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的创新与探索
4.1系统升级高密度城市的山海生境体系
基于深圳山海城相依的特色空间结构,结合《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构建的“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结构,《纲要》提出以生态为先,稳固全域生态空间格局。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统筹推进山体、水体、海洋、森林等各类生态要素修复,采取自然空间分级分类的保护性利用方式(图5),衔接深圳“山海连城计划”提出的“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山海骨架,营造城市级生态游憩网络。在此基础上,以“低干扰、生态化”的远足径、郊野径为媒介完善亲自然路径,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亲自然体验机会,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同时充分激活城市小微空间,推进绿地系统的近自然经营,营造身边的自然生境。
4.2精准识别人群需求,营造人人共享的公园城市场景
目前,深圳公园虽然在数量上十分可观,但仍与市民实际使用需求存在差距。针对公园分布不均的问题,首先,《纲要》根据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单元[37],识别出重点提升单元,作为精准实施的依据;其次,《纲要》提出激活消极的带状绿化空间、融入公园功能的策略,以促进公园均衡化布局。针对可达性不足问题,《纲要》提出推动多道融合、慢网连接目标[38],构建多层次户外休闲步道体系。针对“千园一面”、功能活动单一等问题,《纲要》通过建立“十全十美”公园标准,引导完善公园功能。
4.3强化城市运营理念,促进城园融合
为打破城市与公园割裂的现状,《纲要》提出“无边界公园”概念,旨在通过联动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推进公园融入城市片区一体化发展,创新提出建设公园活力中心、建设公园社区、建设公园综合体3项核心举措。结合各片区中心,打造国际化的公园活力中心,形成更具魅力的国际化城市客厅;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城中村三宜街区、产业创新区等特色片区,打造公园社区与公园街区;结合城市文化体育功能与设施,打造公园综合体。
4.4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
《纲要》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智慧化现代化服务与管理平台的构想。面向管理者推出全生命周期绿色数据库、城市绿化适用植物库,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同时,面向公众推出互动服务平台,探索创新性参与式设计路径和建设智能服务设施。此外,《纲要》强调要继续以社区共建花园为抓手,创新建构全社会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推进,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工作机制。
4.5坚持开放式规划,多方协调、上下联动
《纲要》既是统一共识的顶层规划,也是共同行动的协同规划。编制工作在横向上注重协同各局规划基础与现有行动,纵向上关注对接各区发展方向、既有规划与重点项目。提出多规合一、多网合一、多道漫游的目标,统合各类绿地、慢行系统,搭建系统性空间框架。
《纲要》更是汇集众智、共同参与的市民规划。在《纲要》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了4次公园城市工作坊,分批邀请了数十位来自各行业的专家、人大代表等建言献策。围绕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交流各领域的先进经验,达成深圳公园城市共识(表3)。此外,《纲要》充分考虑到面向公众的公园城市理念宣传普及,在纲领和行动举措提炼中注重采取更贴近民生、通俗易懂的视角语境。
5结语
深圳在城市增量开发的阶段完成了从“一个公园”到“千园之城”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在存量时代又继续先行探索从“千园之城”到“一园之城”的公园城市深圳范式。自2020年启动编制工作以来,《纲要》已经对深圳公园城市建设产生了诸多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建立了多层级的公园城市总体共识。《纲要》推动了公园城市理念共识与行动计划纳入政府行动方案,带动了下级行政单元的公园城市规划行动。
2)促进了“公园里的深圳”到“自然里的深圳”的转化。与“山海连城计划”协同,推动了山海城相依的城市魅力骨架的实施,完善了亲自然路径网络。
3)带动了以社区共建花园为抓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纲要》编制工作推动了社区共建花园计划的谋划和实施。
4)促进了绿色价值的经济转化。在“公园+”理念的引导下,深圳开展了“书香艺术进公园行动”。通过增设轻餐饮服务点、可移动餐车,开通公园、体育场馆设施预约服务,设立草坪帐篷区和周末文创市集区等途径,积极营造丰富的公园城市生活及消费场景。
《纲要》的编制实践是公园城市理念结合深圳城市特质的生动实践,打通了深圳公园建设的纵向、横向路径,有效发挥了公园城市理念在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系统、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未来,随着深圳公园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在《纲要》的指引下还有很多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创造新的“深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