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与聚落的景观特征
2.1“池-巷”组成的蓄水排涝体系
无论水池的命名与主导功用有何差异,在缺水的黄土台塬地貌上,池中水的来源都是汇聚雨水与雪水等地表水。例如,徐村涝池的进水口处建有一座碑楼,背面刻写“细流不择”,形容村中的所有水流不分大小均汇入池中。为了充分利用地表径流,水池会与村中巷道紧密结合。巷道在暴雨之时化身为水流通道,基于自然地形高差,与水池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巷-池”蓄水排涝系统。
基于田野调查,本文选取了黄土台塬区的26个典型传统村落(表1)。通过分析巷道的组织结构与池子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周边大尺度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总结出“多池联动”(a)、“分巷汇水”(b)、“外围拦蓄”(c)3种蓄水排涝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聚落形态特征,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的布局特征来详细展开论述。
1)“多池联动”模式。
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巷道组成“十”字形,是村落最常见的布局方式。十字交叉口作为可达性最高的节点,也是水池位置的首选。一村之内往往会开凿有多个水池,不同的水池在选址、规模等方面均会有所配合,形成有主次关系与汇水次序的“多池联动”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分区使用的便利性,各水池的排布与各居住片区相对应,在合理的服务半径内解决不同区域蓄水排水及用水便利的问题;二是有效预防水患,利用多个水池形成的汇水排水网络,对水流形成缓冲及分流,防止过大水流对村中道路及建筑物造成破坏;三是将建成区内部小的蓄排子系统与周边自然环境进行联动,形成更大的“巷-池-沟”蓄水排水系统。黄河晋陕两岸的传统村落体现出明显的同族聚居形态,组团邻里一般由同族构成,并以组团为单位修建水池等公共设施。
如韩城市西原村(图2-1),全村共有6个水池,最大的大涝池位于村中心的十字交叉口处,占地约4000m2;另外5个小涝池围绕在村落周边,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居住片区。由于西原村是典型的“村寨分离”的“一村三寨”类型[5],有3个水池分别与3个姓氏修建的寨子发生关系,方便寨中人取水用水,为不同家族提供了便利的配套服务[6]。
如韩城市西原村(图2-1),全村共有6个水池,最大的大涝池位于村中心的十字交叉口处,占地约4000m2;另外5个小涝池围绕在村落周边,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居住片区。由于西原村是典型的“村寨分离”的“一村三寨”类型[5],有3个水池分别与3个姓氏修建的寨子发生关系,方便寨中人取水用水,为不同家族提供了便利的配套服务[6]。
又如襄汾县丁村(图2-2),清乾隆《丁氏宗谱》记载:“村中有两天池,俱座落中院,东头一、西头一。天降时雨,聚水于内,饮牛马、濯污衣,以及建房取水、童子沐浴,大有裨益。[7]”可以看到,2个池分别方便村落东、西2个区域的人取水用水。
在传统农业社会,乡村需要牲畜进行农业生产,牲畜的日常用水量甚至比人还大。由于汲井供牲畜饮水过于费时费力,故牲畜的日常饮水主要依赖水池。因此,在那些无法凿井而必须靠水池饮水的村落,往往会有人、畜2类饮水池,进行严格的水源管理。如合阳县行家庄村(图2-3),共有3个涝池,其中南池为吃水池,有专人看管,
严格禁止洗衣和饮牲口,杜绝污染水源的行为。东池是洗衣物、饮牲口的生活用水池[8]。
黄土台塬区风土建筑的墙体以夯土夯筑或土坯砖砌筑为主,道路也大部分为土路,因此在水流过大的时候,极容易冲毁道路与建筑。加之黄土台塬地貌的典型特点是坡多沟多、土质疏松,为了保证耕地的完整性,聚落往往依沟而建。因此,季节性强水流在冲向沟边的时候,极易造成台塬边缘的沟头滑塌,对聚落造成严重的危害。
基于此,“多池联动”模式的另一形态特征是在村中心修建小池,将大池甩在村落集中居住区的外围。通过这种布局方式,可以有效利用村中心小池缓冲水流,减缓暴雨水流的流速。经过小池缓冲过后的水流最终汇聚入村外大池,大池满溢或决口也不会对村落集中居住区造成影响,而是直接排入与村落紧邻的冲沟,将“巷-池”组成的小的子系统进一步扩大为“巷-池-沟”的大系统,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联动。
柳枝村(图3-1)选址在汶水与泌水之间,南北皆为水系冲刷形成的东西向沟壑,共2个水池。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涝池在北部村中心位置,规模较小,约100m2;下涝池在村东南角,规模较大,约300m2。每逢大暴雨,村西北的水流先流经北巷、西巷汇入上涝池,减缓水流冲击力,上涝池满溢后才会通过老门巷与东巷汇合,流入下涝池。如下涝池满溢,则雨水经东门洞排出,汇入村落南边的老虎沟下游,经郭庄沟最终汇入上一级的泌水河,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体系[9]。
东宫城村(图3-2)选址在黄河西岸,徐水沟北岸的台塬边缘,共有4个水池。村周原有一圈土墙,由于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大暴雨时,村外冲过来的强水流会突破西门先注入村中心的小涝池,形成一定的缓冲和分流,池水满溢后,将雨水分流至南涝池与东涝池。东涝池规模最大,又称大涝池,位于东门外,远离居住核心区,紧邻农田及果园,溢出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南涝池位于南门外,紧邻沟壑边缘,对冲入沟中的水流起到缓冲作用,池中溢出的水也可自然排入沟内。
2)“分巷汇水”模式。
多条东西向平行巷道组成的“三”字形布局,也是黄土台塬聚落极为常见的巷道组织方式。为了方便汇聚雨水,水池一般选在平行巷道地势较为低洼的一端,多个水池分别汇聚不同巷道的雨水,形成几乎互不干扰的“分巷汇水”模式,呈现池子与巷道一一对应的独特聚落形态。
典型的案例是合阳县黑池村与万荣县闫景村。黑池村(图4-1)共有4个池子,地势西高东低,有3个池子分别位于3条平行巷道的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后巷东头的后池、大巷东头的黑池和南场巷东头的南池,还有一个位于村西,是后巷西头的西池。东边3个池子分别汇聚对应的3条平行巷道上的雨水,由于东南角地势最为低洼,所以南池的规模相应也最大。
阎景村(图4-2)共有4个涝池,地势西高东低,有3个分别位于3条东西主巷东头,自北向南依次为后巷东头的后池、前巷东头的前池和南巷东头的大南池,还有一个东池位于村北延伸出村外的南北向的后井巷东。水池分别汇聚3条东西主巷的雨水,同时各池发挥着缓冲与引导水流的作用。与黑池村类似,由于东南角地势最为低洼,因此南池规模最大。
阎景村(图4-2)共有4个涝池,地势西高东低,有3个分别位于3条东西主巷东头,自北向南依次为后巷东头的后池、前巷东头的前池和南巷东头的大南池,还有一个东池位于村北延伸出村外的南北向的后井巷东。水池分别汇聚3条东西主巷的雨水,同时各池发挥着缓冲与引导水流的作用。与黑池村类似,由于东南角地势最为低洼,因此南池规模最大。
“分巷汇水”模式除了考虑水池与巷道的关系外,还要综合考虑水池与周围自然环境及地形的关系。前文已述,黄土台塬区沟壑的侧蚀与滑塌是当地村落面临的最大潜在威胁,因此位于台塬边缘紧邻沟壑的村落,水池一般会选址在沟头附近适当距离。这种布局方式既有利于积蓄雨水,又能在池水满溢后直接将水排至崖底,同时能非常有效地防止暴雨水流猛烈冲刷致使沟壑边缘崩塌,防止沟头继续向村落建成区方向延伸造成破坏,蕴含着地方先民长期总结出来的生态智慧。
如位于黄河西岸崖壁边缘的韩城市相里堡村(图4-3),原有4个水池,都分布在沟崖边缘。其中位于张家巷东头的池子,因为台塬边缘的逐年崩塌已经消失,用村民的话是“涝池崩到沟里去了”,由此可见水池对于暴雨冲刷沟壑的缓冲作用。
如位于黄河西岸崖壁边缘的韩城市相里堡村(图4-3),原有4个水池,都分布在沟崖边缘。其中位于张家巷东头的池子,因为台塬边缘的逐年崩塌已经消失,用村民的话是“涝池崩到沟里去了”,由此可见水池对于暴雨冲刷沟壑的缓冲作用。
3)“外围拦蓄”模式。
黄土台塬由于地势过于平坦却存在多级台地,因此季节性暴雨是当地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许多村落会在季节性洪水来向的村落建成区外围修建拦截洪水的涝池。
选址在山麓地带的村落,会在地势较高处修建规模非常大的水池用以拦蓄季节性山洪。如蒲城县的大孔寨村(图5-1),由于选址在黄龙山脚下,为了在季节性山洪来临时缓冲洪流、拦蓄洪水,以防止村落被淹没,在北门外开凿了一个占地约6000m2的涝池。由于整个村落地势北高南低,而大涝池却一反常态地建在了北边地势最高的地方,还被村民总结成为大孔寨四怪之一——“涝池高过北城墙”④[10]。
又如西中黄村(图5-2),由于村落选址在吕梁山脉东麓三官峪洪积扇与平地交接的地带,每逢雨季便会直面山洪,因此在村落北门外设置一座大涝池。同时修建笔直的道路贯穿南北,将洪水疏导,从村落中心穿过。据村中老人口述,西中黄村的得名即是由于每逢暴雨,掺杂泥沙的黄色洪水从村落中心咆哮而过,从而得名“中黄村”[11]。
选址在台塬边缘的村落,暴雨时地表水会冲入沟壑形成“滚坡水”。如合阳县灵泉村的西涝池(图5-3),由于选址东面临沟,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每逢暴雨时节,村西总会有洪水从西坡冲过来,西涝池的作用便是对滚坡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据村中老人口述,多年来用“西池满没满”来衡量洪涝险情,夏季若遇暴雨,西池满溢就需要在前巷进行围堵。直至抽黄总干渠⑤修成,村中西涝池才逐渐失去了防洪排涝的作用而被填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