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对盆栽扶桑生长开花的影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花卉研究所
摘要: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Linn.)花大艳丽,在长江及以北地区为重要温室花卉,为了探讨盆栽扶桑合理的施肥措施,试验采用了8种施肥处理方式进行比较(每盆施肥分别为:缓释肥10g、尿素0.41g、磷酸二氢钾0.11g、硝酸钾0.11g、尿素0.14g+磷酸二氢钾0.04g+硝酸钾0.04g、尿素0.21g+磷酸二氢钾0.05g、尿素0.21g+硝酸钾0.05g,自来水作为对照)。调查分析了株高、叶面积与重量、花苞数量和花径等指标。
结果表明:缓释肥10g、尿素0.41g、尿素0.21g+磷酸二氢钾0.05g和尿素0.21g+硝酸钾0.05g等4种施肥处理方式对扶桑的营养生长和开花都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缓释肥10g株高生长从施肥后第40d起促进效果明显,第60左右超过其它处理。


据此,提出扶桑盆栽可以根据施肥预期选择缓释肥或者速效肥;缓释肥每株10g,速效肥以浇施尿素0.21g+磷酸二氢钾0.05g或尿素0.21g+硝酸钾0.05g处理为宜,施肥周期60d。
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别名大红花、朱瑾牡丹,为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植物,原产于我国广西、福建等地,少数产于东南亚和南亚[1][2],在热带、亚热带为高数米的常绿灌木,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不能露地越冬[3],温室栽培可全年开花不断,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但由于扶桑枝叶生长量大,开花数量多,养分消耗旺盛,对肥料需求量大,营养匮乏容易导致植株矮小和易患病虫害。所以,进行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对扶桑盆栽花卉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贤试验区温室,栽培基质以普通圃地土为主,试材采用长势相近的40株扶桑‘沃尔坎’盆栽苗,花盆口径15cm,深12cm,每盆一株。肥料种类为:缓释肥(氮19%‐五氧化二磷6%‐氧化钾10%)、尿素(纯度46.20%)、磷酸二氢钾(纯度99.00%)和硝酸钾(纯度99.40%)。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4月27日进行,试验设计8个处理,每个处理5盆。缓释肥撒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分别配制成浓度为4.125g/L,1.078g/L,1.149g/L的水溶液。施肥方法与处理详情如表1。
1.3日常管理
浇水采用“见干见湿”即“不干不浇,浇必浇透”的方法[4]。病虫害防治撒施噻虫嗪,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蚧壳虫、飞虱等,发病期在植株叶片上喷施联苯肼酯(480g/L悬浮剂稀释800~1000倍)

1.4调查指标与方法
株高每2周调查1次;叶片面积与重量为施肥处理后2个半月进行,叶片采集茎尖下方全展且成熟的第4片叶子,从节处剪断叶柄,放入塑料袋中,称取鲜重,风干后称取干重,叶面积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每处理2次重复;花苞数量每2周调查1次,不定期测定开花直径。
1.5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在MicrosoftWord2013进行分析,在MicrosoftExcel2013中进行图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