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岸带开发与景观的3个特征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海岸带开发与景观的3个特征

日期:2023-06-14 14:34:56     作者:赵茜瑶    浏览:0    
核心提示: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和海景特征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时间深度概念,在深入挖掘海岸带景观的时间深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厦门环东海域海岸带为例,阐释了四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与应用
 
摘要:【目的】海岸带作为陆地和海洋交融的纽带空间,是人类活动和城市开发的热点地带。景观特征对于城市海岸带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海岸带在快速发展中面临景观趋同、地域特征丧失等诸多问题,亟须规划设计方法的更新。
 
【方法】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和海景特征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时间深度概念,在深入挖掘海岸带景观的时间深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厦门环东海域海岸带为例,阐释了四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结果】在探讨时间深度概念介入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摸底识别—空间再生产—系统建构—过程响应”的方法框架。
 
【结论】这一方法通过对城市海岸带空间内涵和时间层积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够在维度、尺度方面实现对既有方法的拓展,进而形成从场地分析到设计方法的思维贯通,同时在保留景观动态性、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场地复杂性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由于其丰富的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独特的海陆特性,成为人类活动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域,同时也是土地变动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区域[1]。近年中国海洋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驱动着沿海地区城镇持续加速扩展[2-3],城市海岸带空间开发和更新方兴未艾。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将景观作为综合策略用以保护和延续海岸带自身地域特征、整合海岸带复杂变化、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可实施路径。
 
1城市海岸带开发与景观特征
 
海岸带作为一种有限的线性空间资源,具有显著的价值稀缺性[4],海岸带空间的城市化历史悠久。早期,随着西方海滨旅游产业的兴起及其所主导的滨海区域城镇化发展,为了满足外来游客和置业者所幻想的原真性[5],以阳光(sunshine)、沙滩(sandbeach)、海洋(sea)为代表的“3S”景观成为被描摹和强化的对象,这种理想化的海岸带景观主导了旅游开发背景下的规划设计实践。

城市海岸带开发与景观的3个特征
 
此后,全球化进程中,沿海地区具有远高于内陆的城市开发速度与开发强度[6-7],滨海新城作为一种规模化空间经营形式随之出现[8]。与此同时,港口城市在后工业时期开始通过城市海岸空间的景观更新带动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日本横滨、德国汉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先后通过多阶段的更新实践实现了城市海岸带空间品质和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
 
海岸带景观具有看与被看的双重属性[9],这些功能更加复杂、需求更加多样的城市区域一方面试图将海岸带景观体验带入城市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将之视作体现空间品质和强化城市吸引力的重要锚点。因此,全面、高强度的空间开发模式催生了大量高品质的实践作品。可见,在滨海城市的开发过程中,海岸带特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质是空间营造实践的重要动机,以景观建设为契机可以优化城市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格局。
 
然而,大规模、高速的海岸带开发在使大量城市海岸带“改头换面”的同时也带来“千湾一面”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城市海岸带建成景观的“低感知度”和“低辨识度”[10-11],地方特征趋同,原生性景观资源持续减少[12]。间接地,开发提案驱动的空间重构带来传统产业被挤压、本地社区的利益缺失、绅士化地区出现等问题[13],不利于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快速增加的人工地貌则改变了海岸带原有的水文条件,导致原本长期建立起来的自然/半人工环境生态系统被破坏[14]。
 
目前,景观风貌特征在海岸带空间规划的相关领域已经受到了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海岸利用模式、海陆地理格局等海岸带景观特征的表征对于城市风貌构建、开发控制等策略制定的前置作用[15-16]。在滨海城市化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已经出现海景特征评估(seascapecharacterassessment,SCA)方法对海岸带风景特征进行认知和描述,其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指导海陆过渡区域规划政策和设计工作的环境描述指征[17-18]。
 
中国尚未开展相关的景观特征评估工作,但已在人文地理研究中从海洋文化[19-20]、滨海传统聚落[21]的角度对海岸带景观进行了类型辨析。然而,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评估方法运用于实际设计环节时,仍在维度、尺度和流程上存在局限。维度上,尽管在SCA中已经认识到了海岸带是动态景观[22],形成了有利于实现陆海统筹目标的海岸带空间界定方法[23],但从空间维度出发的分类方式在整合陆域和海域时无法完全突破陆地、潮间带、海洋的空间组分和三元结构。
 
尺度上,现有的SCA已经形成了多尺度嵌套的评估体系[24],例如,英国的SCA分为国家—区域—地方3个层次,比例尺多集中于1∶250000至1∶25000区间[25]。但这仍与以项目制为主的具体规划设计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实践者不能对真实场地中的海岸带景观要素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亟须探索能够适应规划设计实操尺度的景观特征评估和理解方式。
 
流程上,SCA所评估的景观价值可以作为选择开发地点、确定开发强度等决策行动的证据基础[26],但在具体的场地设计环节中仍然缺乏应对海岸带景观特征复杂异质性的组织逻辑,易于造成对叙事的排他性[27-28],例如,在贝尔法斯特的滨海区域更新设计中就出现了对“泰坦尼克号”遗产以外其他海洋文化的忽视[29]。因而需要建立从了解景观特征差异和价值到设计生成的诠释链条。
 
 
基于此,从海岸带景观特征出发,探索一种有效的、可实施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以综合保护海岸带特有的文化属性及自然环境系统,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目前海岸带景观特征的现状问题和研究局限,尝试提出将时间深度特征引入场地尺度下海岸带景观特征的分析识别和设计生成过程,进而形成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更多关于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