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好较多,三十多年来,我制作过不少根雕,又喜爱收集奇石,同时又长期从事盆景的培植工作。平时,一旦收集到心仪的奇石,我都会精心构思,为其配置一个较为合适的底座,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前几年,我在威海一处海边拾到一块黄色扁平的浪打石。此石的一边有一个浅池,像个池塘,石上和边沿有些不规则的小坑。单就此石来看,如果为其做个底座,应该说也是件不错的奇石,但从更高的欣赏眼光看,却有点缺憾——少了错落有致的变化。如何使这块奇石更有起伏跌宕的韵味呢,我突然想到是否可将其做成一件特殊的盆景。
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定在石头平面三分之一处敲削加工出一个稍大些的坑,以便下一步将其作为植物的根基。我选择了一株刺柏作为盆景主树。此树是我15年前人工栽培的小苗,经过5年多上盆进行舍利、造型,已有很好的形状。我选用了山里的黑土作为树的根土,并在外面植上了青苔。为了使土和石头的过渡更自然协调,我还在青苔上摆置了几块小石头,使其有了扩张感,具有了山岗的造型。为了使这块盆景更有立体感,我又精心制作了与奇石厚薄相近、边沿相随的底座,刷上了棕色的颜色。根据这一盆景的造型,我在奇石的“池塘”边放置了一个钓鱼翁摆件,并给其取了个《渔趣》的名字,使这一作品产生了既有远古韵味、又有生活情趣的意境。
后来,我又拾到一块类似的石头,不过这一块的边沿有不少石洞,既像陕北的窑洞,又似洛阳的石窟。根据这块奇石的形状,我在石中一侧稍微简单地敲削加工后,决定选用火棘作为盆景蛇树种,因为这种树叶小,易于反衬树的高大,同时此树挂果时间达半年之久,观赏价值较高。在栽植时,为了体现时空感,前面和中间栽植大些的树,后面和两侧则栽植了小树。我在树下摆放一个举头仰望的老翁,同样为其配置了一个底座,并给此盆景取了名为《思乡》,使黄色的陆地、窑洞、石窟和苍劲的老树及凝视的老翁,组成了一幅浓郁的思乡图,使人产生许多联想。
由于这两件作品将盆景与奇石巧妙而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得到了同行的较高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赏。2003年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第五届盆景艺术展览暨中国·山东盆景艺术研讨会中,《渔趣》获得了一等奖,《思乡》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