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园林该以何种方式让世界认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与内涵成为重要课题。
【方法】基于此观照,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海外中国园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探讨在特定的园林空间中的身体体验。
【结果】通过身体感知,仿古园林以精致的要素与空间组合展现“中国性”;通过意境隐喻,现代展园以崭新姿态传达中国的审美情怀与文化取向;通过体验互动,园林活动以具身表演与时空环境的深度融合将中国文化艺术推广至海外大众。
【结论】最终可以发现:通过以上3种方式,海外中国园林在景观体验中成功挖掘了游客的认知并引发多样性的探索和想象,持续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海外中国园林在中外园林文化交流历程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给予海外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国园林文化的机会。当前该研究领域存在2种主流思考及研究趋势:其一,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全新产物,理解各式海外中国园林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方式、效果差异;其二,在以园林为媒介开展的传播现象中,思考传统中国文化融入西方现代生活的途径。本研究对上述2种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对于海外中国园林的定义和内涵,前辈学者已然做出深刻解读。本研究无意从园林设计角度进行评论,而是倾向于在当代文化艺术认知研究的语境下,结合园林游赏实例展开探讨,揭示海外中国园林的形塑力量,探讨不同层次的景观设计与体验对游客的感知和行为的塑造过程。
在技术无限延伸与资本无序扩张的今天,当代中国艺术文化作品的输出陷入符号化的快餐式传播困境。身体体验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化艺术的输出方式及效果提供了全新视角。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强调:“基于身体的认知活动往往是非表征的,身体是我们认识世界并与世界交流的媒介,世界的意义在身体感知中不断地拓展、延伸。”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均出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即走向了“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2]。叶浩生全面概括了具身认知的理论特征,包括具身性(embodiment)、情境性(situation)、生成性(enactment)和动力性(dynamic)等[3]。身体体验既是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智慧凝结,也是文化、艺术的创造源泉,更是风景园林营建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世界艺术现代性的宏观背景下,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代表的视觉艺术作品,因其独特的观赏方式、感知机制而备受关注。伴随“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2013)从认知艺术学角度,提出了东西迥异的“具身观看”理念,开展了对于中西方园林认知方式差异与中国园林“具身观看”的思考。苏立文在《中国艺术史》(TheArtsofChina)一书中,重点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具身性”特征——流动的观看与视觉的积累。身体作为审美的主体和接受者,艺术作品的媒介要素及形式至关重要,经由身体萌发的感官技术在艺术鉴赏时不容忽视。
在身体“在场”意识的牵引下,视觉感知、知觉感知和视觉记忆不断累积与叠加:从局部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在整体和局部间形成循环往复[4]。进一步地,苏立文开始借助想象力来怀疑和突破西方传统艺术的观看方式和文化样式,在《东西方艺术的交会》(TheMeetingofEasternandWesternArt)中对中西方园林的观看方式进行了横向比较,“中国园林是微观式的,就像中国山水画卷一样,观赏者一边舒缓开卷,一边想象自身在山峦湖水中的游历;欧洲园林风景画的理想概念体现为,像观看一幅风景画似的对于美景的一览无余”,他强调,“中国园林是进入一个身临其境亲自感受的自然世界”[5],这与中国园林美学中秉持的“身体入画”观念不谋而合。在中国园林的景观空间中,身体作为观看、游赏的主体,空间与场景的变化使得人的认知在身体体验中不断变化。在游客的移动和游览过程中,伴随着由远而近的观赏,园林游览历程也成为艺术欣赏、理解文化的一部分。
在身体“在场”意识的牵引下,视觉感知、知觉感知和视觉记忆不断累积与叠加:从局部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在整体和局部间形成循环往复[4]。进一步地,苏立文开始借助想象力来怀疑和突破西方传统艺术的观看方式和文化样式,在《东西方艺术的交会》(TheMeetingofEasternandWesternArt)中对中西方园林的观看方式进行了横向比较,“中国园林是微观式的,就像中国山水画卷一样,观赏者一边舒缓开卷,一边想象自身在山峦湖水中的游历;欧洲园林风景画的理想概念体现为,像观看一幅风景画似的对于美景的一览无余”,他强调,“中国园林是进入一个身临其境亲自感受的自然世界”[5],这与中国园林美学中秉持的“身体入画”观念不谋而合。在中国园林的景观空间中,身体作为观看、游赏的主体,空间与场景的变化使得人的认知在身体体验中不断变化。在游客的移动和游览过程中,伴随着由远而近的观赏,园林游览历程也成为艺术欣赏、理解文化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具身认知”理论在文化艺术作品解读层面上需要身体“在场”的发现与体验。作为当代特殊的中国文化传播现象,海外中国园林无论是在实体环境还是文化体验方面,都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本研究以仿古园林、转译园林、唐人街园林3类具有代表性的海外中国园林为典型案例,更清晰地窥见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路径探索与认知现状,并结合“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和动力性特征,以游客身体体验和园林文化表征为切入点,从“身体感知”“意境隐喻”“体验互动”3个角度,阐释海外游客如何通过景观体验,在身体与精神的交流往复中,不知不觉构建起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当代认知。本研究致力于挖掘海外中国园林在景观体验中的游客的认知及多元想象,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1身体感知
园林景观空间中,感觉、知觉是人最直观、最基本的身体体验,也是海外游客认识中国园林的前提,甚至奠定了游客身体感知的第一印象。时至今日,海外中国园林作品已遍及全球,中国元素的应用及形式也因地域差异而大相径庭。以明轩(TheAstorCourt)为例,约翰·迪克森·亨特教授(JohnDixonHunt)曾言:“明轩是一座‘重新改造的花园(reinventedgarden)’,并且‘有些奇怪(somethingofanoddity)’。”[6]明轩借助高超的技艺给海外游客提供了中国式的视觉、知觉体验,并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中国园林文化复兴热潮,给西方带来的视觉震撼意义远大于对“真实”“还原”的质疑。
进一步,中国式的感官体验通过园林将要素与空间彼此组合并物化,通过东方特有的“具身观看”方式予以外化。考察当时美国的艺术审美背景,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时间正是中国园林输出的绝佳契机:20世纪70年代工业化与博物馆业快速发展,机械、钢铁和玻璃已经令观众厌倦[7],以真材实料建造的中国花园配合中式元素的收藏唤起新意。早期美国人对中国园林的认知主要受欧洲知识体系影响;民国时期,美国富豪也曾通过中国旅行在私家花园进行中国小品雕塑的收藏。但中国园林的造园技法、精神内涵并未得到关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基于这一背景,我们或许可以在洛克菲勒花园的建设中获得启发。在20世纪的装饰艺术时代,洛克菲勒花园(AbbyAldrichRockefellerGarden)是“首批建造中国花园的认真尝试”的典型作品之一——中国亭、月洞门、宝瓶门、红墙黄瓦等元素,甚至连瓷砖都来自中国宫殿[8](图1)。洛克菲勒花园中的中国花园范式在视觉感官上与明轩形似,但洛克菲勒花园依然缺乏中国园林阴阳相协、精魂神韵的内在精髓。
得益于传统的设计原则与建筑技术,以及中国原装出口的园林材料、中西结合的预制装配原理,明轩以视觉形式呈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形象与理念。遵循“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设计理念和阴阳平衡的布局原则,明轩在400m2的空间中,营造出山、水、屋、廊、亭台兼具的精巧布局,建筑所用梁、栋、窗、廊之木材均为来自中国的珍贵树种。其中,水平横梁、椽子均由冷杉木制成,曲线形椽子、栏杆和美人靠则用香樟木雕成,木花格窗用的材质为银杏木(图2)。
在搭建技艺上,全部木构件都采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技术。蓝灰色的瓷砖也是表达“中国性”的关键材料之一,砖瓦由苏州陆慕镇“御窑”烧制,滴水瓦、屋顶瓦上镌刻中国书法、水墨意象,滴水瓦上有汉字“寿”纹,屋顶瓦片上的“桃子”象征福寿绵长。
在搭建技艺上,全部木构件都采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技术。蓝灰色的瓷砖也是表达“中国性”的关键材料之一,砖瓦由苏州陆慕镇“御窑”烧制,滴水瓦、屋顶瓦上镌刻中国书法、水墨意象,滴水瓦上有汉字“寿”纹,屋顶瓦片上的“桃子”象征福寿绵长。
除了假山,明轩庭院的西南角设有一汪池塘,还原网师园“殿春簃”之“涵碧泉”意境。山在中国文化哲学中被认为是“阳”,柔和的流水则被视为“阴”,水穿岩石而过,岩石、水流在阴阳调和之际达到了平衡。池塘中的“锦鲤鱼”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风水至宝——集天地灵气、载水之华贵,有祝福当代首次中美园林文化交流万事如意、顺风顺水的意味(图3)。
林木芳草错落有致,讲究排篇布局,是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主要特点之一。受限于跨国条件和场地限制,明轩在有限格局内臻于完美。沿着假山的边缘观望时,山石缝隙间的山草旁逸斜出,中央山峰后面种有芭蕉树,竹、杜松、黑松等常绿植物错落分布(图4)。
博物馆也经常更换杜鹃花、菊花等季节性盆栽,在恒温的室内环境中模拟四季更替。中国文化重视季节元素,四季花卉体现季节特征,一年之景之灵秀尽收眼底。在中国文化中伦理价值、历史文学意义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常见题材,与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收藏展览相得益彰。
博物馆也经常更换杜鹃花、菊花等季节性盆栽,在恒温的室内环境中模拟四季更替。中国文化重视季节元素,四季花卉体现季节特征,一年之景之灵秀尽收眼底。在中国文化中伦理价值、历史文学意义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常见题材,与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收藏展览相得益彰。
书法也成为海外游客感知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是营造特定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园林入口的月亮门的牌匾上书写“探幽”,与明轩作为博物馆所蕴含的“一个沉思的美丽空间”的意图遥相呼应(图5)。
从文化价值来说,“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第一次永久的文化交流”实至名归[9]。明轩的落成在中外园林交流史上占据重要意义,代表了具有凝聚力、典型性的东方花园,为美国观众提供了理想易触的实体原型,从碎片化、零散式的中国元素收集逐步转变为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氛围的建筑环境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