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公园发展历程回顾
回顾深圳公园发展历程将有利于理解深圳公园发展过程中的机制模式,持续擘画“公园里的深圳”的“一张蓝图”。深圳公园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基础构建时期(1981—1990年)、模式探索时期(1991—2000年)、高速增量时期(2001—2010年),以及多元发展时期(2011—2020年)。
1.1基础构建时期(1981—1990年)
特区成立之初,城市规划处于探索阶段。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确立了深圳城市“带状组团”的基本空间框架并在各组团间保留了自然河川、绿化隔离带作为空间界限[18],奠定了“城绿相依”的生态格局,为推动公园城市—公园城区—公园社区各层级的系统化、精细化体系建构奠定了空间格局。
特区成立之前,深圳仅有始建于1961年的东湖公园一个公园。1983年,深圳市政府代表团赴新加坡考察后提出建设花园城市。1985年开始筹建荔枝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洪湖公园和仙湖植物园[19]。这批公园具有多元融合的建设风格,凸显了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特点。在管理层面,《深圳市园林绿化条例》的出台保障了各类绿化用地的比例并明确了不同类型绿地的管理主体,奠定了此后公园建设的权责划分基础。
1.2模式探索时期(1991—2000年)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以下简称《96总规》)的规划范围覆盖到全市区,确立了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网状组团”结构。深圳在《96总规》编制的同时开展了特区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山海丘陵和带状地貌“楔入”3条南北贯通的组团隔离林带[20],形成了城市空间与自然本底“W+M”形的拓扑咬合关系[21]。
“特区一体化”是本时期城市发展的重点,但全域各组团发展模式与时序的差异仍然显著,公园体系与建设模式都仍处于探索阶段。原特区内在本阶段筹建了多个市区级的大型公园,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则提出开展建设特区后花园的“四个一工程”[19]。在管理上,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使绿地建设目标法律化,同时各类绿地指标与投资计划得以明确[22],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市政府的单列计划,为深圳建设园林式现代化城市奠定了法律和经济基础。
1.3高速增量时期(2001—2010年)
本时期是实施《96总规》与筹备《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10总规》)的衔接阶段。此时深圳高速增长的经济需求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矛盾已日益尖锐,城市发展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19]。2005年深圳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在法规层面上保障了深圳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稳定。作为全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试点城市,深圳开创性提出了“森林/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并推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23]。
市城管局将2002年与2005年确定为“公园建设年”[24]。2009年,深圳启动建设“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在管理层面,通过建立公园编码实现数字化管理,确立“三个明确”原则——明确业主单位、明确管养单位、明确经费供给[25]。2010年,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并广泛征求市民对公园的意见与需求[26]。经过这一阶段,深圳实现了公园数量从百个到800多个的飞跃,成为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
1.4多元发展时期(2011—2020年)
《10总规》是深圳首个不追求新增建设扩张,由增量空间拓展转向存量空间优化的转型规划[19]。面向更精细化的城市营造,针对公园和绿色空间建设深圳开展编制了更多专项规划、规范条例与实施方案。
以2017年举办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契机,深圳在全市广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27]。2017—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等各类重要城市盛事成功举办。2019年,深圳实现了“千园之城”的建设目标[28],并开始探索快速增量转变为全域统筹的新模式。在管理层面,深圳根据市民的意见设置全年免费开放等管理条款,并详细划分市—区—街道办各级管理事权,还探索参与式城市微空间提升优化方式。
经过40年的努力,深圳公园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个公园发展至2021年底已经建成的各类公园1238个(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1%[29],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从“规划—建设—管理”3个层面纵观,空间规划在深圳公园和城市发展中展现出重要的引领和塑造作用,规划赋能效应明显[15]。深圳通过出台总体规划和各类法规条例建立城市发展建设的结构性要素,全面指导并预控了城市空间的建设,超前发挥了城市绿色空间的限定作用,为深圳公园的高效增量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手段可以成为主要抓手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