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癖和石癖的米莆 对其极为爱重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砚癖和石癖的米莆 对其极为爱重

日期:2022-08-20 23:11:52     浏览:0    
核心提示:这两件“研山”,实际都是他心爱的作研墨用的山型奇石。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石种,前者“灵璧石”,后者为“端石”。宋代渔阳公《渔阳石谱序》、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和王守谦《灵璧石考》等著作
“研山”亦称砚山,是一种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在山麓底部琢平可受水磨墨,既可作文房清供之用,又是临池染翰之具。兼有砚癖和石癖的米莆,对其极为爱重,并蓄研山数座,比较著名的研山从史料看有两件,都是南唐遗物转辗到米莆之手。一件为“灵璧研山”(亦称“宝晋斋研山”),一件为“宝晋斋研山”(亦称“苍雪堂研山”、“海岳研山”、“米海岳砚山”、“喜岭”等)。
 
这两件“研山”,实际都是他心爱的作研墨用的山型奇石。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石种,前者“灵璧石”,后者为“端石”。宋代渔阳公《渔阳石谱序》、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和王守谦《灵璧石考》等著作都有记载。
 
据史料载,这两件“研山”后来都分别易手,米莆还十分伤心地为它们写诗咏叹。关于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在南唐时期就很有名气,到了宋代已成古董,后被薛绍彭所易去,米老夫子从此没有见到这件“研山”,思念之余,于崇宁元年八月追忆成图,并题道:“吾斋研山,被道祖(薛绍彭字,笔者注)所易,仲美旧有诗云:
 
‘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色润囊书儿,隐约烟朦胧。瑰岩自古有,独立高籍隆。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立壁照春野,当有万丈松。崎岖浮波澜,堰仰蟠蛟龙。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公家富奇石,不与常人同。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会。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C搞成惊世文,立意皆逢源二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往往入佳趣,挥洒吐妙言。愿公珍此石,莫与众物肩。何必高少隐,可藏为地仙。
 
近余亦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蛤,向余频泪滴。’此石一入渠(指薛)手,不得再见,每同友往观,亦不出视,绍彭公真忍人也。余今笔想成图,仿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当不复泯矣。”

砚癖和石癖的米莆 对其极为爱重
 
米莆对它如此情真意切,这座“研山”,当是宝晋斋中尤物。可惜的是,这件由米莆自己追忆而成的灵璧石《宝晋斋研山图》及其书法长卷至今不知去向。
 
关于“宝晋斋研山”(“苍雪堂研山”、“海岳研山”、“米海岳砚山”、“喜岭”),是南唐后主李煌的珍爱之物,最为著名。及李归宋,此物遂流传到民间,后被米莆所得,并视若珍宝,朝夕与共,与之抱眠三日。兴极题诗道:“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二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二极变化,阖道门”这是米莆用形象而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他的珍爱“研山”特征。“潭在顶,出黑云”的意思是墨池在山型砚石的上端,随着磨墨,墨水从上往下流的样子,“挂龙怪,烁电痕”是讲墨水顺山往下流的痕迹像龙怪,像电痕闪亮。这一段,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著述甚详。
 
明代胡朴安《奇石记》一书中对这件“宝晋斋研山”的规格尺寸、形态及其妙处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径约八寸,高半之。为峰六,右第一峰曰玉笋,突然耸峙,上有洞穴,微类笋形,玉笋之下为方坛,下隘上广,方平如抵,如可坐而游者,一小峰附其下,势若拱揖。中一峰,高四寸有奇,如卷旗,如张伞,曰华盖。稍下为月岩,圆窦相通,非人力可及也。其左之第一峰,连坡陀而起,如人枢楼。第二峰……则高不及三寸,而有数十初之势。
 
第三峰与华盖相连,岗阜朴野,是名翠峦,龙池出其下,幽深无际,疑有潜鳞。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少许,逾旬不竭也。下洞在方坛之趾,上洞居华盖之麓。……下洞三折可通上洞,试滴以水,果曲折流出,疑其中有避秦世界,尤令人神往矣。其色深黑,光莹如玉,千波万皱,望之或有草树蓬勃二则襄阳(米带)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余骤见之,为不寐一夕。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动。”’胡朴安的描述与书法珍品《研山铭》相连的“宝晋斋研山图”规格尺寸、峰峦称谓完全相吻合。
 
晚年的米莆定居丹徒(今镇江市内),见甘露寺旁临江有一座晋唐古建筑,米公也非常喜爱。这座古宅的原主人是苏才翁之孙、苏仲恭之弟,亦殊爱米老夫子的“宝晋斋研山”,多次提出以宅易石,米公未允。后经他们的共同朋友王彦昭兄弟中介,以石易宅。石宅两易后,米莆却又后悔不已。既得宅,遂题名“海岳庵”于其门额,以作纪念。自此,人们亦将“宝晋斋研山”称作“海岳研山”或“米海岳砚山”。
 
米莆这两件“宝晋斋研山”的下落至今仍是个迷,世人皆关心。幸喜刘新惠先生致力于米莆及其研山、《研山铭》研究,他曾根据史料记载,沿着米老夫子及其“研山”所引经路线寻觅“研山”。遗憾的是,重庆博物馆的“研山”系清代仿制,襄樊米公祠内形如“研山”的假山堆积,是巨型臆造。
 
更多>奇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