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花境设计实践
摘要:花境设计是中职学校园林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典型职业活动。为促进花境设计教学,打造花境教学实践场所和花境现场教学案例,中职校园逐渐营建用于观景和教学的长效花境。通过阐述中职校园中花境设计的选址、立意、实用原则,以“滋兰树蕙”花境作为案例,分析中职校园花境设计理念与方法,为开展花境教学提供教学资源。
(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房山102488)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各种野生植物交错生长的状态,通常以宿根花卉为主,结合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植物种植形式,主要体现植物自然生长时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因花境具有种类多样、造景灵活、景观层次丰富、观赏期长等特点,在各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应用得越来越多,花境设计也成为中职学校园林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典型职业活动。为促进花境设计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打造花境教学实践场所,很多中职学校开始逐渐营造花境,为学生学习花境设计提供经典案例,同时提升校园景观设计水平。
1中职校园花境设计原则
1.1选址原则
中职校园绿地而积有限,且花境适宜于近距离观赏,因此,尽量选择在风景视线焦点的绿地边缘、人员流动较频繁密集的区域边界,使花境所在地块相对独立,让整个绿地景观协调舒适,发挥景观最大效益〔)为增加花境竖向层次及视觉效果,可选择具有景墙、地形、山石、竹林、篱笆、绿篱、乔灌木、攀援植物等为背景和依托的绿地;对于平而效果来说,可以考虑选择具有草坪、边缘石、小块景石及水而等要素的绿地〔)同时也要综合考虑风向、光照等环境因子对花境植物生长的影响)。
1.2立意原则
中职校园花境在立意时应考虑到观赏主体主要是学生,要充分站在学生角度设计花境。可结合课程思政元素选择体现职业精神、职业特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生活情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主题开展花境设计,花境的立意应清晰明确而有特色,学生能够通过“观”“品”“悟”3个观赏层次理解领悟其内涵,从而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生活态度的正向思考和向往,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1.3实用原则
中职校园花境除了提升校园景观、给师生打造休闲放松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花境设计的典型案例,以及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具有专业学习和教学示范的实际意义。
1.3.1长效低维护。
中职校园花境需要具备长期观赏和使用的特点,才能在最优成本下供更多的学生学习和实践,因此混合花境是不错的选择。混合花境是以小型灌木及各类多年生花卉为主配置而成的花境,是园林中常见的花境形式,它的设计内容适当、植物种类丰富、景观变化多样、养护内容全面、维护费用较低,适合打造为花境实践教学项目。
1.3.2休闲观景。
花境是校园绿化的组成部分,要为学生提供休闲观赏价值,从而达到缓解压力、愉悦心情、提高园林审美等作用。花境设计时要以园林美学为指导,结合学生四季观景和休闲需要,充分体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巧妙利用花色、株高、株型等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动静态空间。
1.3.3教学实践。
花境设计是中职园林类专业的综合实训项目,是学生掌握了相关基础技能后开展的实训内容,因此中职校园花境承担的教学实践内容也丰富多彩。在设计花境时,也需要考虑相关课程实践需求,例如“园林植物识别”课程中要求学生识别常见草本花卉,以提高园林植物应用水平。因此,在不影响花境整体景观效果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多地展示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品种,全面展示植物的生态习性,展示自然生长植物的株高、花期、花色等观赏特性,并且提供挂牌,以便学生课上课下学习;还需考虑为植物识别、植物养护以及植物的更新补植等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留出合理的空间。
2“滋兰树蕙”花境设计
“滋兰树蕙”花境位于北京市园林学校校园绿地中,学校秉承“修德强技、树木树人”的校训,校园绿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服务于专业教学。通过“滋兰树蕙”花境营建,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专业教育与园林行业同步发展,进一步探索校园景观功能由“绿化”向“美化”升级的新方式,而且为园林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和科普资源。
2.1选址概况
“滋兰树蕙”花境选在校园岩石园西北角,占地约180m2(见图1)。花境北侧和西侧紧临学校要道,是师生主要的活动区域,该区域景观元素较丰富,主要以乔灌木和山石构成花境的竖向背景,地形由外至内逐渐升高,高度差近1m,有利于形成花境层次,临路中心区域散置有黄石,为花境提供了很好的先天条件。花境西部区域光照充足,夏季有西晒问题,东部区域乔木较多,略微荫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光照不均匀,且部分区域光照不足,解决的措施是:适当修剪花境所在区域上方乔木,针对光照强度选择适应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2.2设计理念
花境的名称“滋兰树蕙”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很多有美好品质的人才。北京市园林学校正是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珍视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行业有用的人才。花境设计紧扣主题,主要描述园林类专业培育人才的过程。根据场地条件和主题需要,将花境分为3个展示空间,象征学生从入校到走入职场的3个阶段,每个展示空间对应一个主题雕塑,由园路将展示空间和主题雕塑串联成有机整体。
2.3空间设计
2.3.1园路“勤为径”。花境中间设计有一条东西向园路,园路名称为“勤为径”,名称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即勤奋是通往知识山峰的唯一有效路径(见图2)。沿着“勤为径”由西向东,依次路过雕塑一“读书郎”、雕塑二“希望”、雕塑三“小小园艺师”,顺着东北侧汀步而出。这条园路象征着学生的学习之路,园路越往东越宽,在最宽处用植物将其分成3条小路,预示着学生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广,越走越多。
为了烘托氛围,“勤为径”西端至东端,花境的斑块由简单变得丰富,色彩也更加五彩缤纷,表达学生从初学者逐渐变成知识丰富、技能在手、前程似锦的行业优秀人才。“勤为径”东高西低,学生从西边走来,地势由低向高,也象征着逆流而上、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勤为径”通往山顶,预示学生勇攀知识高峰,花境的背景乔木———桑树和梓树象征着学生不忘桑梓之情。
2.3.2空间“立鸿鹄志”。“立鸿鹄志”展示空间的主题雕塑是“读书郎”,描述的是一个少年背着书包沿着“勤为径”去上学的场景,也是从此刻树立了职业方向与远大理想,继承中华民族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个片区景象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也象征着新学期新气象,突出春季景观效果,采用植物本身的绿色及开红色系、黄色系花的植物。
2.3.3空间“求真学问”。“求真学问”展示空间的主题雕塑是“希望”,由五色草等植物插制而成,形象是翻开的两本书叠加在一起,寓意书中有无限的知识,而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见图3)。这个区域主要突出夏季景观,夏季炎热采用开粉紫色系花的植物给人带来清爽感,而且梦幻的粉紫色也暗示学生怀揣梦想,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前进的道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2.3.4空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展示空间的主题雕塑是“小小园艺师”,描述的是一位学生正拿着太平剪修剪植物(见图4)。表示学生深入实践,脚踏实地,实干苦干,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区域主要采用黄、橙色系的草花以及观赏草,突出“秋季收获、学生成才”的寓意。
2.4植物选择
花境共使用植物56种,主要选择耐荫的八仙花、玉簪以及花期较长的火炬花等作为花境骨干植物。春季,主要用丛生石竹、天人菊、矮牵牛、大花海棠的红色,萱草、德国鸢尾的黄色,大滨菊的白色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表现接触新知识的兴奋与激动;夏季,在原有黄色、白色的基础上,融入鼠尾草、荆芥的蓝色,以山桃草、松果菊的粉色为主色调,再配以金叶榆、花叶美人蕉的金色,花叶玉簪、花叶绣球的白绿相间进行点缀;秋季,主要以花叶美人蕉、地被小菊的黄色,大丽花的红色表达收获技能的喜悦,并配以假龙头、粉黛乱子草、墨西哥鼠尾草、荷兰菊的粉紫色营造静谧的氛围,寓意学生通过学习逐渐趋于成熟、沉稳、自信。
在植物整体设计时,通过利用植物的高低、姿态、色彩以及种植密度等突出、衬托主题雕塑;控制植物高度,既要高低错落有层次,又不相互遮挡;确保季相变化明显,增加花境趣味性,做到三季有花,色彩缤纷;尽可能使用本地易于成活和养护的宿根花卉和灌木,减少维护成本,做到生态环保、可持续运行。
在植物整体设计时,通过利用植物的高低、姿态、色彩以及种植密度等突出、衬托主题雕塑;控制植物高度,既要高低错落有层次,又不相互遮挡;确保季相变化明显,增加花境趣味性,做到三季有花,色彩缤纷;尽可能使用本地易于成活和养护的宿根花卉和灌木,减少维护成本,做到生态环保、可持续运行。
3“滋兰树蕙”花境营建
3.1施工过程
对场地中的乔灌木进行修剪,提高透光率;去除场地中的杂物,整理地形;定点放线,确定主要园路、雕塑所在位置,对土壤进行深翻和改良;整理路基并铺设无纺布,安置园路边木质栅栏;放置雕塑,并按照设计图案对雕塑“希望”进行植物插制;开展细部地形整理,对各斑块进行定点放线;按照从后往前,从左往右的顺序栽植灌木及花卉;安装喷灌系统,铺设园路石子;清理现场,做到场光地净。
3.2养护过程
春天花境西侧有西晒,且5、6月份春夏交替气温快速升高,降水偏少,养护措施主要是灌溉,尤其是西晒区气候干热,部分植物出现红蜘蛛、白粉虱,就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夏季晴天曝晒,雨后多湿热,视天气情况确定浇水量,并及时去除萎蔫植株、清除枯叶、摘除残花,促进二次开花和维持景观效果,该阶段除草工作量较大。秋季正常浇水,增施氮磷钾肥,对萎蔫或观赏效果不好的植物进行补栽和更换,清除乔木的落叶,入冬前将美人蕉根茎取出入室过冬,以备来年再用。
4“滋兰树蕙”花境效益
4.1景观效益
“滋兰树蕙”花境景观效果优美,与校园绿地、园路、建筑和岩石园完美融合,体量适宜、协调美观(见图5)。竖向上乔木、灌木、草花相互搭配,错落参差,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平面上各斑块与低矮的灌木、小体量山石相互衬托,有序而有趣;纵深方向,前方黄石、鸢尾、玉簪等,中部火炬花、落新妇、金叶榆等,与远处的美人蕉、一枝黄花、房山石很好地形成了深远幽静的效果。花境建成后,受到了学校师生及园林同行的好评与认可,欣赏美景之余,还能学习专业知识、观察自然、陶冶情操。因此,“滋兰树蕙”花境已经成为很多师生每天的“打卡地”。
4.2教学效益
此次花境的主要亮点是立意鲜明,简单易懂又意义深远,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进行了职业教育,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的初步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花境是由学校教师设计和牵头施工完成的,不仅锻炼检验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为教师花境教学积累了实战经验。花境内所有植物均有挂牌,方便师生识别,相关教学班级全程参与花境设计施工过程,学会了花境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另外,学生还全年参与花境养护,学习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补植等养护技术,为做一个有情怀、有爱心的园艺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花境所在场地已被打造为花境设计与施工实践场,提供植物识别、植物特性观察、植物季相变化观察、花境认知、花境实测、植物栽植等多项技能练习场所。同时也为附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科普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和场地,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植物、锻炼园林审美情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5设计实践反思
师生针对花境营建全过程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以指导实践:一是骨干植物火炬花的数量还可增加,雕塑“希望”的纹路设计有些单调,植物材料使用较单一,整体效果还需提升。二是由于植物种类和品种选用较多,有的是将相似外形的植物组合成一个斑块,因此在花境平面设计时,斑块和斑块之间最好能留有适当的缝隙,以便植物长大后还能看出明显的斑块,有利于斑块的形成和平面的节奏感。三是栽植前应充分和全面考虑特定小气候条件影响下的植物观赏特性,预判花境整体效果。例如墨西哥鼠尾草在北京9月份就开花,但由于栽植地有一定的庇荫,导致10月底11月初才到盛花期,同样山桃草花期也由夏天推迟到10月,这些花期的改变会影响花境整体效果。
6结语
中职校园花境的设计和营造既要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达到提升校园景观的目的,也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为教学实践提供场地。要做好花境建成后的养护与维护,根据行业发展及时调整方案,让花境成为校园景观中的亮点。