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3个测度方法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3个测度方法

日期:2023-03-25 11:24:57     浏览:0    
核心提示:本研究首先对各街道的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测度,然后以公园绿地可达性在老年人中分配的均衡程度来衡量公园绿地的社会公平性,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变动的驱动因素。
目前,可达性已成为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中运用的重要指标[9]。可达性充分考虑了居民的活动能力、公园位置、交通路网,而人均公园面积、绿地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等传统的公园绿地评价指标却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因素,因此可达性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园的实际服务情况。而且,相关调查表明,老年人在选择户外活动场所时最看重的是“能够轻松到达”[22],可见,采用可达性这一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公园位置、交通路网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空间指标更为合适。
 
本研究首先对各街道的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测度,然后以公园绿地可达性在老年人中分配的均衡程度来衡量公园绿地的社会公平性,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变动的驱动因素。
 
3.1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测度方法
 
可达性的测度方法有缓冲区分析法、距离法、重力引力模型法、累积机会法(移动搜索法)等。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供给和需求2个方面进行可达性评价,克服了其他方法仅从供给方面或仅从需求方面来研究的缺陷;且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得到的可达性结果可以解释为将公园位置、路网及居民出行的距离阈值都考虑在内的实际可达人均公园面积,易于理解。
 
本文基于ArcGIS10.2网络分析模块,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2010—2019年各街道(乡镇)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的第一步——基于供给方的搜索:由于实际情况是人们到达公园门即可进入公园,为提高分析精度,参照岳邦佳等的做法[23],以公园门作为供给点,基于路网、依据公园服务半径建立服务区。为体现不同规模的绿地对市民吸引力的差异,参考《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中公园绿地分级设置要求[24],根据公园绿地面积来确定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公园服务半径见表1。若同一公园有不止一个门,则将根据各公园门建立的公园服务区融合成为一个。以街道质心作为需求点,确定公园服务区内街道需求点及对应的老年人口数,求取公园绿地供需比。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3个测度方法
 
式中,Sj为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dkj为街道需求点k与公园绿地j的距离;d0为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Dk为街道需求点k的老年人口数量。
 
两步移动搜索法的第二步——基于需求方的搜索:确定基于路网的出行距离阈值内街道的老年人可以到达的公园绿地,将所有可以到达的公园绿地供需比相加,得到街道i的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老年人通常把步行前往公园作为日常锻炼方式[25],步行速度为4.51~4.75km/h。0.5h是老年人步行极限阈值[26],因此把老年人步行0.5h所行走的距离,即2375m确定为其出行的距离阈值。
 
式中,Rl为公园绿地的供需比;dil为街道需求点i与公园绿地l的距离;d0为老年人的出行距离阈值。
 
3.2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基尼系数是用于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常用指标。对于公共资源分配而言,其社会公平内涵与收入分配具有相似性[27],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公园绿地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程度[8,27-28]。借鉴上述研究,采用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基尼系数作为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的定量评价指标。
 
区县i的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把区县i的各街道按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式中,Pik为区县i街道1到街道k的老年人口累计百分比,Pi0=0,Pin=1;Rik为区县i街道1到街道k的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累计百分比,Ri0=0,Rin=1。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公园绿地在
 
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公园绿地在老年人中的分配越均衡,即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越好。
 
>更多关于老年人公园绿地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