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铁路对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的3个总结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北京郊铁路对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的3个总结

日期:2023-05-28 08:42:09     作者:孙喆    浏览:0    
核心提示:北京乡村地区鸟类生态源地面积小且分布不均,约占乡村地区面积的 18%,主要分布在水库、河道及其附近的湿地、耕地,稀疏分布于南部平原区和西部浅山区,连通性水平不理想,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线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图论和生态网络分析,设置不同情景研究市郊铁路建设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乡村地区鸟类生态源地面积小且分布不均,约占乡村地区面积的 18%,主要分布在水库、河道及其附近的湿地、耕地,稀疏分布于南部平原区和西部浅山区,连通性水平不理想,存在高成本的鸟类迁徙路径和明显的踏脚石缺失;
 
 2)在 S0~S3 情景中,鸟类迁徙路径因市郊铁路建设产生回避效应,逐渐向北偏移,路径成本增加。S3 情景的生态走廊分布呈北密南疏,重要生态廊道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南部存在生态断裂点。

北京郊铁路对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的3个总结
 
 针对研究结果,笔者提出的北京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连通性优化建议如下。
 
 1)分级保护,将生态廊道和生态源地均分为 3 级,赋予各级廊道不同宽度范围,按时序优化,激活其生态效益;区分生态源地各级的优化功能,提升生境质量。
 
 2)增设源地,在重要廊道和路径高频区交汇处增加 17 个生态节点作为鸟类迁徙的踏脚石,经计算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连通性水平整体提高。
 
 3)优化断裂点,在生态廊道与市郊铁路交会处识别 25 个的生态断裂点并设缓冲区,采取林相改造、防护林建设、优化种植种类和数量、退耕还湿等措施,分区域优化缓冲区生境质量。
 
 本研究关注当前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探讨线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及其优化方法。采用的景观生态学、图论分析、情景分析等多种方法,有助于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乡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一定参考。
 
 本研究聚焦北京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连通性分析,并未考虑其他范围内生境斑块的影响,后续可进一步开展中心城区及深山地区鸟类生境斑块的生态效应,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更多关于北京郊铁路对乡村地区鸟类栖息地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