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像中国园林一样,蕴涵着典型的中国式审美。它以微缩的自然和幽远的意境表达“诗意的栖居”的文人理想,精雕细琢却又力避匠气,既是园林中的景观,又与园林的意趣一脉相承。
张夷的砚式盆景,正是不断地追求着这样的“文人理想”,也因此在中国盆景界独树一帜。
张夷是江苏江阴人,1963年生,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兼职教授、景观园艺(苏州)企业机构董事长。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由于家学的影响,从小就对文化艺术兴趣浓厚。年方少年时,既开始了盆景艺术探究之路。1981年,张夷被推荐到上海植物园学习盆景艺术,并先后得到了殷子敏、汪彝鼎等盆景大师和沈荫椿、韦金笙等园艺专家学者的教诲和熏陶,艺术上大步前行。学艺三年后,他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苏州,参与了苏州戏曲博物馆的筹建,并主持了该馆盆景园的创建,遂开始专门从事盆景创作。上世纪90年代初,张夷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景观园艺(苏州)企业机构”并任总裁,从事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事业。
1987年,在苏州戏曲博物馆工作期间,徜徉于盆景艺术之中的张夷妙思偶得,另僻蹊径地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与中国盆景艺术相结合,提出了“中国戏文盆景”的盆景理念,发表了论著《戏文盆景析论》,并创作了《林冲夜奔》、《野猪林新解》、《昭君出塞》等戏文盆景。这是张夷对传统盆景的第一次变法,盆景艺术的表现内容自此不再拘于山水树木,亦可表现“风雪上梁山”等诗文戏曲中出现的场景和人物。盆景表现内容既然发生了扩展和变化,则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来作为烘托,以传统盆器来承载表现戏文故事的盆景,或方或园的“舞台”未免边界井然而显得拘束,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盆器的局限成为了戏文盆景作品的瓶颈。如何在盆器上进行改善?张夷思考、探索着第二次变法——这也正是砚式盆景出现的前奏。
1990年,因受中国古砚艺术的启发,张夷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砚式盆景”的盆景新形式。砚式盆景的名字源于古代砚山。砚山,就是“取有山峰形状之石,置于砚之一端”。砚如盆,山峰则如盆中景致。张夷于其中而得启示,于是砚式盆景的理念就突发于心了。砚式盆景的创新,其突破口在于载景的盆器——打破了传统盆景的方圆形式,也就打破了视觉上的限制,用不规则变化的石材器皿,造成无限伸展的意境,盆景因此不再拘谨。规则的变成自然的,有边界的变成无边际的,硬线条的变成软边缘的。它一方面解除了盆对景的束缚,使盆与景真正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由于盆器弱化了边界,景致也就淡化了边际,视野更加广阔遥远,表现余地更大,景外之象更远,景外之意愈深。砚式盆景是独辟蹊径的创新,又无疑继承了文人盆景的精神,诗情画意因此而有了无牵无碍的载体。也正因为此,张夷的作品才真正地超越了传统盆景的题材,戏文故事、唐诗宋韵均可演化成盆中景致,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想像力又使砚式盆景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突破。张夷介绍说,砚式盆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地表现自然精神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致,消减了规则盆对思维和想象的禁锢,从而更贴近自然,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要求相契合。
张夷创作的砚式盆景,不仅如诗如画,还有故事,还有声音。他创作的唐诗宋韵系列、水墨印象系列、江南乐韵系列、岁朝颂·俗令系列、戏文盆景系列等系列作品,曾经获得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特别荣誉奖、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金奖、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众多奖项。细读张夷的砚式盆景作品,别有一番感受在心中回荡——《春嫁图》那红石下、老榆树旁,摇橹抬轿放鞭炮、迎亲嬉闹的喜庆故事,白色的砚石盆,如流水蜿蜒在村旁;《二泉新唱》以高高的榆树表达情愫、流彩石滩传泉声;《听松》以二胡名曲入题,卧在树旁的太湖石仿佛讲述着松涛间隐约的传说……
对于布展的精心设计,张夷也有一套理论,他说,苏派盆景之所以能成为五大流派之翘楚,不仅是因为盆景本身的诗情画意,还因为它陈列的环境——苏式园林与它组成了联合的观赏整体,使它吐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张夷精心布置的展厅2004年就曾经荣获第六届中国盆景展中唯一的最佳布展奖金奖。
2005年,由苏州市政协、民革苏州市委、苏州文联、中国风景园林协会联合主办的“张夷逸品盆艺”观摩暨研讨会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举行,陈列在书香墨韵和漏窗竹影之间的30多件盆景,都是张夷历年来获奖的优秀砚式盆景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盆景大师和园艺专家、学者现场观摩了展览,并召开了研讨会。当时,这些前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小张夷做出了大盆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赵庆泉等评价说,张夷砚式盆景与众不同,一盆两用,既是花盆,又可作景的一部分,线条流畅的白色盆延伸出去,即是水面,景观又可以无限延伸,不仅充分反映了“盆景是文化”的理念,洋溢着创新精神,而且表现出坚持走民族特色道路的特质,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中国盆景要立足世界,民族特色是最重要的。正如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胡运骅所说的那样,张夷以砚式盆景开拓了中国盆景发展的新空间,他以思辩的眼光对传统盆景进行着创新和变革,在他的砚式盆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深深的烙印——弘扬民族风格、崇尚自然韵味和追求文人理想。
[根据《苏州日报》载《砚中山水亦诗亦画》(作者高琪、任飞)和《城市商报》载《他把盆景放大了》(作者蔡春生)两文编写]
(编辑 徐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