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榔榆下山桩的养护,以及回芽后的处理方法
小叶榔榆是盆友们喜爱的一个品种,千奇百怪的造型,做成附石更是妙趣横生。
这几张图是网上传播最广的,不知道哪位高人的,借来用用,勾引一下人气。
目前,小叶榔榆的素材主要还是来自下山桩。但是榔榆下山桩的处理方法跟其他树种还有点区别。大部分树种的下山桩都是先在生根剂水溶液里浸泡一段时间,因为下山桩到盆友的手上时已经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了,泡水的目的是给它补水,顺便补充些生长激素。
但是榔榆的伤口见水会流浆,所以有伤口的桩不能泡水。但是下山桩不可能没有伤口。所以榔榆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
通常榔榆下山后应快速在伤口涂抹愈合剂,这得取决于挖桩人,然后待愈合剂干了之后就可以上盆假植。涂抹愈合剂前还有个操作,挖桩的时候都是用锯子锯的,这样的伤口不平整,不利于愈合组织的形成,所以要先用刀片把树皮一圈修光滑。
假植下山桩最好用粗河沙,下山桩头一年不需要太多营养成分,用潮湿但含水量不是很多的河沙尽量埋深一点,然后套袋,南方可以不套袋,北方最好还是套上。我是这样套的,连袋子的下摆都用透明胶缠紧,在袋子上扎几个口透气就行。我这个桩过年前买的,当时北方零下好几度,很担心路上冻坏,不过看了一般的低温还是可以扛得住的。北方室内冬天有暖气,温度高,大约半个多月就来芽。
但是,好景不长,芽长出来后,我发现它长不开,慢慢的就开始发干了。大概过了一个月,还是这样,期间,我每天往里喷水一两次,还是没有好转。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基本上这个桩就死定了。那得想办法处理。于是我回顾了一下栽植的过程。回芽的照片没有拍,借用网友的给朋友们看看,就是这样的。
这个下山桩是从湖南那边的挖桩的朋友手上买的。收到桩后,我发现它的锯口没有涂抹愈合剂,我家里也没有,所以用刀修了切口就用红霉素软膏抹了厚厚一层。栽种的时候呢,发现下山的时候切的主根留得太长,所以自己有动手锯了一截,这个根得有拳头粗,我的锯子不好用,锯的时候锯口很毛还不平。也用红霉素软膏抹了一层,就上盆了。上了盆感觉沙子不够湿,又浇了半壶水。
这个过程问题太多。首先因为这个桩在路上走了一周,急于上盆,所以没有晾干伤口。其次没有锯好。再次,浇了水。所以,很有可能是从根部那个大的锯口跑了浆。如果浆跑太多,就浆尽而亡了。
这种大下山桩,一般都会靠自身的养分发出一些芽,这个时候是假活,如果不长新根,那就是无根之木,活不成。
事已至此,如果继续下去,那这个桩肯定是要挂了。那怎么办呢?死马当活马医吧。
我赶紧在网上买了一管愈合剂。
快递大概三天能收到。于是第二天,我把桩取了出来,发现一点新根都没有,根部那个切口发黑,用刀往里面削了削,黑了不少,应该是快烂掉了。我把桩上那些芽全都抹掉了。然后又找来锯子,这回慢慢锯,尽量锯好点,适当锯长一些,锯完之后,用刀片修理了一下。
我担心在上盆后因为前期水分流失太多而不足以支持新芽的存活,我在锯的时候发现它已经完全没有刚收到时那么水灵了,发干。
于是用生根粉水溶液将整个桩泡上,这里忽略了一个步骤,应该先用红霉素软抹一下伤口,好歹可以隔一下水,但是当时没有这么做。泡了大约24小时。然后捞出来,发现那个新的锯口流了不少浆,外面厚厚一层黏糊糊的。
于是用纸把浆都擦干净,倒过来晾着。晾了一晚上,这个锯口已经晾得半干。这时候已经是第四天,快递今天能到,果然上午就送来了,赶紧抹上愈合剂,接着晾上,等愈合剂干透再上盆,套袋。
由于现在气温比较高,大概两三天又开始发新芽。现在十多天过去了,新芽目前状态还可以,看起来很健康,没看到回芽的迹象。如果能挺到生根,那基本就能活下去。那就只有交给老天爷了,我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是死是活,后续我会告诉朋友们的。
对于回芽这个问题,越早处理越好,一旦发现有回芽迹象,就说明前景已经不乐观,这时候赶快取出来,该锯的锯,该上药的上药,处理得早不用泡水。说不定还能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