梅竹斜街等)。其次,一些河流在发展演变中断流干涸,形成很多弯曲不规则的街巷[25],最典型的是位于老城西北部的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这2条道路曾是元代金水河河道,在明朝时金水河上游断流后逐渐变成排水渠,当时称大明濠、西沟或河槽。
清朝中叶,河道逐渐堵塞,到清朝末成为臭水沟。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京都市政公所”提出《筹划改筑大明濠》方案,将大明濠改建为地下暗沟,并在其上兴建马路,即南、北沟沿大街。抗战胜利后分别改名为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
此外,很多街巷胡同的命名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湾”与“沿”原义指顺着河岸或海岸的空间,后来逐渐被用来命名沿河的小路,如西海北沿、后海东沿、前海南沿、毛家湾、后牛肉湾等。河湖水系使严谨对称、横平竖直的棋盘式道路网发生变化,为城市肌理脉络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