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日期:2023-05-27 09:58:12     作者:孙源    浏览:0    
核心提示:浙北平原水乡城镇群所体现出的地缘秩序,建立在城镇区位与河流的脉络层级基础上,即由各级河流联系县城和市镇所构成的城镇网络结构,具体表现为主干河道串联各个县城构成网络的“县城-干流”整体框架,子河流联系各次级市镇构成网络的“市镇-支流”主体。
结果与分析
 
3.1城镇空间分布:“中心-边缘”群体秩序


 
钱塘江自西南向东北经杭州湾入东海,居于北岸的杭嘉湖平原面积达7620km2,河流水系如蛛网般密织;南岸的宁绍平原呈东西狭长的带状,平原内分布有较多会稽山,四明山余脉的零星孤山丘陵。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将1918年浙北平原的城市、集镇和集市等聚落点的地理分布分别通过核密度分析可视化(图3),探讨城市-城市、城市-集镇以及城市-集市之间的空间格局(图4)。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在地理分布上,各城市聚落点的区位分布(图3-1)相对匀质,而市镇则出现若干明显的高密度集聚组团。集镇(图3-2)多分布于杭嘉湖平原,在海宁县城东北部9km出现高密度集聚组团,以及在平湖县城东部13.5km、余杭县城—杭县城的中段分别出现了集聚组团;吴兴县城东南方向15km处以及上虞县城东北部12km处有若干集镇呈组团集聚。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集市(图3-3)高密度集聚于余姚县城至慈溪县城的北部18.5km外滨海涂区和鄞县城的东南方向约6.5km三江交会的平坦地带;在吴兴县城东南方向15km、萧山县城至绍兴县城的中段亦有集市组团聚集。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在群体空间格局上,杭嘉湖平原西部的“长兴—吴兴—德清—武康—余杭—杭县”从北至南方向形成一条城市链,中部平原的“桐乡—崇德—海宁”以及东部平原的“嘉善—嘉兴—平湖—海盐”同为南北纵轴城市链,3条城市链之间由连通自西南方向杭县城至东北方向嘉兴县城的京杭大运河联系。而在宁绍平原,平原腹部由浙东大运河串联起沿东西向展开的“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鄞县—镇海”带状城市链,近海是由“三江城—沥海所城—临山卫城—浒山所城—观海卫城—龙山所城—后所城—郭巨所城”8座卫所城构成的防御型城市链(图4-1)。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市镇不仅受到县城的辐射引力作用,同时是衔接城乡的空间枢纽。市镇群中以高、中密度集聚而形成的组团多位于城郊地带,集聚组团的中心距邻近县城的平均距离约为18.3km,表明了市镇群不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卫星式集聚(图4-2、4-3)。

在此情景下,小范围内集聚的数十个市镇通过发挥组团的规模集聚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县城与县城之间、县城与乡村之间由于地理间隔过大、交通不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地理位置相近的水乡市镇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承担了城市辐射范围之外的城郊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职能。
 
3.2水系组织逻辑:“聚落-河流”动脉层级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动脉性描述了不同层级要素之间的一种联系策略。以道路交通网络为例,动脉原则定义为每条低级别、不一定连续的道路须链接到相同或更高等级的道路,遵循此规律最终形成一个连续的道路系统。浙北平原的河流数量众多、层级丰富,在历史演进中顺应农业灌溉、水路交通、生活用水等经济社会需求,经过人工改造形成了相互贯通和联系的河网体系,符合动脉性模型的应用条件。

在河网的动脉性模型中,高层级的水道将次级水道连续地联系起来,进而实现由不一定连续的支流过渡到连续的干流,最终组织成宏观的人工河网系统。其中,河流分级依据[29]为河道宽度及其所直接关联的人居聚落规模(表2)。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浙北平原水乡城镇群所体现出的地缘秩序,建立在城镇区位与河流的脉络层级基础上,即由各级河流联系县城和市镇所构成的城镇网络结构,具体表现为主干河道串联各个县城构成网络的“县城-干流”整体框架,子河流联系各次级市镇构成网络的“市镇-支流”主体(图5)。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在动脉性原则的河网链接策略下,河流要素在经济社会演化过程中有序组织(图6-1),外显为平原河网景观和水乡城镇风貌。一级河道钱塘江流经杭县城,是浙北平原的区域政治经济中心;鄞县城、嘉兴县城等大城市则倚于甬江、大运河等一定流域范围内的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如海盐塘、嘉善塘等是沟通嘉善县城、海盐县城等小城市的主要城际航线;新塍镇、泗安镇等市镇也有沟通镇际航线的新塍塘、泗安塘等四级河道;穿镇而过的一条或多条五级河道,不仅构成了市镇形态结构骨架,也是市镇与周边农村往来的主干孔渠,如南浔镇十字相交的市河等(图6-2)。

浙北城镇顺应地理环境与自然河流的原生基底,在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导向下协调河网的层级、规模和链接方式,进而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聚落与各级河道之间递进关联的组织逻辑。
 
3.3“镇-水”协同关系:“城镇群-水网”拓扑结构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拓扑作为一种结构分析方法,定义了要素间的空间位置相关性,包括相邻、重合和连通等。依托于浙北平原“小、碎”的水陆基质条件和“小农、小工、小商”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定地区的水乡城镇群构建了精细化的水网拓扑模式,便于城镇之间资源流动、产业协作和互惠共生。基于平行状、网状、辐射状、树枝状等水系排列的基本模式[30](图7-1),分别选择姚慈平原北部滨海涂区、太湖南部平原、杭嘉湖东部平原和宁波平原4个区域样本,用单线(link)和节点(node)作为模式语言图示,设定整体网络与路径之间的拓扑规则,进而解析城镇群在特定水陆条件下的“镇-水”空间结构。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3个结果与分析

相较于城市,市镇单元数量多、规模小,平面形态呈带状、团状,选址灵活且单元间合作紧密,兼有城镇单体的独立性和城镇群的协作关系,因此城镇群与不同层级河流结合的空间关系复杂多样,主要呈现为4种中观城镇群尺度分异的形态类型(图7-2、7-3)。
 
1)在水系平行状排列的滨海凃区,市镇多位于横塘与纵浦⑦的交汇处。如姚慈平原北部地区密布南北向纵浦,由一条东西向的古横塘串联起沿河线性排布的白沙市(今宁波市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历山市(今宁波市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周巷镇等市镇;处于纵浦中段位置的天元市(今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天元村)、百雨桥市(今不详)、马家市(今宁波市慈溪市宗汉街道马家路村)等小型集市通过东西向的次级水道及陆路交通相互联系。
 
2)低洼圩田地区的河流呈网状形态,市镇分布于主干河流“横塘-纵浦”棋盘格式河网的汇水处。如在太湖南部平原,双林镇、织里市(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大钱镇(今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大钱村)等市镇依附于格状河网;另有晟舍镇(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村)、陈溇市(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戴山镇等市镇位于网格内再细分出的子河网汇水处。此外,由于破碎地貌条件下的子汇水点相隔较近,市镇多发展为占据2个以上汇水点的带状街市。
 
3)辐射状水系干流多由人工改造而成,辐射中心与城市重合,市镇分布于干流延伸的城郊地带。如流经杭嘉湖东部平原地区的嘉善县城、平湖县城等城市的河流干道上相隔4~6km分布了广陈镇、新仓镇、衙前镇等市镇。随着辐射范围的延伸,近于平行的次级河流及陆路道路成为外围间隔较远的干流之间的沟通孔渠。
 
 
4)山前平原的水系随地势缓降多呈树枝状自然延展,市镇占据河流分岔节点。如位于宁波平原的萧王庙市(今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鄞江镇、江口镇等较大集镇皆位于山中溪水干流出山口的河畔边,至下游局部地势平坦地区,树枝状支流之间密切连通,趋于较疏的类网状形态。
 
>更多关于浙江北部平原水乡城镇群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