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大花扶郎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研究
摘要以盆栽大花扶郎的花托、幼叶和胚轴为外植体.在附加各种激素的MS培养基上获得无菌再生苗,随后建立室内工厂化试管苗繁育系统,试管苗经过生根和壮苗移栽到保护地育苗和栽培形成室外栽培系统。我们对扶郎室内快繁过程中的激素种类、浓度、继代周期、离子浓度等变量的作用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扶郎(Gerberajamesonii Bolus)学名非洲菊,菊科宿根草本花卉,原产地南非,是世界六大切花之一。与多数原产地在热带的植物一样,扶郎的种子寿命较短,所以当前生产上应用的F1代品种种苗7成以上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的。
盆栽大花扶朗是近年育出的性状介于切花品种和盆栽品种之间的优良品种。它兼具切花品种花大(甲妻lOcm)色艳和传统盆栽品种株型紧凑、对光线要求不严,适合室内、阳台栽培的特点。是一个优秀的室内盆花品种。
1培养程序
1.1无菌培养的建立
从经过采前养护的母本上采取直径小于等于2厘米,苞片尚未展开的花蕾和叶长小于s厘米的幼叶,或者是无菌萌发幼苗的胚轴。
采到的花蕾和幼叶先用饱和洗衣粉刷洗,用自来水冲净后用毛巾或吸水纸吸干。然后在超净台上用2%次抓酸钠溶液表面灭菌20}2s分钟(室温,不断震荡),最后用无菌水刷洗数次。在无菌载体上切割花蕾,取出花托,分切成2一3毫米见方的小块,接于脱分化培养基上。幼叶由于有较多的茸毛,应用无菌水多冲2一3遍,在超净台上分切成5毫米见方的小片后接到脱分化培养基上(表1)。无菌苗的胚轴可以不做表面处理。
整个脱分化过程采用MS培养基。附加少量的AC(活性炭)对于初代培养抑制外植体褐化有一定效果。花托材料在接种后3--4周即有较紧密的黄绿色愈伤组织产生;幼叶先肿大变形,5一6周后被致密的愈伤组织包围,转接一次后接到再分化培养基上。
1.2再分化
将上述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切后接到再分化培养基上,促使其分化出丛生苗。通过对花托诱导再分化的观察,发现不同的品种对激素的反应有较大差异,有的品种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的落差反应敏感,能迅速(平均5周)分化出丛生芽芽点,如一些黄色品种。
而有的品种则相对较“迟钝”,需11周左右才有少量的芽点产生。这已被多数研究所证明。同一品种就材料来说以胚轴最快约5一6周可观察到丛芽的萌生,其次是花托和幼叶。从观察到丛芽芽点到可供继代增殖约须4周左右时间,期间转接一次,适当调抵细胞分裂素浓度。
1.3续代增班
将上述无菌丛芽分切,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可以迅速增殖丛苗。通常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得到的小苗,最初几代生长较弱,经逐步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可以在继代2一3次后获得健壮的丛生苗。
继代增殖约4一5周一次,继代时最好选择生长健壮、叶色较深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分切丛苗时应注意植株的完整性,剔除生长点小,生长纤弱的苗,同时切去过多的叶片。
1.4生根移裁
增殖苗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即可切割后转到生根培养墓上,使其生根壮苗,约2-3周后白色根系长到0.5一2厘米时,即可进行炼苗。
将瓶子从培养间取出,在室内打开封口,加人少里自来水,置于光线较强但直射光照不到的地方2一3天。然后出瓶,洗去琼脂,移栽到疏松通气、有机质少但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基质上,如:泥炭加膨胀珍珠岩、奢糖灰加沙子等。种植密度约5厘米x5厘米。
移栽后喷施低浓度的杀菌剂或抑菌剂,如:800一10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苗床上面用小拱栩彼盖遮阳网和薄膜保湿遮阴,控制空气相对湿度85%一9596 0管理上注意通气和温度,移栽成活率可达85%一9596。移栽后1周,可以施半t或更低浓度的MS大量元素溶液或其他液体追肥及杀菌剂。
以后视苗大小逐步加大追肥的浓度。通常移栽后6一8周,进行第二次移植。在此期间,注意常规管理,摘除老叶和防治叶片病害。再经过6一8周,地上地下部分都充分生长,部分植株可以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