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赏石意境的3个美学特征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国赏石意境的3个美学特征

日期:2023-03-17 10:38:33     浏览:2    
核心提示:有些赏石文章中常出现意境美的论题,但大多停留在一种概念化的层面上,而对赏石意境的审美特征,赏石意境的构成,赏石意境的演化过程等,缺乏系统的阐述,未能从本质上挖掘在中国传统赏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
近些年来,有些赏石文章中常出现意境美的论题,但大多停留在一种概念化的层面上,而对赏石意境的审美特征,赏石意境的构成,赏石意境的演化过程等,缺乏系统的阐述,未能从本质上挖掘在中国传统赏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意境美的内涵。中国赏石的审美特点就是致力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和鉴赏。这种艺术意境的形成乃是各类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结果。
 
它是特定的、多维的、多寓的天然艺术形象、意趣、氛围,以及触发赏石者无穷联想和想象的总和,它既源于天然造型而又超越再现形象,它既要受到再现形象的制约和限制,又要依赖于再现形象的启发、诱导,由实入虚,又由虚转实。这种虚实相生所演绎的审美过程和审美特征,正是承袭了数千年的中国赏石艺术的灵魂。
 
从历史的角度看,早在先秦时期就己经出现了“象”这个概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象”又被逐渐演化成了“意象”这个范畴。后来到了唐代,一些美学家如王昌龄《诗格》中的“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欲出,造化己奇”等等,都已超出了“意象”这个美学范畴,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理念。其实,“意境”的美学思想根源来自于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的艺术思想。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开始,老子美学中最主要的并非是来自客观物象的美,而是“道”、“气’,、“象’,互相融合的范畴。庄子通过“象周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有”、“无、”虚、“实”的美学思想,对“立象以尽意”的观念作了新的连释。他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融合的形象(“象周”)才能表现宇宙的真理(“道”)。庄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结构,起着极大的影响。王昌龄在《诗格》中将“境”分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类,“物境”乃是指自然物象的境界;“情境”乃是指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乃是指内心情感的境界,即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应该指出,这种“意境”的内涵比“意象”更为丰富和复杂。

因此,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审美意象都理解成意境,只有当“广摄四旁,圆中自显”的取之象外,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意境。从此种意义上讲,中国赏石的艺术意境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表现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不能脱离开这样一条审美线索,否则就无法真正掌握赏石意境的美学特征。
 
中国赏石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历来都遵循着“虚实相生”、“幻中有真”的美学原则。庄子寓言中的“象图”就寓意着实境与虚境、有形与无形的错综结合,“象”即“非无”,亦即境相,“周”即“非有”亦即虚幻。这种实境与虚境的转化和统一,运用到赏石中将使得本来无生命力的顽石有了生命力。因为,赏石实践中如果不靠虚与实的互补、融合、演化,而是一味地靠主观构思,审美想象必然会显得支离破碎,苍白乏味。

中国赏石意境的3个美学特征
 
中国赏石强调,除了观赏石自身的形、景和赏石者激发的情、意之外,还必须具备形成某种特定审美机制和审美形态的条件,才能够构建成完整的意境。因为,这种意境的构建,总是可以反映出审美客体的直接性、确定性和审美立体的多元性、深刻性。无论是观赏石的平面图案或是立体造型,它所反映的某种类似物象或艺术符号就是实境,属于意境中的稳定部分,具有直观性和可感胜。

赏石者产生“象外象”和“象外意”的想象,这种情感活动属于意境中的不稳定部分,游离于人与石对话的审美过程中,赏石意境中的虚与实的结构,简单理解即为感知属实,想象属虚。赏石过程始终贯穿着化客为主,化实为虚,化物为情的意象法则,它要求赏石者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将真实的客观世界转化为虚无飘缈的空间,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进入一个变化无穷的情感世界。这种充满了自我表现色彩的手段及所能达到的深度,决定着赏石过程的完成和随之而产生的艺术效果。

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点就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它的美不仅仅是诸如竹、石、木、水、亭、榭、廊、桥等的物象美,而且还是一种“超以象外”的艺术意境美,它是借助于各种实物,采取分景、隔景、借景、缀景、虚实相间等手法,巧妙地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产生象外生象,景外生景的审美效果。这种古典美学的意境创造。在历代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对发展赏石艺术的意境说提供了有力依据。
 
我们欣赏一件观赏石时,无论它的画面或造型显得简单或复杂,都可以因其具天然美的直观,而启发欣赏者产生“象外象”的丰富联想。但是,由于某些似是而非的画面或造型,往往包含着许多难以言状的类似客观世界中的真实物象。因此,这些类似物象除了具有单纯画面或造型所能触发的联想功能之外,还可以促使欣赏者对它们进行并置和对比,逐步接近组合而成为完整的形象和意境。

由于在赏石中产生的这种实境和虚境的惟妙关系,这里就要特别强调一点,即观赏石的天然画面或造型,不以赏石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限制性,如果这些画面或造型带有局部的虚化、残缺,那么虚境就将随之而表现得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赏石者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审美情感,激发起更具流动性的联想,形成一种既要包含无际的虚境,还要包含类似物象中己被确定部分所形成的虚境,以达到和谐和统一。
 
这种依赖于想象所唤起的审美意识,必须符合对整体形象构思的要求。那些不加观照,随意想象,神迷思乱,如坠云里雾里的幻象和幻境之中的冲动,自然也就达不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存。因此,从遵循美学原则出发,赏石中实境必须与虚境互相包容,互相转化,互相渗透。这样构成的赏石意境完全是以想象为桥梁,沟通了人与石之间的鸿沟,使赏石者从旁观型欣赏变为参与型欣赏,并使得这种欣赏过程进入了一个创造性审美的阶段,而这样的创意范畴恰恰体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赏石的艺术精神。

中国赏石意境的3个美学特征2
 
任何审美理论都具有哲学和美学的依据。中国赏石意境的哲学依据乃是一种东方宇宙生命理论。在中国传统赏石意境的创造与鉴赏过程中,当意境由象之审美、气之审美,逐步进入到“道”之认同的境界时,经过“天然”与“创造”的磨合定会产生“意境”。因此,那种深层审美内涵中的儒、道、佛哲学思想的审美境界(恕笔者不在此详述),对我们理解赏石意境深层结构的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时数千年的赏石文化延续到今天,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以柳州奇石为首的新石种不断开发和传播,中国赏石界出现了一股现代赏石新理念,新思潮,赏石意境这一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也随之出现了审美意识上的突破和更新。即由侧重静思的观照朝着侧重生命力的飞跃形态的审美转化。由侧重“静的智慧”古典意境朝着侧重再现或表现的宇宙生命动向的现代型意境转化,显示出了向现代艺术靠拢的创造热情,并且在探索现代赏石意境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审美意向。赏石意境与别的门类的艺术意境具有共性,它也是一种带有时代性的审美意识,目前尚处在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时期。

随着现代赏石理念的不断更新,赏石意境的创造,赏石意境的理论研究,必将呈现出新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赏石意境中所蕴含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的独特个性,这种转型只是一个迄今为止正在逐渐演变的过程,同时还将继续保持中国人所固有审美心理整体的一致性和类型特征。也就是说,国人的审美心理总是被本民族气质、性格的整体框架所包围、所制约,形成不同的民族审美心理的类型特征。
 
总而言之,中国赏石意境的创造必然是在体现时代特征的前提下,保持其传统性、民族性的艺术精髓,无论它受何种理念驱使而拓展,总是紧紧地维系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古老精深的文化根基之中。
 
更多>奇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