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物多样性的6个保护策略及应用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乡村生物多样性的6个保护策略及应用

日期:2023-06-06 11:22:05     作者:向羚丰    浏览:0    
核心提示:根据乡村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基于乡村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针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笔者重点结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应用
 
根据乡村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基于乡村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针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笔者重点结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4.1优化乡村景观格局,遵循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框架
 
乡村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和生态交错区域,是千百年来乡村劳动人民与自然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景观类型,包括乡村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37-38]。乡村中各类景观要素协同耦合形成复合性景观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39]。

乡村生物多样性的6个保护策略及应用

 
笔者提出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biodiversity-friendly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BFRLPD)框架(图2),以人居聚落和农林牧渔系统建设为核心,将多功能农业景观、山(丘)-林-田-溪-塘-居多功能聚落景观、农-林-草-湿一体化立体多维景观、乡村生境网络体系有机镶嵌融合。其中,多功能农业景观在满足农林牧渔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发挥其维育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山(丘)-林-田-溪-塘-居多功能聚落景观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优良健康的居住环境,又可为各种动植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境类型。
 
无论是乡村自然景观,还是农业景观、聚落景观,都应整合农、林、草、湿各生态要素,形成农-林-草-湿一体化立体多维景观,形成有益于生物物种栖息的立体生境空间。乡村生境网络体系依托于农-林-草-湿一体化立体多维景观中的多种要素与有机结构,同时包含有乡村各物种间的功能与营养联系。乡村生境网络体系的构建强调乡村生境的整体性、连通性,强调乡村生境与城镇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连接作用,通过乡村道路绿带、河溪沟渠绿廊、乡村篱笆系统串联各类乡村生境,使之成为一个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整体生境网络。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和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在不同区域形成了截然不同、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因此,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运用BFRLPD框架。
 
4.2协同乡村发展目标,应用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三分区模式

乡村生物多样性的6个保护策略及应用
 
农业是乡村的主体,农业景观是乡村景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农业高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和协同,本研究提出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农业三分区模式(图3),即在乡村功能分区上合理规划高产农业区、传统农业区和半自然生境。
 
1)合理划定高产农业区,为更多受保护的物种留出生境空间。高产农业区不仅意味着高的人工投入,而是更强调农-林-牧-渔复合、种-养-加结合的立体共生农业,在单位土地空间上产出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2)利用传统农业区保护农田相关物种。在乡村农业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空间不仅为农田物种提供栖息生存环境,同时与农田相关的各种乡野杂草和野生动物物种的生存也依赖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以及传统林牧渔业作业方式都为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赋存基础。
 
3)保留、修复及重建乡村半自然生境。乡村半自然生境广泛分布于乡村区域,如乡村孤立高地、深切沟谷、农业地块边缘区、农林交错区、乡村聚落周边。乡村半自然生境是乡村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物种源,为本地植物繁衍提供场所,为野生动物的活动提供迁移走廊。
 
镶嵌分布的高产农业区、传统农业区和半自然生境不仅可以保护半自然生境中残存的物种,还可以让它们“播种”并重新繁衍于整个乡村地区。
 
4.3传承乡村生态智慧,创新共生型生态产业体系
 
传统乡村具有紧密的生物—文化联系,蕴含着丰富的生物文化多样性[21],充分挖掘千百年来乡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智慧并传承有益的乡村风俗和宗教信仰,有助于乡村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维持。同时,将富含生态智慧的稻田-陂塘系统、桑基鱼塘、圩田、山地梯田等乡村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与乡村“三生”空间有机结合,可创建农-林-草-湿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农林牧渔多产业共生的共生型乡村生态产业体系,在充分利用单位土地空间获得最优生态产品的同时,能够保护及提升乡村生物多样性。

例如,重庆市梁平区猎神村传承了山地乡村传统生态智慧,建设了顺应山地地形、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功能、多效益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40],发展形成了湿地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等共生型乡村生态产业。
 
4.4针对乡村目标物种,构建立体生境网络
 
乡村景观维系了全球约50%的野生濒危物种的生存,德国大约有75%濒危物种的生存取决于农林生产区,瑞典50%~70%受威胁的维管植物依赖于开阔和多样化的农业景观[16]。除此之外,传粉昆虫、土壤动物、鸟类、兽类中的很多物种是乡村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承担了授粉、传播植物繁殖体的重要生态功能。针对乡村目标物种(如传粉昆虫、植物繁殖体传播者等生态系统关键种)的生活需求,应保护与重建多种乡村生境类型,包括乡村农业生境、乡村淡水生境、农-林-草-湿立体多维生境、乡村道路绿带、河溪沟渠绿廊及篱笆系统,并注重各类生境的空间关系与功能联系,形成生境类型多样、生态连通性良好、有利于多物种共存的乡村立体生境网络。
 
4.5识别乡村小微生境,保护整体生境网络
 
在乡村区域,保留有很多对乡土动植物友好的小微生境类型,包括篱笆、茅草屋、瓦房、干砌石墙、堡坎、稻草垛、水塘、水井、边沟等,它们常常与传统农耕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相伴存在,是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的小微空间。在乡村景观营建中,应加大对这些小微生境的保护力度,开展乡村小微生境调查、识别与保护,并将其纳入乡村生境网络中进行整体管控,减轻乡村绿色空间均质化、单一化、人工化等问题对乡村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4.6融合乡村“三生”空间,营建有机人居环境
 
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将“三生”空间有机交融,因地制宜地形成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各种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模式。在平原地区,可借鉴林盘生态智慧,将水、土、树、屋有机组合,使平原林盘人居系统成为平原乡村生物多样性的庇护地及物种源。在山地丘陵区域,将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房屋、水系有机融合,形成立体多维的人居系统,为各种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物种提供适栖生境。
 
4.7案例分析:印屏村乡村景观营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

乡村生物多样性的6个保护策略及应用
 
以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印屏村为例(图4),展示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综合应用。印屏村是渝东北地区典型的丘陵区域乡村,区内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灾害较少,盛产水稻、花生、豆类,经果林以柚子、柑橘为主,养殖业以鸭、鹅、淡水鱼为主,自然植被主要由短刺米槠、马尾松、柏木林和竹林组成,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稻田、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丘陵地区乡村成为鸟类、小型兽类的家园。由于该镇离梁平城区很近,在快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了较强的人为干扰,包括各级道路硬化建设对乡村生境的影响及分割,土地整治过程中对农田的条块化、规则化的处理,以及乡土特色建筑的消失和相伴生的各种小微生境的丧失,这些都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近几年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印屏村通过“三生”空间有机交融的人居环境建设,以人居聚落和万石耕春稻田生产系统建设为核心,以“稻-鸭-鱼”共生系统和冬水田轮作方式,维系农业生物多样性;围绕以“丘-田-林-塘-居”为主的聚落景观建设,使聚落“四旁”林的林-草结构成为昆虫及鸟类栖息的场所,院落内及周边的水塘、沟渠等小微湿地成为水生昆虫、鱼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生境,在聚落与稻田、耕地之间营建线性沟渠、野花草甸带、篱笆等线性生境廊道,构建乡村生境网络;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乡村农业三分区模式,以综合措施建设丘区农-林-湿示范基地。乡村生产-人居-生境复合系统的构建在满足印屏村原住民健康生存需求的同时,维持和丰富了乡村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标的乡村生态振兴。
 
5结论及展望
 
当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研究侧重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往往忽视了促进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机会[41]。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乡村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乡村生物多样性概念,探讨了乡村生物多样性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从非生物因子调节、生物因子节、人与自然协同共生调节3个方面,对乡村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重点结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策略,创建了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框架及乡村农业三分区模式。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深入阐明乡村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调控关键技术及调控机理,以下3个方面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1)在乡村生物多样性详查的基础上,开展乡村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识别,并进行全面保护。
 
2)研究乡村生物多样性与碳汇功能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乡村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技术与模式。
 
3)将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与乡村生态振兴紧密结合,探索生物多样性保育与乡村绿色发展协同共生的路径及价值实现机制。
 
>更多关于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